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2018年 > 2018全国两会 > 热议 > 正文

教师队伍建设,莫忽视了教师的精神成长

作者:吴维煊 发布时间:2018-03-06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时指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

  谈到教师队伍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专业成长,对于传道授业的教师而言,专业成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成长。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专业发展的格局会变得狭小;忽视精神成长,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精神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

  没有精神力量的教师是盲目的,缺乏精神动力的教育是轻薄的。精神成长源自教师内在的自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动力。

  精神成长滞后的教师只能机械性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虽然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由于精神方面长期处于只取不存的透支状态,很难找到多元教学方法,也洞察不到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深层次的教育要素,如此只能让自己的专业发展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上,而顾及不到育人。

  教师要实现精神成长首先要有职业自尊。缺乏职业自尊的教师很难让自己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很难看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意义及社会价值,更难以让自己高尚起来。培养职业自尊首先要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只有热爱教师职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敬畏感、神圣感和使命感。其次要修炼好自己的品行,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还要注重提升师德修养,做实工作、做深学问、甘于奉献,用高尚的职业自尊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

  教师要实现精神成长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学习理念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和发展。如果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生涯中,其思想、精神、学识总是处于只出不进的状态,不去学习新的东西,那个人的成长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不仅要学教育理论、专业知识,还要学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智,助力自我成长。

  教师要实现精神成长就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精神成长的起点、动力和贯穿成长过程的主线。没有问题意识,精神就会枯竭。能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让自己在不断探索中达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问题意识的培养源自教师对教育的分析、判断与洞察,源自教师在实践中的探索,源自教育理论的积累与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源自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

  教师要实现精神成长还要有高质量的交流。交流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缺乏交流的教师是封闭的,封闭的教师其精神也一定处于消极状态。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交流,更要有高质量的交流。高质量的交流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可以是单一学科的,也可以是多元文化的;可以是针对教育问题的,也可以是针对社会及人类问题的。在高质量交流中,才能实现思维的碰撞、感悟的提升和体验的分享。

  关注自己的精神成长,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思想底蕴、有精神底气的教师,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当每一名教师都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时,才能教出有思想、有精神底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作者吴维煊,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责任编辑:周灵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