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路,是一种文明苦旅。我们在文明中寻路,用短暂生命去贴一贴这个星球的角。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为何?为了文明,为了阳光,为了远方,为了看看这个世界。
行走本是孤独的,出门旅世,必横心割开舍文明亦孤独万分,不是曲高和寡是漠视难为。一场旅行,与文明相遇,衍生出了与一座城市秘而不宣的默契。
初夏,母亲携我来到首都。北京老城承载着太深的历史厚度,一砖一瓦尽显人文底蕴,一山一水尽是沧桑的力量。
中华文明有三条天地之线,黄河、长江、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游长城,自不必说。来到居庸关,立即被清晨的冷空气打动,猛吸了一大口。因了母亲的身体只好攀爬较缓的一端。
拾级而上,长城的老城墙像是被岁月披上了旧时的落霞,斑斑驳驳的,凹凸不平。不甚平坦的石块路上,泛着青黄,那是雨天印染出的时光痕迹。虽说缓,坡度却也有近几十度。两旁山栾叠嶂,树木葱郁,景色瑰丽,山花烂漫漫。隐隐的还有小火车穿山而过的轰轰声音。我遥望向那份青翠,那深深绿意,才感受到仓央嘉措的那句:“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虔诚情感。
我们又怎能忍心挥散这一片笼罩在自然历史上的绿色云雾,不俱施以人类的绿色文明苦旅呢?它们是最近的遥远,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绿意自然,绿色人生,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乘车在老北京中穿行,环绕包围这座城市的护城河慢悠悠地流淌,裹挟着千年水粉,悠闲、懒散。那悠悠的清雅华院,散发着淡淡书香。上边接天,下边接水,远处叮咚的泉水在细流。近处百朵荷花斗艳,两旁则是一片绿意盎然,绿草如茵,憾动我心,极目皆美景,,那端坐的朱自清,尽显荷塘的华美。那凝视的闻一多,淋漓了文人的豪情。
靜幽的清华园以独特的文明形式款款走来,能消解它的,只是人文,只是绿意,只是老规矩,只是历史足迹。
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人类社会已进入开化状态,行走的范围便是我们的世界。旅行,正是时代的需求,是于慢慢岁月间,浪迹宇内,周游世界也好,是走遍万水千山、匹马行过大漠也罢,皆非价值的终点、生命的终点,它以饱满而厚重的人文历史、灵动而新鲜的绿色,宏大而美丽的文明姿态焕发生机。于是,一场文明苦旅贯穿其中。
文明苦旅正用精彩的文化基因呼唤着现代人注重旅行的文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真实的找寻文明苦旅。
走吧!文明的我们界时已在路上。
(江苏省盱眙中学 高二(23)班 指导教师:张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