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一切为儿童,是我一生的志向。”这是中国幼儿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开拓者陈鹤琴先生常讲的一句话。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期间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为创办和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研究儿童心理和师范教育贡献了一生。

  1892年,陈鹤琴出生在浙江上虞一个破落商人家庭,6岁丧父,依靠资助读完中学。1911年,他考入清华学堂,3年后又考取奖学金赴美留学。就在去美国的邮轮上,面对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原想学医的陈鹤琴对自己的志向作了最后的思考:医生是医病的,我是要医人的。我喜欢儿童,儿童也喜欢我,我还是学教育,回去教他们。1919年,陈鹤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后,接受南京高等师范校长郭秉文之聘回国,讲授儿童心理与教育学课程。

  回国后,陈鹤琴开始全心研究幼儿教育。1920年,他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从出生起逐日对其身心变化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经过3年的观察和实验,他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两本著作,这两本书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23年,陈鹤琴在自己位于南京鼓楼的寓所办起了南京鼓楼幼稚园,并自任园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陈鹤琴认为,要办好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必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培养中国化的幼教师资。1940年,他赴江西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亲任校长。在创办幼师期间,陈鹤琴进行了“活教育”实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要“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陈鹤琴出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形成了一套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为办好学校,他既当院长,又搞科研,还坚持为幼教系学生上课。1980年,陈鹤琴由于用脑过度脑血栓复发,被送进医院抢救。1982年12月30日病逝于南京,终年90岁。

  陈鹤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光辉典范,1988年11月20日,江泽民同志为陈鹤琴先生雕像墓碑落成题词:“学习爱国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献身精神和创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为培育四有新人、振兴中华的大业而奋斗!”

(本文根据《江苏教育史》等书籍报刊资料编写)


一切为了儿童

■柯小卫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泰斗陈鹤琴先生是我的外祖父。小时候,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民主人士”与“教育家”,对其中的含义并不了解。

  大约在1971年,我刚上中学,第一次随父母来到南京,住在位于太平南路文昌巷的外祖父家中。晚上,父亲说,老人家很想将自己的著作整理出版,如果有可能还想将自己50岁以后的经历写出来,留给后人。此时,父母亲都感到了老人家深藏多年的炽热愿望与急迫心情。

  母亲告诉我,外公外婆在南京最早的寓所在鼓楼附近头条巷内,当时外公在学校教授儿童心理学,外婆操持家务。1920年12月26日他们的长子一鸣在那所房子里出生,外公开始了以儿子为研究对象、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实验,成为中国最早的儿童研究个案。随着一鸣长大,外公为了继续自己的研究,同时为了实现创办“中国化”幼稚教育的愿望,1923年,外公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幼稚园”。创办初期园内只有12名儿童,过了几年幼稚园不断发展,成为南京城里最有名的幼稚园。新中国成立后,外公将其交给国家,改名“鼓楼幼儿园”。遗憾的是,在我与外公的接触中,几乎没有听到他老人家讲起过自己的经历,尤其是创办鼓楼幼儿园的往事。几十年后,我在整理他留下的笔记本时,才在许多文字中看到他对于幼儿园特质的阐释,可称为“四化”,即中国化、儿童化、家庭化、环境化。

  几十年后,一次我与母亲讨论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时代特征时,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科学性”,母亲却语气坚定地说道:“你说得不对,应该是爱,一切为儿童!”

  我曾听母亲说过,外公外婆平日里生活十分平静,但有两拨客人的到访最使老两口感到亲切、兴奋。一拨客人是20世纪40年代外公在江西、上海创办“幼师”“女师”时期的学生。在艰苦条件下,外公创办的学校招收了许多从沦陷区流浪到大后方的女学生,他待学生如女儿,学生称他为“校长妈妈”。1944年因日寇侵略,外公带领200多名学生跋涉数百里,来到一处偏僻的小山村继续办学。此后,分布在各地的学生时常来家中看望或写信问候。听母亲讲,外公在去世前几个月,躺在病床上一遍遍听女儿们念学生们的来信,口中喃喃念着每位学生的名字。

  另一拨客人是来自鼓楼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年“六一”儿童节,外公和外婆都会坐着轮椅前去鼓楼幼儿园参加庆祝活动;而在元旦,他们则会买些糖果或小玩具,等待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向他们拜年,每到这些时候,宅内总是充满儿童稚嫩、清脆的歌声与欢笑。

  如今,听说太平南路经拓宽后,周边环境改变了许多,但文昌巷还在,外公曾经居住过的小洋楼仍在,往事如风,思念犹在。我想起了外公写下的一段题词:

  热爱、了解和研究儿童,教育他们使之胜过前人。——陈鹤琴

  (作者系陈鹤琴外孙,现为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