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可算是近邻,虽近,却不亲熟。此次慕访南京大学,实是触金陵之肌纹,感金陵之脉息。“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仍记得这稼轩词,望一眼便是千年。
这日晴好,车内懵然初眺南大仙林远景,倚着窗遥想大学学府生活或该何样。倏忽间,仙林校区便坦坦坐落于面前。你看那:东濒仙林湖,北望栖霞山。学子如织,言笑晏晏。步入南京大学,似或吸到了不同的空气、听到了不同的鸟鸣——皆因见到了“此番又是不一样”的人们。
踏上林道,拐个小弯,便是地科院。真是楼新人更新!恭听三位学长学姐的“闲讲”;说是“闲”,是因为他们的讲话风格并不繁厌,言谈举止令人顿生亲切之感。午饭后,在烈日骄阳下彳亍路边,竟也不觉口干舌燥,熏风拂过只觉气暖意惬,站在南大的心脏望向杜厦图书馆:光影在玻璃幕墙和石材表墙上跳跃舞动,动中有静,兼容博大。
本只想于仙林校园中多观览一阵,无奈要去鼓楼老校,只能在车上浮想了。
一路疾驰去鼓楼时,细细回味着方才所闻之南大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开首一“诚”字恰与我省前中校训“诚”相契合。与其说是机缘,莫若道其为中国优秀的学堂里所涌湃着的血液,“大哉一诚天下动”;诚,首是立人之根本,次是治学之精神;诚,首是国家之基石,次是文化之血脉……
遐思间,已至鼓楼校区。未进门便瞧见令人咋舌的林阴道:梧桐“横柯上蔽”,翳烈日之针芒;怀着敬叹之心游走园中,随处可见青年学子,亦或是伛偻提携,若非时隐时现的现代化设施,望着那爬升着藤蔓绿叶的“北大楼”,会以为正幻历旧时金陵城!穿花度柳,只见三两姝丽身着旗袍,倚亭栏,轻启朱唇,微露榴齿,笑语盈盈;再往前,便是球场上诸多健儿逞英豪……真正是余光中所讲的“玄武仍潋滟,紫金仍崔巍”!可惜时间不容,仅得在上车片刻深凝了古校一眼,踏上归程。
金陵,吮玄武之精华、吸栖霞之元气,才得以孕育出如曹雪芹一类的天之骄子。她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沧桑,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旷逸,更有“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的沉稳。而南大,就是南京蚌中磨育出的珍珠,在旁人眼中朴质温润、低调敦厚,可其价值无可估量:新生与古老交汇,迸发出巨大能量,着实令人慨叹,给南京城增饰了浓墨重彩的秦淮河所无法增饰的光彩。
游罢,尽管“汗涔涔然”、“气吁吁然”,还是作得一首拙诗,曰:
百年学塾才济济,金碧梧叶掩日炙。俟临栖霞俯众丘,便是蟾宫折桂时。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15级创新实验一班 高一(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