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最美幼儿教师 > 宿迁 > 正文

吴长英:扎根村小,静听花开(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扎根村小,静听花开

——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吴长英老师先进事迹

   吴长英,女,中共党员,19649月出生,本科学历,幼儿教师。19848月参加幼教工作,至今已32春秋,32年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最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呵护着一颗颗幼苗成长,静听花开声。 

  一、扎根村小  幼教永恒的追求 

  19848月,她带着无限的憧憬踏进了宿迁市顺河公社雨露村小幼儿班,走进班级,她一下子傻了,两口旧砖瓦房,几张长板凳当课桌,孩子自备小板凳。上课全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共2个班级,每人一个班级,从早到晚吃喝拉撒睡都得一个人管。还要做教具、玩具,撰写一日活动计划等等,几天下来已经是焦头烂额心灰意冷。再加之每月只有28元工资,连生活费都不够。原来的憧憬和理想,全部破灭了,沮丧之余,多次向父母亲哭诉换工作,父亲语重心长的说:“慢慢来,会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抹掉委屈的泪水,带着父亲的教诲与期望,怀揣着梦想,踏上了追求“幼教状元”之路。 

  既然下定了决心,就得重整思路,从头来过。教室的墙坏了用砖头和泥巴堵上,墙面脱落了,用笤帚蘸着石灰水粉刷,桌子旧了自己动手漆,厕所没有蹲位就自己搬石头砌,溅的满脸满身都是粪便;教室空荡,就发动孩子收集糖纸、火柴盒、挂历、画报等废旧品装饰环境;没有教玩具自己动手做,白天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下班后忙到很晚才回家;为了让孩子有玩称心的游戏材料,有时候晚上到夜市大排档收集客人吃过的田螺壳,回来后用酒水浸泡,再把壳里的残渣一个一个剔去,或散放或串珠,作为孩子“拾羊窝”“磕瓦”“跳房子”用;常常招人鄙视、冷眼;有人劝:别去了,大排档里唱歌的、卖花的还能赚几个钱,你图个啥?她也退缩过,但看到孩子们那欢快的身影时,什么都无所谓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学期,班级墙上挂满了幼儿作品,自制玩具达到几十种,沙包、铁环、鸡毛毽、陀螺等传统玩具非常丰富。幼儿园的外部环境也不好,出入学校靠涵洞土桥,遇到雨天,沟里的水就会漫过桥,夏天时候老师和孩子牵着手趟过去就可以了,冬天水凉,老师穿着雨靴要一个一个的背过去,身上汗湿了,脚却冻得失去了知觉。就这样一直持续10多年,10年的花季青春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时段,每每领到28元工资时,也曾为青春的廉价而感叹。只有沟对岸那挥动的小手,是她的骄傲.是驻扎在她心中永远靓丽的风景。 

  二、 辛勤浇灌  静听花开声 

  如果用天枰衡量“付出”和“取得”的话,那天枰的砝码将向“付出”方大大倾斜。87年,用她的话说:感谢老天的眷顾,赐予我一对孪生儿女。同年她也走上了领导岗位,兼任幼儿园园长,欣喜之余,又愁上眉梢,夫妻俩都上班,幼儿园又有一堆子事,孩子谁来带?带回老家抚养吧,孩子又在哺乳期,全靠吃奶粉?经济显然来不了,只有让婆婆到宿迁带孩子。产假过后,依旧还是一个人包班,兼管幼儿园全面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喂奶,就是能回去,那几十个孩子又谁来管,忙起来常常一天只喂一遍奶,实在没办法,两个孩子在三个月的时候就断奶了。为了更多的孩子,她却把对儿女的内疚深藏心里。 

  记得当时有个张姓孩子,爸妈在运河渡船上遇难,是个孤儿,平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年龄大管不了,谁话也不听,整天像个野孩子似的,学费是村里给免的,衣服也是缺襟少扣的,冬天的棉袄里的棉絮就像猪大油挂着,整天脸上脏的象小花猫,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孩子已经失去亲人,不能再失去温暖。她就充当起妈妈的角色,经常把他搂在怀里,同他交谈,衣服破了帮他缝缝补补,没有文具就给他买,脸脏了,带到井边去洗洗,还经常从家里带点食物给他吃,慢慢的这孩子有了变化,能安静同小朋友一起上课,一起游戏,顺利的完成了幼儿园3年的学习生活,升入小学。 

  爱是要用心去体会,心安了,理就顺了。而她自己的孩子从大班开始脖子上就挂着家里的钥匙,独立上下学。一次在幼儿园忙到很晚才回家,孩子做完作业,实在饿了,就打开煤炉自己做面条,见到妈妈回来高兴地说:妈妈快来吃饭吧!端着儿女的做一碗面条糊糊,她梗咽了......。对于这份职业她有过不知所措的困惑,有过被人埋怨的苦衷,留下过委屈的泪水,然而,她始终没有怨言,没有抱怨,从来没有向谁伸手索取过什么,也没有觉得得到的少而又少而想放弃幼教事业,而是把艰难和无奈深深埋在心里,生活的艰辛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总是微笑挂在脸上。

