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成长:是岁月,更是经历

作者:徐杰 发布时间:2014-05-1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常常想,如果用几个词来诠释自己的成长,应该是哪几个词语呢?

1.迁徙。

如我,从教19年,走过6个学校,从公办到民办,又从民办回到公办,这经历是比较曲折的;从南通到南京,从南京转而无锡,又从无锡到落户江阴,搬家数次,辗转折腾,这经历也是比较丰富的。就说说搬家的事儿吧。

1995年元旦,第一次搬家,是从一个租住的阁楼搬往学校的一间公房,因为工作的调动,那一次搬家,借了学校的一辆板车,传达室的顾师傅帮我拉的车,我在后面推,车很重,装了很多书,好在两校之间不很远,大约40分钟就到达了金沙中学,我的新单位。所有的家当,除了书,就是一只电饭煲,一个台灯,一张书桌,几身换洗衣服。

2003年7月,第二次搬家,从通州往南京去,这一次其实还不算真正意义的搬家,因为家人还在通州,是我自己主动离职出走,到南京寻求发展。很轻便的一只手提箱,简单的衣物,当时的想法是去看看再说,满意就留下。接受了南师附中的暑期培训,赫然觉得有一扇门在眼前洞开,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于是,决定留下,赶赴江宁,做一个创业者。

2006年7月,第三次搬家,从江宁到无锡,这一次搬家,舍不得扔掉一些坛坛罐罐的,觉得要留着作纪念,于是友人亲自开车送,两辆商务车,装着被褥、锅碗、书籍资料、洗衣机……还装着我,一路疾驰,到了无锡,当时住7楼,我们三人居然就自己将行李搬上去了,走得是逼仄的楼梯。

2007年7月,第四次搬家,从无锡搬往江阴,这一次,学乖了,将冰箱洗衣机当二手货卖了,旧书报当废品卖了,旧衣物捐掉了,可谓轻装上阵。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大叠宝贵的资料卡片,在收废品的人已经离开的情况下,我追到小区门口,硬是又花钱赎回了。

2010年7月,第五次搬家,从江阴的文富小区搬到市区西横街,都是租住的房子,只是因为工作的调动,想住得距离学校近一些。这也是一次最温暖的搬家,英桥国际学校派了校车,我的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扮演了搬运工的角色,先是将行李打包搬到学校仓库,过了一段时间,我找好新住处,他们又联系好车子,帮我将行李搬上三楼,不肯吃饭,就匆匆回去了。

2011年5月,第六次搬家,从西横街搬到西南新村,我终于买房了,在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这也许是真正意义的一次搬家。这一次搬家,我们没有请搬家公司,采取的是“蚂蚁搬家”的模式,每天搬一点,断断续续搬了一个礼拜,终于入住。

我从来不把搬家与“漂泊”联系在一起,我想起搬家,往往想到的一个词语是“迁徙”,那是一种主动的追寻,追寻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为自己年轻的不大安分的心——找一个适合的地方——安放。

2.研究。

研究,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

一开始,我就将自己研究的对象定位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我很清楚,课堂,有着取之不竭的研究资源,研究名师名课,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005年4月,我在校内开公开课,很多老师给了我溢美之词,而有一位老师很真诚地对我说:“徐老师,你的教学设计确实很好,不过我感觉你在课上说话有点罗嗦。”果真如此么?带着几分诧异,我回看了自己的教学录像,不看则已,一看全身冷汗直冒,真的有很多废话和套话,怎么办?我想起了恩师余映潮先生,他的课堂教学语言精致凝练,不是最好的范本么?于是,我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研读了余老师的课堂实录20多个,并做了细致的摘抄评点,写了几万字的阅读笔记。在2006年4月湖北荆州召开的“余映潮教学艺术研讨会”上,我作了《余映潮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欣赏》的专题发言,获得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说来奇怪,渐渐的,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干净了,有力了。现在听我课的老师们对我的课堂教学语言也给予较高评价了。

