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哥伦布的航海,不知何时才能发现美洲大陆;没有库克的飘洋,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今天会是什么模样?没有达尔文五年的环球科考,就没有进化论和《物种起源》;没有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就没有《徐霞客游记》;没有郑和七下西洋,中国与南洋各国哪会有那么早的密切交往……
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播、科技的发展,就这样与修学旅行密不可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也是中国人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
但是修学旅行,特别是去国远游,往往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改革开放让梦想变为现实!
在现今的中国,在出国旅行的人流中,出现了一队队追梦少年的身影。江苏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苏教国际”)自1996年起,利用丰富优质的海外教育资源,成功组织省内四万一千三百余名学子踏出国门,远赴四大洲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类教育交流活动,参与人数多、覆盖区域广、组织效果好,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修学旅行走天涯,学游思行促成长。
捧读修学旅行归来学子诸多选材独特、视野开阔、扣人心弦的佳作,听学子们天真烂漫、发自肺腑的感言,如同漫步初春的园林,听在翠竹拔节、赏桃李含苞……那份异国历练,那些身边小事,都折射出修学旅行作为一种观察世界、拓展思维、丰富知识、发现新事物的重要学习方式,已无可替代。
学
“‘修学’之旅,当然少不了学习。老师把我们安排在伦敦一所优秀的私立学校。每天的课程,我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而每一次欢笑的背后,都能学到很多。一条条俚语,一个个语法要点、一种种地道的英国表达方式,每个人都记录了整整一大本笔记。课堂上,你争我抢回答老师提问;分组时,团结一致思考问题;放学后,交流当天发生的事情……分班考试的紧张、最终分在Advanced Class时的兴奋、英国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都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以下均为修学旅行时所在的年级)的张文佳这样记录她的“学在英国”。
“‘Improve my English’是我这次去美国的主要目的之一。刚到美国,带队的丁老师便给我们布置了作业:每人每天都要根据当天的活动内容,收集整理十个新单词并且写一篇英文日记。随身带着小本,随时记下生词,睡前整理记忆。写英文日记,尽量套用学过的句式,多采用新单词。”“我认为,要去适应另一种语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进入那个环境,那样才更容易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十几天下来,我的单词记了不少,日记写得越来越长,讲话也渐渐流利起来。”“在亚利桑那大学,美国老师给我们上了五堂英文课,表面是娱乐,实际收效很大,因为这不是强制,而是自主地去获得。”“我已经知道应该怎样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无锡市第二中学学生李叶菲说。
“Chuwei Feng!”“啊,终于轮到我了!上台后,我先与教导主任和校长握了手,然后激动地举起属于自己的学院奖杯与毕业证书,面对台下羡慕的人群,我向着远方,充满微笑、希望。”泰州第二附属中学初一学生封楚薇这样描述在澳洲修学毕业典礼上的兴奋之情。
美国的罗斯霍曼理工学院是一所学习、研究、开发、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型学校,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参加应用性研究。南通中学的带队老师姚侃带领学生参观时,校方热情招待,还直接带领他们进入项目研发中心,并耐心讲解。师生深受启发:这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学以致用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愉快,如此收获!
游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伦敦的迷雾氤氲开悠远的钟声,剑桥的碧水闪耀着粼粼的波光,约克教堂飘溢出唱诗班的天籁,斯特拉福街巷弥散着清雅的墨香,曼彻斯特的草场上响彻球迷的欢呼……这一切便是英国的模样。”这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李学琛眼中的英国。
“华盛顿出乎意外地漂亮,准确点说应该是高贵典雅。希腊式的林肯纪念堂,罗马式的杰弗逊纪念堂,山水相融的罗斯福公园,一个个都透出高贵的气质。而华盛顿纪念碑的雄伟,国会大厦的华丽,白宫的肃穆,博物馆的丰富,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骄傲。瓢泼大雨电闪雷鸣阻挡不了我在城市中探寻的脚步。”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周薇寒这样感受美国的首都。
“卢浮宫这个充满着深厚艺术美的地方,不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它是世界文化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即使已过去几百年,现在卢浮宫的风采仍不减当年。的确是黄山归来不看山,赏了卢浮不观宫。”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初一学生徐萌通过欣赏雕塑《断臂维纳斯》、《阿尔岱米斯女猎神》、绘画《蒙娜丽莎》得出这样的结论。
“金色的草原,望不到地平线的那一边,远处似有群山围拢,青色隐匿在雾般的云中。近处,牛羊成群,悠闲地甩尾,啃食着牧草……牧人身着牛仔服,骑着骏马,扬着长鞭,在无垠的领地中游荡。牧羊犬紧随其后,不时停下来观望远方。”这就是封楚薇眼里的澳洲牧场。
还有爱尔兰、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看不够,写不完……
诸多国家的风景名胜,不再是电脑中、杂志上的图片,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真真切切地展现在追梦少年的面前。那笔下流淌的优美文字永远融入了记忆的长河……
思
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五年级的龙宇轩修学入住美国寄宿家庭的老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但天天早上坚持做义工,让他非常感动:“原来帮助他人,不论你有多大年纪,都是可以的。”
澳洲也有一个义工奶奶!她每天早上和下午,在孩子们上学的路口,举着写有“Stop” 大牌子,吹着哨子,让来往车辆给学生让道。她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人们称她 “Lollipop Lady”。南京力学小学六年级学生蔡正妍惊叹道:“我真是好佩服奶奶啊!”
