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我愿做一个行者

作者:黄侃 发布时间:2014-10-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南京一中 从初为人师到现在我已走过了33个春秋。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感悟最多的应该是“追求”二字。其实,我最初的职业人生是在从政的框架内展开的。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中学任教英语,兼任校团委书记。在那段青春燃烧、激情澎湃的日子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团的工作中,曾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出席过团中央十二大,这对于一位基层的团干部来讲是一项莫大的荣誉。1988年我调到南京一中,继续从事英语教学和团委工作。那以后的时间,我渐渐意识到行政之路和教学之路,也许我更适合后者,因为我喜欢孩子,我喜欢教书。

我立志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一直很欣赏朱永新先生的一句话:“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与力量。”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立体的、性格丰满的、不乏激情的老师。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激情是心灵的状态,激情是人生春意盎然的源泉……教师需要激情,学生喜欢激情。然而激情既让我体验了快乐,也让我显得过于感性甚至急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到学生对自己的态度是敬大于爱,与学生的沟通越来越难。我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毫无保留”的揭示和批评,然而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惑着我,我不断地总结,反思。

一、赏识引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998年,南京一中提出“导师制”。随着“导师制”的深入推行,学校把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平等、互动、和谐、发展”的观念充盈了我的大脑。

2001年,南京市教育局向澳大利亚琨士兰理工大学派出首批赴国外进修的中学英语教师,我就是其中之一。回首在海外求学的日子,我感慨万分。充满异域风情的生活虽然诱人,不过,切身体会中外教育的差异,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却是我最为迫切的愿望。

而且到了国外,我才知道,具有前瞻性的“导师制”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那样的吻合。我切身感受到了国外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营造的活跃教学氛围。外国人无论尊卑,都是直呼其名,在我们学习的琨士兰理工大学进修班上也不例外。甚至在我寄住的澳洲家庭里,毛脚女婿对白发苍苍的老岳父也同样称名道姓。在他们看来,姓名不过是个符号而已,并不代表什么。其实,直呼其名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尤其是在师生之间,学生愿意叫你的名字,说明他们信任你,喜欢你,愿意跟你亲近,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我对“名字观”的新认识。这让我想起一件往事。多年前的一天傍晚,我走在操场上,忽然听到有学生怪声怪气地叫“黄侃来了”,我愤怒地揪住那个学生,声色俱厉地责问她为何“目无师长”。学生很委屈,“名字就是给人叫的吗!”“那你爸你妈的名字你也随便叫吗?”面对咄咄逼人的我,学生终于道了歉……回国后,我接了一届初一。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面对比自己爸爸妈妈年龄还大的我,脸上的畏惧多于信任。第一节课,我首先介绍自己,“同学们,我的名字叫黄侃,以后你们可以叫我Kan……”一节课下来,许多孩子都被我的真诚坦白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个Kan。现在,我经常收到这样的Email:Kan,某同学过生日;Kan,某同学近来很是郁闷……这时,我自然免不了要赶去道贺一番或找郁闷的同学到走廊上谈心了。走在操场上,如果听到身后有同学喊我“Kan”,我知道这一定是自己班上的孩子;而如果听到的是“黄老师”,我也会猜出这是其他班上的。

在澳大利亚我发现,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只会是赞扬和赏识。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外”特别会“夸人”,他们把激励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样的一路赏识下,自己都返老还童了。41岁的我仿佛变成了一个14岁的小丫头,学习的劲头别提有多足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一篇作文,可我能写上3篇,第二天交上去。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连自己都不理解,事后一想,哦,原来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功效啊!

回到国内,我决定试试这个法子——建立多元、赏识性的评价体系。在我所教学生的作业本上,错的地方最多被画上一个圈而不是一个大大的叉,因为我坚信打勾的激励作用要强于打叉。尽管工作量大了,但学生们,特别是后进学生的挫折感少了,更有信心了;同时对英语这门课,对他们的英语老师也就更有感情了。为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我让学生根据要求填写Weekly Reflection on Learning(每周信息反馈表),使学生对一周的学习内容和表现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我评价。我在学生的评语中大量使用赞美和激励的语词。“Good”、“Well done”、“Wonderful”、“Excellent”、 “Fantastic”、“Marvelous”不绝于耳。

我继而又把“不打叉”精神发扬光大。以前教师给家长打电话,往往报忧不报喜,只有学生有了问题出了事才会通知家长。而我喜欢报喜多于报忧。拿起电话,给家长讲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的孩子有进步了……”那些听惯了老师抱怨批评的家长,一接到电话先是胆战心惊,可当他们听到这些褒奖的话时激动兴奋得不得了,进而对学校教育也心生感激,主动配合,家校关系也改善了不少。

其实,整天盯着孩子们满身的缺点和毛病也确实蛮痛苦的,那我们何不来个逆向思维,转而找找学生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呢?这样学生快乐,老师也开心。我时常用这样的“辩证法”来提醒自己。我的赏识型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为学生日后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反思,做新课标的践行者