研究名师名课,一方面,是研读名师的书,观看一些课堂录像;另一方面,就是去现场,听名师授课,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2004年暑假,我组织全校30位语文老师,前往杭州观摩“语文报杯”课堂大赛,在连续听了一上午3节弱课之后,我冲上了主席台,抢话筒“造反”了,我代表与会老师强烈要求组委会增加一节余映潮老师的示范课(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余老师),全场掌声雷动,组委会后来还居然采纳了我的意见,不过,没有安排余老师上示范课,而是增加了一个讲座。趁热打铁,我们将余老师“劫持”到我们住的宾馆,租用了会议室,享受了一次零距离的专家指导。更为凑巧的是,去年我应邀到遵义讲学,居然有一个老师认出了我这个当年的“造反者”!

很多时候,外出参会学习,我都是自费前往的,于是,“蹭会”就成了我求学历程中值得骄傲的事。有时是两人配合,一人拿牌牌,一人持发票,告诉守门员说“嘉宾卡忘记在宾馆了。”于是顺利进入会场;有时是在会场外先结交两位老师朋友,他们入场后借一个胸牌出来,将我就带进去了;最有意思的,是2006年暑假在沈阳举办的“语文报杯”大赛,我夹着包想顺着人流进会场,一个保安将我拦住了,要我出示入场证,我佯装一脸惊讶,问他“评委老师也要证件吗?”他于是不好意思地打个招呼,让我进去了。真是巧合得很,上午的比赛,设置了10个现场评委,我被选中了,担任了评委,并拿了一张聘书。中饭后,我再欲进场,这回换了一个极负责的保安,拦住我,我还是那般说辞,他却坚持要我出示评委证,于是,我慢悠悠地打开包,拿出上午的评委聘书……

如今,我和我的团队,正在研究“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细节艺术”,《教育科学论坛》给我们的研究团队开设了专栏,编者按是这么说的: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名师课堂教学中的细节看似平常、简单,但平常中不乏艺术,简单中蕴涵着深刻。那些看似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其实都是名师成长过程中厚积薄发的结果,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初中部徐杰老师领衔的“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细节艺术研究”课题组,精选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界教艺精湛的名师名课,将研究的眼光聚焦于名师的课堂教学细节,通过研究名师课堂教学细节,学习名师教学艺术,不仅提高了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同时也在耳濡目染中反思并纠正研究者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切实提升课题组成员课堂教学水平……

在研究名师的同时,我还常常有一个习惯,将自己的课录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自己的课,做自我反思。我常常想:研究自己,也是超越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3.历练。

余映潮老师曾经说过:“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艰苦的环境”对老师而言是“劳其筋骨”,而“自设的艰苦环境”则不仅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志”,是自我加压,自求历练。

至今,我还不能忘记,如何为了一堂区级的公开课而彻夜难眠;第一次在省级的课堂比赛之前,如何紧张得手脚颤抖;如今,我每年应邀外出讲学10余场,甚至从选手席走向了专家评委席,面对台下近千人,再也不会惴惴不安了——我要真心地感谢历练。

感恩在江宁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那时的江宁,偏僻到没有公交车,偏僻到城区的出租车找不到学校所在地,偏僻到校园里常常接收不到小灵通信号……但我在那里坚守了三年。没有电视机,我就读书;没有商场,我一个月进一次城集中采购生活用品;没有夜生活,我在办公室备课磨课……可以这么说,江宁的那份纯粹的简单与宁静,才使得我心无旁骛;也可以这么说,江宁,是我迈入语文教学研究之路的起点。

历练,有时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应邀出去讲课,绝不选相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就逼着自己不断开发新课,绝不学有些老师一节课上遍全国。在开发新课的过程中,一课两上、三上乃至于四上,就实实在在成为一种挑战,需要推翻之前的设计,另起炉灶,再拿出一套两套方案出来。印象最深刻的是《夏》一文的“一课五上”:第一套方案在本校上过了;不久应邀去市一中讲课,拿出了第二套方案;无锡优质课展评,执行的是第三套方案;“志公杯”大赛评委示范课,第四套方案;广州首届名师优课展示,第五套方案。这五套方案,涵盖精读课、自读课、读写结合课、写作训练课四种课型,这样“折腾”一番以后,对于写景散文的教学,我可以说是熟门熟路了。

