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幼儿园中的动物文化

作者:黄翠萍 发布时间:2014-05-1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幼儿园教师由于职业的特点,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在这个“动物世界”里,不同的文化气质会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如学习老鹰的志存高远,目标明确;学习大象的尊重友好,宽厚仁慈;学习狼群的准确定位,默契配合;学习羚羊的温和敏捷,机智稳健。通过不同动物的主要特征,来学习它们突出的行为特点,从而将其注入到幼儿园文化的内涵之中,形成了有趣的动物文化氛围。

鹰文化:志存高远,目标明确

案例一:李老师对同事说,我只是个小小的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有什么发展,还是混混算了。

彼得·圣吉说:“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或愿景,则每天忙的都是些琐碎之事。”眼界决定着发展的高度,心胸关乎发展的思路。作为女人,一定要克服性格脆弱与碌碌无为,这就需要我们志存高远。

幼儿园教师在中国虽然暂时算不上特别受人尊重的职业,但在日本,幼儿园教师成为教育公务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不断加入到幼儿园教师队伍之中,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理论基础。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幼儿教师,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待遇保障,在英国,幼儿教师的师资简历要从中学看起,不仅需要通过教师入门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还要求中学毕业考试中英语、数学、科学等科目获得优良等级的成绩,并且没有犯罪记录。这充分说明:幼儿教师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业,作为孩子进入群体生活后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这决不是我们妄自尊大的想法,一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学会像老鹰那样从大处看世界,对自身永不满足,不断进取,使自己专业素养日渐增强,以师幼共成长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完成一个目标后再扑向另一个目标的抓捕动作,让高效来彰显我们的教育智慧。

但志向高远也必须让目标贴地而行。教师的个体素质和工作经历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果只用一个目标去要求所有教师,就会出现“饿死”与“撑死”的现象,这在有限的时间中就会造成无形的浪费。只有帮助教师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才能使教师集中人生有限的时间和力量去攻克一个个目标,并体验到不断进步带来的快乐。

于是,我们让每位教师先结合自己的特点与兴趣,制定出个人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发展计划,然后请一批教师坐下来仔细论证,看看她有没有准确地寻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努力方向,如果不全面,请让大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一起帮助她制定一份完整的、针对性强的发展目标。

案例二:郁老师向同事们说完自己的发展计划后,有的说,小郁的语言功底特别强,语音标准,音色动听,节奏把握恰到好处,可以在语言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同事说,小郁善于思考,点子多,可以在教育科研上多为大家做些事。最后我总结了大家的观点,对小郁老师提出了努力目标:总体目标:经过五年努力,跨入本园“名教师”行列。近期目标:(1)运用自身语言优势,形成有个性的语言教育特色。(2)加强组织能力的培养,多思考如何使本组成员在每次的教研、科研活动中获益。(3)提高总结能力。对工作中的各种探索要加强总结提升,写成文章与他人分享。(4)在幼儿面前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改变一向表情严肃的习惯,展示自己可亲可近的形象。小郁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过“开始阶段----迅速成长阶段——‘高原期’阶段----克服'高原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的过程。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象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可见“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如果不能克服“高原现象”,就会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也就无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

当出现发展停滞等类似“高原现象”的问题时,应提醒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高原现象”带来的挫折感、自卑感,积极面对,像老鹰那样凭着顽强的意志,忍住巨痛,决绝地去除掉弯如镰刀的喙,咬住牙关把趾甲一个一个拔下来,冒着疼死、饿死的危险,自己改造自己,重塑自己,与自己的过去诀别,死而复生,重新翱翔。重新定位自我发展需求,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切实际的规划,找准新的对手,本园没有了对手再到外园去找。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早日突破“高原期”的有效方式。我园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淘金日记,记录可能对自己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为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并通过撰写心得,自我反思,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自主实践活动,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有了这种敢于向自身开刀的精神,就不怕克服不了职业倦怠,就一定能摒弃不足,奋发向前,成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象文化:尊重友好,宽厚仁慈

