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马继芬:架起阅读公益的彩虹桥(图)

——记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教师马继芬

作者:笑言 时金林 发布时间:2017-07-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笑言 时金林) 她叫马继芬,来自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她喜欢学生叫自己麦子。很多年过去了,有些家长还叫她“麦子老师”“麦老师”……她回之一笑。

  共读一本本书,亲近一个个孩子

  她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马继芬很赞同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以及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的一句话:“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她认为这些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带着一本本童书走近学生,走进每一个家庭,营造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带着学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一段旅程,共同编织美好生活,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奔向共同的愿景,搭建成长阶梯,扮靓精神底色。

  麦子说,一本书带给孩子的东西太丰富了,犹如万花筒一般,折射出我们生活的世界。“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因此在相应的阶段我们给孩子不同的营养。

  根据班级的实际,她精心挑选了书籍。这些书籍里包含着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

  三年级的孩子,自我开始萌发,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她选择了共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在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他们又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奇特的是,在这本书共读的过程中,孩子疯狂地爱上了写作,并且渐渐养成了习惯,习惯了用书写来释放自己。

  一天在班级专帖中,她读到一封信:

  “老师给我们布置寒假作业,说要学着《亲爱的汉修先生》上面一样给一位作家写信,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斯文先生。于是我一口气给他写了十封信,将汉修先生提问的十个问答全都告诉了斯文先生。但是他一封信也没有回,这让我很生气。”

  于是,麦子在教育在线论坛以“斯文”的名字注册,开始给她回信。这孩子收到信后,兴奋无比,写作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汉修先生的十个问题回答过后,自然地开始写日记,而且一天比一天精彩。在书写中,孩子开始与别人交流,与自己对话,创造欲得到了满足,情绪得到了宣泄,心灵得到了补偿,对未来充满憧憬。

  她还将绘本编成一个体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营养。她给孩子写生日诗,编生日故事,在孩子成长的不同的点,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支点,翘起他们成长的杠杆。引导他们向上,向上,向着明亮那方。

  沐浴在书香中,麦子和她的孩子们在学校里静静地成长着,默默的,寂静欢喜。

  一次志愿行动,一个联谊班级

  2011年5月,她有幸参与了支持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志愿者活动。那次活动是赴云南大理永平县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技术启迪智慧”“小学语文读写项目”的考察调研工作。该项目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援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借助整本书课外阅读活动的互动开展,实现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一对一的教育帮扶,最终改变当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现状。

  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他们一共走访了云南大理永平县的10所学校。这10所学校只有两所在县城,其他8所在山区,海拔均在3700米左右,而且离县城有五六十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由于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师生居多,当地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每一天的走访过后,她都会深深感慨,共写下万字的记录。在这里,看到的是闭塞的教学信息,匮乏的图书资源,残酷的课外阅读的现实,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这里,也会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于是,她和云南大理永平北斗乡九年制学校的一个班级结成联谊班级。麦子一回到梅岭小学西区校,就通过当当网,给云南的孩子们送去了50本《亲爱的汉修先生》。在她的带领下,家长们也纷纷参与进来,他们给那边的孩子送去了“六一”礼物,每人一本《青鸟》,还有文具、衣服等。麦子所在班级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读什么书,多买一本,给那边的孩子寄去!”一下子,书源问题解决了,麦子就带着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起来。通过网络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分享阅读的过程,孩子们也通过书信交流阅读收获。

  从此,两个班级变成了一个大家庭。杨老师说,他们班家长进教室,跟孩子一起上导读课了。有些家长每天忙于繁重的农活,认识的字不多,坐在教室里,和孩子一句一句地读书。一本书读完了,还有家长写下了质朴的感受……听着杨老师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麦子和孩子们都沉浸在喜悦里。

  她们将共读的《亲爱的汉修先生》《青鸟》《绿野仙踪》等制作成VCT作品,参加中央电教馆组织的作品评比,获得了好评。于是,他们到深圳南山、山东青岛,一起将共读的课程与大家分享。