历练,就是身处困境或面对困难的时候,咬咬牙,挺过去。我曾经在一个只知道抓分数和名次,鲜有教研活动的学校呆了10个月,我白天上课、抓默写、盯学生,晚上,失眠,我索性起床来,完成新授课的教学反思,当我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已经积累了5万余字的原创思考,其中不少文章间隙地发表,并收录在我的专著《精致语文》中。

2010年暑假,贵阳,人教社主办的全国优秀课展评,我执教《五柳先生传》,承办方告诉我,这篇课文,学生学过了,不必安排预习。于是我设计了“名作重读”课型。上课前十分钟,才发现学生根本没学过,怎么办?我和主持人协商,当堂预习15分钟,我一边指导预习,一边在心里调整教学方案。课毕,在互动交流中,老师们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此时,我背心才开始淌汗。

类似的挑战还遇到过不少:一周之内连上三节公开课(省“五四杯”获奖选手展示课、市行政领导教学比武、新加坡访问团观摩课),硬着头皮过关了;“全国名师仪陇行”活动,主办方要求“点课”,点了一节很难上的课《敬畏自然》,且只有一周的备课时间,我接了这个活,下课后,教育局长非要留我“大饮三大白”以示感谢;全国汉语古诗文教学大赛,我执教评委示范课,主办学校说初二学生都配给参赛选手了,给我安排了初一的学生,上的课文却是初二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毫无退路,于是连夜修改教案,睡了三个小时就走上讲台,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历练的意义在于,你的筋骨强健了,你就能走得更远一些。

4.感恩。

算命的人曾经跟我说:“你祖上的阴功好,每到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祖上是否有阴功我不知道,但是,在我成长的路上,确实遇到了很多“贵人”,也正是他们的帮助,才使我能够慢慢地坚定地向前走。

我遇到了不少好领导。金沙中学的郁大华老校长,是他将我这个毫无背景的农家孩子留在县城,并培养提拔;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董林伟校长,是他让我懂得了教学管理中人格魅力的力量;英桥国际学校吴辰、夏青峰校长,是他们积极奔走,让我重回公办的怀抱,从而能安心地研究语文;南菁中学过建春校长,是他辗转奔波,帮我夫人办了工作调动,结束了我的分居生活……

我还遇到了不少好师长。余映潮老师答应收我做弟子,使得我能够更多聆听教诲;黄厚江老师谆谆告诫我“不要急”,并给我指出研究的方向,使我的心更沉静;孙绍振老师耳提面命,教导我文本细读的思路策略……

我常想,为什么我总能遇到好人,为什么我能这么幸运呢?

可能,我也是一个好人。年过不惑,对名利看得更淡一些了,就连QQ签名也改为了“不争”,一个朋友说我“只想要一张平静的书桌”,一个相对单纯的人,可能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

可能,我也是一个好人。有好的锻炼机会,我总是积极为年轻教师创造机会;外地的老师,认识的不认识的,向我讨教,我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自己贴手机费。专业关怀的传递,可能让更多人受惠;

可能,我也是一个好人。走过一些曲折的路,却从没想过要停下来,始终坚持着,向着目标,走一步,再走一步,直至终点,没有投机取巧的心思和举措;

……

我还要感谢伤害过我的人。

曾经被人深深伤害过,也曾经内心被报复的火焰炙烤,奇怪的是,随着我自己的事业的不断上升,随着我的境遇的不断好转,不知在什么时候,我居然能心平气和地回顾这一段历史了,居然能够选择原谅了。是什么让我终于走出仇恨的渊薮,具备了宽恕的力量呢?我想,也许是生活磨练了我,教育了我,也升华了我的缘故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正是伤害你的人,让你更坚韧,更有生活的智慧。

感恩,使我们具有更为成熟的心智,更为强大的心力,它是成长的助推剂啊。

使人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成长的故事也就绝不雷同了。然而,只有我们认真走好现在的每一步,这每一步的脚印,才能在未来回望的时候,成为故事,也成为风景。

——《江苏教育》2012.10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