案例三:小钱老师因为和同事关系不睦来找园长,她坦然说自己很不开心,并且感到非常委屈。园长告诉她:人无完人,同事某方面的缺点自己也要学会容忍,多看同事的长处,这样你就会开心许多;同事之间有时候的无意之言不必太在意,你撒下友好的种子,就会收获到珍贵的友谊;换种思维方式,同事和自己都可以开心。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小钱老师觉得这法子还真有效。

女人性格中致命的弱点是心胸狭窄,爱聊张长李短,很难形成凝聚力强的集体。面对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以大象的性格来影响大家,对同事宽厚忍让,即便知道对方说过自己的坏话,也不要过于往心里去,学会看重别人的长处,忽视不足,与人为善。要具备“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样的眼界心胸。以一颗仁慈的心尊重孩子,及时洞悉孩子的发展需求,使教师的人品像蝴蝶扇动的翅膀,其言其行,会在幼儿、家长心底激荡出层层涟漪,其人品鲜明地体现在身教上。

人是幼儿园的第一资本,人才是幼儿园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会向哪里汇聚。如果一所幼儿园里的环境是宽厚而友好的,大家都一定会有着一颗仁慈的心,园长犹如一位导师,强调“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和开发每一位教师的潜能,相信每朵花都有结果子的心,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把幼儿园定位为培养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和高超专业能力师资队伍的摇篮,为优秀人才创造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和人生。幼儿在这样温馨的环境里就会时常感受到爱与尊重。

狼文化:准确定位,默契配合

案例四:大班年级部召开冬季亲子运动会,早上六点,周部长就到园了,园长问:“怎么来这么早?”她说:“我要来把每个环节再梳理一下,列好清单,写好主持词,准备好道具……”“那么你的部下做什么呢?”园长反问道。周部长说:“我不好意思辛苦大家,这些事情我一个人能干得完。”园长提醒她:“你身先士卒是不错,可是如果你对部下进行合理分工,既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又提高了实践能力,更让大家体验到精诚合作带来的成功,劳者多能是硬道理,共同成长才最快乐啊。”

头狼在群体中是强势代表,在它的领导下,每位成员在捕猎过程中都会进行准确的定位与默契的配合,重视团队作战并能持之以恒,即便失败也永不言弃。因此,作为园长,要有做教师专业发展导师的能力,要有做教师心灵健康营养师的温柔,要有做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师的眼光,要有做幼儿园文化创设建筑师的韬略。

执行力的贯彻与正确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所幼儿园中员工自身心理定位不准,岗位职责不清,执行力无疑会成为一句空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执行力。每个班两位教师、一位保育人员,有时三个人会出现职责不清的现象,保育人员忙着给孩子讲故事,教师忙着洗碗,这样势必会造成教育的低效,同时,也阻碍了各自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其定位必须准确无误,各行其职,工作需要的时候默契配合,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效果与质量。

羊文化:温和敏捷,机智稳健

案例五:童话剧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幼儿对参与到童话剧的演出更是情有独钟,园内准备举行童话节活动。园长向大家阐述了举行童话节的意义,具体布置了童话节的时间。第二天,不少班级就行动起来,到网上找到了一些剧本,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进行了适当修改,有的班级老师还大胆的创编了剧本。但是大(3)班和小(2)班的老师却不见行动。两个礼拜后,其他班级的节目都很精彩了,大(3)和小(2)的老师这才匆忙上马……

羚羊的品性是在温和中见敏捷,能快速反应但绝不失稳健。幼儿园的发展不在出奇而在于执行,园部决策可以不走样地落实到最基层;而执行工作的效率是像羚羊般“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西方管理界最近流行一句话:“战略就是实施”,因为战略制定只是少数人在短期内的事,而战略执行却是多数人长期而为之事。我园中层干部的个体素质虽然不是最强的,但以幼儿园文化为基础,就形成了一个最强的组织。我们要做一个长跑好手,使幼儿园经受住各种考验,更要抓住发展机遇,用稳健的脚步来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以幼儿园文化为导向,用文化提升教师的素养,用文化提高管理的品位,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让每位教师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幼儿园建设成为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春天已经到来,花儿想不开放也难。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