首页 > 热门专题 > 最美幼儿教师 > 宿迁 > 正文

曾令荣:一个幼教老兵的幸福(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一个幼教老兵的幸福

——泗阳县城厢幼儿园卜湖分园曾令荣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曾令荣,生于19688月,大专学历,是城厢中心幼儿园卜湖分园的园长。在29年的幼教生涯中,她努力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为乡村幼教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无悔青春。 

  孩童时代的她,和小伙伴一起玩“老师、老师”的游戏,她总要争着扮演老师的角色,因为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 

  初三快毕业的时候,学校里调休,一位同学约她说:“带你去看县幼儿园的庆六.一演出,去不去?我的表姐在里面当老师。”她欣然答应。舞台上的孩子个个机灵可爱,老师们更是多才多艺,她好生羡、慕…… 

  中考成绩下来后,她的分数并不理想,父亲对她说:“你考的这成绩,上了高中也不一定上得了大学,你们兄妹几个都读高中的话,我和你妈很吃力,你个子比较小,你就去读职中——仓集幼师班吧。”她赌气嘀咕道:“去就去!” 

  879月,她从仓集幼师班毕业后,来到了城厢中心幼儿园当老师,她写信跟同学说:“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当上了一名幼儿教师!”当时每月50元的工资,除了函授学习需交学费外,余下的自己零花。 

  她在中心园一带,就是四年小班。也真奇怪,当时她还是个姑娘,除了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讲故事,面对小班孩子的大小便、提裤子、擦屁股,她一点也不嫌弃,帮孩子提裤子时,她经常会拍拍他们的小屁股,觉得他们真可爱。她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孩子叫蒋燕,她妈妈在家开照相馆,生意很忙,家离幼儿园有半里路,入园后孩子始终都跟她喊姐姐,从不叫她老师,现在那个爱尿裤子的孩子早已大学毕业在银行工作。有一次,她们在街上相遇了,女孩还不好意思的跟她说:“曾老师,我当时在小班的时候经常尿湿裤子,记不清你多少次将我送回家,换了衣服又把我带回幼儿园,我最喜欢拉着你的手喊你姐姐!”曾经教过的孩子,长大后回忆童年时印象这么深刻,脸上洋溢着幸福,这不正是她这个幼儿教师的幸福吗? 

  幼师毕业后的第5个年头,她结婚成家了,工作和生活从此扎根在城厢卜湖这片土地上。当时,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她觉得在仓集幼师学到的东西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拿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师范学校的函授毕业证书后,她又报名学前大专自学。 

  一年后她的大女儿出生了,孩子三个月时感冒引发了毛支肺炎,呼吸困难,小手乱抓,大冬天带去急诊的路上头上盖的东西较厚,形成捂热综合症,从此,体质下降,天气冷暖稍有变化,毛支肺炎就复发,不得不去县医院吸氧吊水。当时她的工资虽涨到每月120元,但孩子一次住院费600元;母乳不足孩子需要奶粉;成家立户了,人情往来需要应付……她爱人跟她说:“你下来带孩子吧,别去上班了,让我出去多赚点好应对这个家,孩子天天生病,我妈带不了。”她的小姑子在常熟服装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是她的六七倍,春节回家时常对她说:“人家不教书不是同样能生活吗?你拿那点工资养不了自己,也养不了孩子,上这班有意思吗?” 

  她的内心在挣扎,她从心底里呐喊:“不!我不要做一个围着孩子和灶台转的家庭主妇,我要自立、自强!我会等到机遇的。” 

  自学考试日期临近,她白天根本就无暇看书,当时的小学学前班是一人包班,带着年龄参差不齐的40多个孩子,你若想休息看书,孩子就寻找刺激,会出事的。她想晚上看会书,可孩子哭闹不安,爱人不管,孩子哭的越响,爱人头往被里埋得越深:“我让你看,我让你再看!” 