  如今,那个班的孩子已经小学毕业,上初三了。麦子的电脑里,一直珍藏着两地孩子交流的一张张照片,家长和孩子合演的课本剧视频,还有共读过程中写下的一篇篇随笔……

  播下一粒粒种子,期待一朵朵花开

  今年4月16日-20日,受贵州省台江县教育局的热情邀请,麦子老师又远赴台江参加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个公益项目、贵州省重点课题《贵州省苗族乡村低年级儿童识字现状与策略研究》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贵州省台江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小画眉生活识字”课题组成员。

  她走进结对班级,和结对班级的孩子们进行交流,并给每个小朋友带去了课外书、结对孩子的书信和一些学习用品。孩子们收到千里之外的礼物,心里无比的高兴。做见面会上,她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我有友情要出租》,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结对学校听课的老师也沉浸其中。离别时,孩子们纷纷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明天还是不是你给我们上课?”

  根据台江县教育局和“小画眉生活识字”课题组的安排,本次活动先是实验学校16名老师进行该主题的课堂教学竞赛。上课的教材都是课题组组织扬州这边的老师自编的,并且是在赛前的一天抽取课题。她又参与结对学校备课组,进行研讨活动,帮助老师备课、制作课件。并且结合各自所听的8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组织的安排和教学节奏的调控等方面进行有侧重的点评,给了老师们很多启发。

  活动中,麦子还对贵州省台江县小学的全体教师展示了绘本识字《小猪变形记》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对话亲切、民主、智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热情、自信、互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积极、趣味盎然又卓有成效,40分钟的课堂气氛热烈又和谐,给全体听课的专家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后的研讨互动中,结合课例,运用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参会教师纷纷发言,谈感想,谈困惑,谈收获,会场氛围非常活跃。

  短短的几天时间却让麦子感触颇深,她了解到自己的结对班级所在的南省小学的学生均来自农村,其中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贫困生相当多,有20%左右,他们几乎没有钱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生活极其艰苦,但课堂上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经过学校和级部的研究讨论决定:马继芬老师所在的三年7个班,和南省小学的6个年级10个班进行结对。一方面让城里的孩子体验山区孩子的生活,懂得珍惜,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从小懂得助人之乐;另一方面通过活动给予苗乡孩子物质上的帮助,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山外生活,感受温暖。

  三年级的师生和热心家长们都行动起来了:图书、文具、体育用品、玩具……一个又一个包裹满载着梅西人的爱心,送往遥远的苗寨;虽然三年级孩子认识的字还不多,写出的文字还不够优美,但是一封封书信夹着梅西孩子们的心意飞向台江南省。

  5月31日,南省小学孩子们身着漂亮的民族服装,隆重地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升旗仪式,千里之外的汉族小朋友给他们送来了“六一”的礼物和节日的问候,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溢满了幸福的微笑。

  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为台江教师送去了教育教学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苗汉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苗汉教师的教学互助,共同成长。

  麦子出生在麦子收获的季节,她很喜欢这个季节。因为一本本书,她走进了大山,走近了更多的孩子,并且带给那些孩子一丝丝快乐,她一路行走,一路窃喜。她希望自己也像花婆婆那样,做一个美丽的女子,播下一粒粒种子,然后等待一朵朵花开。

  (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

  个人简介】

马继芬近照

   马继芬,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教师,第一届新教育全国榜样教师,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联合国和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组指导老师,其所带班级获“第一届新教育全国十佳教室”。

  从2004年第一次注册教育在线,开辟第一个班级帖子,就带着学生一起阅读整本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火鞋和风鞋》《绿野仙踪》《人鸦》《青鸟》……阅读之路上,她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在书香中汲取营养,在文字中感受快乐,在故事中寻找永无岛,并且将这些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努力打造“平易有致”的课堂。 

  她一直坚持和家长陪孩子共读,还带领着云南、甘肃、宁夏贵州的孩子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共读共写、共同织就他们班现在的生活。 

  她最喜欢的一本书:《夏洛的网》

   她最大的愿望:和孩子、家长编织一张闪亮着自然、生命、勇气、友谊、朴素、爱的网。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