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这一个”,写活“这一个”

作者:姚雪青 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 人民日报

  2015年底,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将杰出导师奖颁给了5位中国科学家,其中一位是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名单出来后,引起了各方关注。教学与科研到底怎样平衡?如何培养出更多人才?在《人民日报》文化版,有个“治学者”栏目,就是将视角对准这些在学术和教学一线长期耕耘并做出自身贡献的可敬的身影。

  要采访陈洪渊教授,目的很明确,稿件的方向性也很强,本以为会比较容易完成。但在采写时却遇到了三次困难。

  首先,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的陈教授为人非常低调,不希望因这件事受到太多关注。在请学校宣传部的老师帮助联络后,陈教授“妥协”说,不如先请记者列出几个问题,再由他写成简短提纲发回。但这样简洁而间接的书面对话,既无法掌握故事细节,也难以通过互动捕捉到微妙神情,不能将人物写活。如何进一步获得他的信任与支持,是首要任务。

  其次,采访涉及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学文科的我来说是很大挑战。在高中时,化学就是最令我头疼的一门课程,班主任为了激发我的学习动力,甚至还特意将我选为化学课代表。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会让采访流于形式、交流归于失败,自然难以写出像样的报道来。毕业多年,这一次化学成了“必修课”。

  第三,过去的六十年里,陈教授在分析化学领域及教学岗位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网络上也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传说”,一些基本事实不难理顺,但是怎样写出一篇推陈出新、不落俗套的报道,需要下一番功夫仔细斟酌。

  实际上,仔细想想,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同一个——尽可能把故事讲精彩,将典型形象“立起来”,反映出“这一个”和“那一个”的不同,增强其辨识度,才能打动采访对象,才能打动读者。

  提前做好功课。定下采访目标后,除了疯狂恶补必要的化学知识外,就是从各种渠道搜集陈教授的信息和资料,逐渐梳理出他不仅是出色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优秀教师,用辛勤与汗水让南京大学的分析化学迈向新的高度,也对整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从“导师奖”切入,主要反映他在一线教学与人才培养上的做法和特点。明确这个主题后,不断具体细化采访提纲,当陈教授通过邮件看到一行行问题,终于松了口:“还是见面聊聊更加透彻。”

  抓取精彩细节。现场采访中,陈教授不时冒出一些“金句”。例如对研究生的培养,他以“牧马”和“放羊”来比喻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作为导师,培育学生成人、成才,首先要想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惟命是从的“绵羊”。例如,他对研究生一贯采取“放养”策略,让学生自由驰骋在科研的天地中,同时,作为导师也总记着“牧马”时不要让学生脱离导师的视野,以便及时给予指导、支持、建议与鼓励,相信他们可以成为出色的“骏马”。这些细节符合人物特点,都被记录了下来。

  重视语言表达。非专门的学术性刊物,受众大多数都不是化学专家,专业内容不但要准确,而且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等形式来表达。写作时,先从分析化学入手,讲述了它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民生都息息相关,用通俗的语言拉进与这个学科的心理距离。值得一提的是,报道的原标题是《分析化学应该“顶天立地”》,见报稿改为《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虽然这两句话都出自陈教授原话,但很显然后者更传神精当,也更能体现出“导师”这个报道主题。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这次采访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责任编辑:潘磊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