  第二天到了班上,看着天真的孩子,面对他们的笑脸,她便忘了家里的烦恼。融进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权利的诱惑,没有金钱的交易,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她反而有种“脱俗超凡”的坦然与轻松。   记不清是九几年,仇和来到我们宿迁市做市长,各行各业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甚至推行鼓励政策“先上车,后买票”。她犹豫再三,2000年走上民办园之路,从民宅里招收的几十个孩子,到租赁小学校舍招收的一百多个孩子,从家长怀疑的眼神到完全信赖的目光,她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在幼儿园里,中午没有休息时间,放晚学要等最后一个孩子走完才能回家,农忙时甚至要等到天黑。她记得有一次雷雨天,下午离园时,家长们纷纷拿着雨具将孩子接走了,最后中班的李瑞小朋友没人接,她让老师们先回家,安排李瑞玩桌面玩具,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哗哗,电停了,教室里黑乎乎的,李瑞大声呼喊“奶奶,奶奶!”她迅速将孩子抱在怀里,将脸贴在孩子的脸上,安慰着:“待会雨停了,爷爷奶奶会来接你的。”孩子紧紧地搂着她的脖子,慢慢平静下来,可雨一直下个不停,她变着法儿跟孩子玩游戏讲故事,直至7点多雨渐渐停了,园门“咚咚咚”地响起来,李瑞的爷爷拿着电筒来了,对她说:“实在对不起,老师,这雨下得睁不开眼,我走路又慢,到现在才来带孩子,太谢谢你了!”她微笑着说道:“没关系,您路上千万小心!” 

  她们那里离县城较远,部分残疾儿童想到县城做全天康复训练,难度太大,经济和人力家里都承受不了,卜湖幼儿园自2000年至今,先后接收了陈举、韩云、张良、王晖、李子健5位残疾儿童入园,其中韩云、张良发展较好,现已进入小学学习。个别老师曾劝她:“你减免他们学费,还给幼儿园带来这么多麻烦,何苦呢?”她平静地说:“有残疾儿童的家庭本身就是一种灾难,我们正常人都应该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接纳他们,我们每个人都行点善、积点德吧。”这些孩子学会了一个词、一个动作、一句话,家长都欣喜万分,幼儿园接纳了他们,家长的心里便抹去了被歧视的阴影。 

  她记得有个叫王晖的孩子——典型的唐氏综合症,一天,离园时,他妈妈说“王晖,跟老师说再见!”孩子向她挥挥手并高兴地拥抱她,哪知蹭得她一面襟的鼻涕,在一旁的妈妈好尴尬,打着孩子的屁股连声责备孩子,孩子的小脸冷了下来。她笑着说:“没关系的,衣服脏了可以洗的。”一边从口袋里拿出纸来帮王晖擦干净鼻涕,孩子开心地跟着妈妈一边走一边向她挥手道别…… 

  2014年,省政府提倡大力发展公办园,小教领导多次找她谈话,协商幼儿园的转型问题,结果她被“招安”了,她还是原来的孩子王,她还是那里老师们的大姐姐。 

  2014年元月,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倾向》,对照要求,卜湖幼儿园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向家长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然而,家长还是有好多心结解不开,经常到幼儿园找老师“算账”,吵得她头都大了。针对这些情况,她们园里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不厌其烦的跟家长交心;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朋友了解、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客观分析家长关注的焦点;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家长的观念变了,元旦、六一汇演时,家长们啧啧称赞:“这些孩子,在家吃饭到处跑,说什么都不爱听,你看在这,被老师们教得个个都成了小灵虫,你看他们演得多好呀!” 

  她努力着、奋斗着,2007年被评为县幼儿教育先进个人;2009年《乡土为根,幼教为本》教育教学论文获县二等奖,2014年教育教学论文《浅谈防止和纠正家长学前教育小学化思想》获县一等奖。 

  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人的教育更应如此。幼儿教育做的是培根的工作,要让孩子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要让孩子们经历的幼儿园的生活终身受益。 

  幼儿教育,让她成为一个愈来愈坚强的女人! 

  幼儿教育,让她童心永驻! 

  幼儿教育,让她越活越年轻! 

  她相信,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幼教工作者,过着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与日俱增的存款,没有一步一个台阶的升迁,没有编制,甚至没有职称。但,她们为了学龄前的孩子,奉献一生,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