在离别寄宿家庭时,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李仕婷恋恋不舍:“因为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难以磨灭的东西,这些东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爱’。”
还有,还有,孩子们八七嘴八舌。
“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这家超市除了人工现金结账外,还可以用信用卡自助付款,没有人监督,完全靠诚信。”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孙伊然在澳洲购物时惊讶地发现。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遇到一群足球少年,他们不是专业运动员,只是爱好而已。球技最好的Joe,把球放在胸口,表达他对足球的热爱:‘Football, my heart, my family and my life!’这里社区有球场,有球队,有球迷俱乐部,球迷死后还要求埋在俱乐部周围。要让中国足球出人头地,这次修学旅行告诉我,非得把中国足球的根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去不可!”徐州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张庭瑞坚信,足球如此,其它事未尝不是如此!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剑桥的一个场景。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在人行道上。只听身后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在这单车道的马路上,它怎么过得去呀?思忖间,路面上的车辆不约而同地开上了人行道,行人都退进商店里,救护车急速驶过。”“英国之行,让我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人的素质上。” 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二学生沈晶旖反思。
“英国约克教堂充满了人类的创造力,让我感受到了真实与虚幻、瞬间与永恒。伦敦那些历史和文化真正地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完好地保存着。而我们呢,是否在忙碌而富有现代化气息的生活中渐渐遗忘了民族的独特文化?”南京一中高一学生葛文玥感叹。
面对大英博物馆里展出的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身着艳丽外衣、举止生动的唐三彩,清代刘墉的草书真迹,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曹原发问:“你们可想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我回家了,必然有一天,你们也可以回家。”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胡书源《在爱尔兰感受中国》中写道:“在爱尔兰我们还经历了一件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当姚明举着五星红旗出现在屏幕上时,我们团所有人一齐跳起来,振臂欢呼:‘中国加油,北京加油!’酒吧里许多外国人也被我们的热情感染,与我们一起尖叫,一同庆祝。”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正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一学生肖朱杰说的那样:“生命中不论走多远,一定会有个地方让你永远想起,那就是——祖国。”
落叶归根,游子归国。踏入国门,已不是出国时的你我。
行
一次跨越重洋的旅行,一次异域文化的学习,成了一次人生的修为。孩子们长大了。
龙宇轩、蔡正妍们懂得了善良、助人、奉献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从而更真切地懂得了什么是“雷锋精神”。
江苏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二学生汤若箐说:“虽然我还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到英国去让我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我们学会随时说一句:‘谢谢’、‘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无论是在国外没有家长陪同的生活,外国老师亲切的课堂,还是英国风物、生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成长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王亦功修学旅行回来感言。
“感谢苏教国际和父母给了我这次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艺术、了解欧洲的机会,让我确立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初一学生徐萌说。溧阳外国语学校六年级学生何晓翼说:“在澳大利亚的修学旅行,我收获了一份责任,一份希望,一份理想。”
“真切地了解了和感受了,才会知道事物的真谛,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成长。但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故事还没有结束,以后的情节,来日方长。”周薇寒正续写着自己的故事。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胡书源家长告诉我们:“爱尔兰修学旅行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孩子不但完成了高一课程,也顺利完成了在美国近一年的交流学习,并且正在为继续赴美深造而努力。修学之旅虽然短暂,但却是她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也为她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以为关键不在‘行’,而应当是在‘行’中‘读’。于我而言,旅行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增加人生体会,感受生活的美好。”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朱子建这样理解“读”与“行”的关系。江苏盐城初级中学初二学生韩溥原则表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吹响了我人生旅行的号角,纳言敏行,踏上新的征程!”
天上那个由七颗星组成的北斗啊,如巨大的银勺,舀不完学子心海里满满的收获!
暑假去哪儿?修学旅行走天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修学旅行必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