   三、道德典范  家的守护神    

  人到中年,苦叹人生短暂,也有很多牵挂,牵挂着幼儿园、牵挂着班级、牵挂着正在读高中的两个孩子,更牵挂患脑淤血的两个老人;感情的砝码没有失去平衡,谁都是她永远的牵挂!2000年由于区划调整,成为城区唯一一所公办园,负责城区12所私立园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面对,把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私立主当她是贴心人,幼儿园老师说她是好大姐。2001年的一天晚上,公公婆婆时隔2小时相继由120送进宿迁人民医院抢救室,她白天到幼儿园上课,微笑面对工作,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从不因家庭的苦恼而懈怠工作。放学后,又匆匆回到家,给公婆准备可口的饭菜,给他们准备换洗衣物。夜晚她和丈夫一人守护一个,困了累了就在婆婆的病床头趴趴,别人都认为是老太太的女儿。在她的悉心照顾下,20天后婆婆公公终于脱离了危险,他们才知道彼此都住院,老俩口逢人夸。4年后病魔还是夺走公公的生命,公公是退休教师,他的去世再度给这个家带入困境,还留下一个近七十岁的四叔和瘫痪的婆婆。丈夫下岗,外出打工,很长时间才能回来一次;孩子又读高中,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几乎崩溃了,送走公公后,低压降到60,家人劝她休息几天吧,她坚定的说:不行,幼儿园正在改建中,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做,我怎么能休息呢。 

  她理了理思绪,对叔叔说:四叔你别害怕,爸爸走了我养你,你已经跟我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安排好了叔叔,带着婆婆去上班,为了方便照顾婆婆又不影响工作,搬进学校宿舍里住,每天5点起床,帮婆婆大小便,穿衣、洗漱做早饭,晚上安顿好婆婆后,继续工作到深夜。有人问她:你怎么不愁呢?你累不累?不愁是假的,晚间常常失眠;由于长期的劳累,身体严重透支,也落下了脸部肌肉痛痛的毛病,至今都没法根治。5年后婆婆过世了,两个孩子相继上了大学,她松了口气,虽然过程是艰辛,但守护家人她觉得是幸福的。只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她愿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梭在班级、幼儿园与家庭之间。 

  四、潜心钻研  业务标兵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一名幼儿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啊!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教师胜任教育专业工作的前提条件。更新知识,创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实为师的底气,做一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新型的园长,是摆在她面前的最大的挑战。2009年,46岁的她毅然的参加了成人本科考试,和自己孩子一起学习,既是鞭策,更是事业的需要。身边有人议论说,都快退休的人了,还学什么本科,沽名钓誉罢了。她心里明白,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那就要有丰富的知识、领先的教育理念和过人综合素养。她抓住每一个时机、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自己。在业务上带动全园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播种总会有收获,2008年、2009年她主持的省、市两级课题均已经结题;有十多篇论文在各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在区级幼教管理中她创下两个第一,即创建首批省优质园,首批省游戏化课程项目园。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平实的话语,如一股暖流涌动在神州大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更应该有梦想,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梦想,把传道授业作为自己的梦想,把做人民最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梦想。她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努力践行新时期师德精神,谱写了人生最绚丽的篇章。2013812日,是她一生最最难忘的日子,教育局领导人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到新开办的宿豫区第一实小幼儿园工作,她一下子懵了,连忙说:不行,不行,我已经50岁了,身体又不好。领导笑着说:“考虑到你身体,你到那边任副园长,教育局委派一名领导兼任园长,局里也物色了很长时间,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你看,权当是替我做的好不好!”极为朴实的一段谈话,摧毁了抵制的防线。回家后跟家人商量这件事,老公竭力反对,生气的说:都几十了?不要命了,你一生创办了多少个幼儿园?你得到了什么?跟你同龄的早已是中高职称了,退二线享清福了,不知你是怎么想?孩子也说:妈,你要是年轻我们不反对,如今你身体又不好,累出个三长两短我们该怎么办?跟领导说说最好不去。为此她哭过、徘徊过。最终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走上了新的岗位,820日是第一天报到,小学和幼儿园一共7个教干,挤在汽车站2间门面房里,再到幼儿园一看,到处还是机器轰鸣,到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没有进出的路,到处都是瓦片、泥水。距离开学只有10天的时间了,幼儿园能保证开学吗?她把担心跟领导说了,领导表示,工程一定如期完成。她心里有了底,迅速和园长商量,讨论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招聘教师,招收幼儿,督促工程进展,白天忙不完晚上加班做。一天下来浑身都是泥土,夜里两三点到家是常事,有时候深夜来设备了,还得及时来验收、安装,渴了就喝矿泉水,饿了就吃自带的点心。每天主餐基本上是盒饭,吃得都想吐;手下没有做事人,所有的事情必须亲力亲为。教师招聘结束了,园舍建设还没有完工,怎样才能让几十名教师有事做,她利用汽车站候车大厅对教师、保育员进行岗前培训;借用周边姐妹园场地,组织老师研究、构思幼儿园环境布置方案,根据方案逐一逐块落实,把做好的作品按班标号保存;为了能有序高效的做好开学工作,她制定了行事历,争分夺秒,为了能尽早的进入场地布置环境,她同施工队协调先做地面和墙壁,让环境布置和配套设施安装同时进行。她带领教职工没日没夜的苦战了10天,终于一切就绪了。201391日对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令人瞩目的宿豫区第一实小幼儿园揭开它靓丽的面纱,迎来了首届幼儿入园,多么欣喜的时刻,又黑又瘦的她眼睛湿润了,内心充满着幸福。办一所幼儿园容易,办好一所幼儿园不容易。为了提升办园档次,她不辞辛苦带领全园教职工积极申报创建。20139月至2015年间,分别通过市合格园、市优质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等项目验收。幼儿园整体水平迅速提升,连续两年被评为宿豫区幼教管理精致奖。能为自己的梦想而付出,再苦也是值得的...... 

  她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一路奔跑在幼教状元路上,虽然最终也没有摘到桂冠,只有那厚厚的一叠荣誉证书,为她人生留下永久的足迹。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对她人生最好的诠释。当你问到她今后的打算时,她会笑着说:希望能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