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面试官看重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专家提醒大学生——
别让压力“微表情”出卖你
这位同学不停地抿嘴唇,这个小动作告诉我,你有些窘迫……”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一次模拟面试活动中,现场面试官朱安瑛指出,大学生们的“微表情”已成为面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千万别让压力“微表情”出卖了自己。
82%的面试者在面试时会出现表情僵硬、挠头等压力“微表情”。这是近期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面试压力调查》中的一项调查结果。有专家指出,“微表情”已成大学生面试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还表明,95%的面试官着重考察应聘者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朱安瑛称,面试者往往已通过初步筛选,符合录用的基本条件,在面试阶段,大部分考官更看重面试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回答是否自然流利,逻辑是否严谨等。但绝大多数面试的毕业生会出现各种小动作,如眼光闪烁,挠头等不受意识控制的“微表情”,透露了面试者极高的心理压力。
朱安瑛建议求职的毕业生们,除加强内在调节外,还可通过嚼口香糖、深呼吸、听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见到面试官后给他(她)一个微笑。
【相关链接】
面试“微表情”在“说”什么
微笑——自信;
指尖搭成塔尖——深具自信;
微偏头微笑——自在友善;
摸鼻子——思考;
手指磨擦手心——焦虑;
咬指甲——缺乏安全感;
把玩领带或项链——心神不宁;
抿嘴唇——窘迫;
眼睛向上看——迟疑;
扶眉骨——羞愧;
双手抱臂——不安;
嘴微张,眼睁大——错愕;
手插口袋——紧张;
撇嘴唇——不屑;
挠头——不知所措;
眼睛左顾右盼——害怕。
编辑:汪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