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教过从初一到高三的所有年级,对中学英语教学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并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意识到,师生关系的转变、课程双主体的出现,要求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坚持以一名“平等中的首席”要求自己。在我的英语课上,有一个Hot-seat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不是一名组织者或指挥者,而是一个普通成员,和学生们一起游戏,如果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照样坐上那张放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教师也有不懂不会的,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很重要,从此他们就不会迷信权威,而教师这样做也并不丢面子,学生会因为你平等的姿态而更加尊重你,喜欢你。”

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我认为,“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各要素的整合,尤其是抓住了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师”与“生”这两个主体,着重研究如何发挥其相互作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最佳教学效果,使得教学过程从原来强调“教”,忽视“学”,转向后来的强调“学”,又忽视“教”,最终开始走向“教”与“学”两个主体的互动整合。

把教学内容活动化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尝试。我在课堂上努力创建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气氛,努力产生浸润性效应,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练习,增强语感,提高交际能力。为了改变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哑巴英语”、“中国式英语”的现状,我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尽量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氛围,鼓励学生“开口说话”,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与人交流。课外,我还精心组织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等活动,为学生操练英语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锻炼口语,并利用学校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经常获得与外国人的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最值得珍视的是人格尊严与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进而帮助学生发展自我的潜能。

我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以“课程视野”来观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严谨、求实、灵活、多样,创设情景、引发思维、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为达到“高效课堂”的境界,我经常采取“与学生一起创生课程”的教学思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成为新的课程资源生成的过程。我把教材给定的内容,通过自己与学生的合作,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教材所规定的课文阅读,转化成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创生课程”很好地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将“死板的”教条活化为“生动的”再现,将“阅读”课变成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热情参与的课堂活动。

2010年在学校举行的第8届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中,我针对本届展示课“高效课堂的课型选择”这一主题,采取了“与学生一起创生课程”的思路,使课堂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特征。

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课程意识不强,只是把教学限定在“怎么教”的范围内,而没有触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状态。那么教学究竟应该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呢?我的展示课给出了最好的回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我的课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和学生如何使教材给定的内容,通过自身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的过程;一个让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的重建过程。

我在上初二“《慈善募捐》课文教学第二课时”中,听课者看不到阅读的影子,因为教材所规定的课文阅读,已经被转化成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围绕募捐的活动。在我看来,与其用书面练习来衡量学生阅读的效果,不如设计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边评价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边提升自己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这种做法有它的高明之处,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将“死板的”教条活动化为“生动的”再现,将“阅读”课的目的和成果直接化为课堂呈现。针对初中学生爱表演的特点,该课设计了由点(关于募捐的词汇)到面(分角色表演募捐义演);由表(学生自制活动海报的实践)及里(教师点拨海报制作要点后学生总结);由反馈(学生课堂表现)到评价(外教随堂检验)等教学步骤,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彰显学生自由的天性和多彩的个性。

英语课与其他课最大的不同是,教师本人并非用自己擅长的母语组织教学。但我在整堂课上激情四射,学生积极兴奋,体现了水乳交融的学习场面,使得教学主题突出,层次丰富,活泼高效,趣味盎然,给人印象至深。我觉得,只有教师的思维开放,视野开阔,不拘泥于单元的束缚,课本的限制,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才使课堂内呈现出勃勃生机。我的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态,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单打独斗,单项传授的战场”,成为“协同教学”的成功典范。所谓“协同教学”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以及教学协助人员,以一种专业的关系,组成教学团队,彼此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和执行某一单元或某一领域或主题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其目的是,提供并增加学生个别学习的机会,发挥教师个人专长,使教学活动实现最大效果。“协同教学”强调教学团队,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平时教学中,强调集体备课,展示课更强调集体研究,展示集体智慧,共同发展提高。我在课尾阶段采取与外教“协同教学”的手段,不仅充分利用外教这一优势资源,更展现了不拘一格的教学机智,为课堂增色不少。

我不停地给自己“立标”,由上好每一堂课到独立开展教科研,直至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虽然每一次的“目标”都不算远大,做出些努力就能实现。但我在“达标”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享受了成功后的喜悦。

我一直坚守教学相长的准则,不断反思自己,并将平时教育教学的感悟和思考写成文章。近五年来,我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1篇,获省市一、二等奖的教学论文9篇,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近200篇。2004年,被评为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中考命题专家,南京市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聘教师。

有一次,一位同事和我开玩笑说,一次公派出国进修的经历调整了你的人生坐标,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我更愿意承认,公派出国进修的经历坚定了我的人生坐标,明确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也相信,即使没有公派出国进修的契机,我的反思和实践也会使我不断走向成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告诉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是的,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愿意做一个能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上越走越好。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黄侃)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