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院士”父亲的“一字”教子法

作者:扈 苗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 《阅读》微信公众号

  “一门三院士”的父亲是谁?说的竟是清末“戊戌变法”的倡导者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稍微学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康梁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谁也不能否认梁启超堪称中国近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的遗留下来的1400多万字著作为证。

    然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把自己忧国忧民、匡国济时的理念注入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九个孩子个个成才,人们盛赞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三院士指的是长子古建筑家梁思成和二子考古学家梁思永,在1948年两兄弟同时成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的首届院士、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是新中国中科院院士。其他的六个子女中: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编有《艺衡馆词选》、三子梁思忠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任校官,曾参与淞沪抗战;二女梁思庄,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曾是燕京大学学生运动领袖“燕京三杰”之一,是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担任宣传工作。

  中国民间当看到一个家庭中有的成“龙”、有的成“虫”时,总会慨叹真是“十男九样”“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短”,大有无可奈何之感!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在性格、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确实也各不相同,但为什么梁启超却能使九个儿女在各自的领域中成就了事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呢?我看到记者李满先生的一篇文章《“五子三院士”的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信里,说得最多的竟是这件事!》,其中写到梁启超现存的400多封家书里,记载着他和孩子们生活的点滴,也记载了他对孩子们的殷殷期望。让人意外的是,梁启超这个做父亲的,在信里大部分时候,竟是在“表达爱”!这引发了我诸多感触。

 

    梁启超给每个孩子都取了昵称。称大女儿为"大宝贝""我最爱的孩子";给三女儿取了"司马懿"的爱称;小儿子的代号为"老白鼻";对二女儿梁思庄,他在信中则肉麻地称她为“小宝贝庄庄”…… 这些昵称无疑让孩子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产生了亲近感,拉近了距离。

  梁启超不是用说教,而常常是倾诉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用情把亲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梁启超不是板着面孔居高临下提要求,而是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与情结合在一起。他在一封给长子梁思成的信里诉完思念后,笔锋一转说: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父亲是在为他着想,而不是额外的过高要求,大有心心相印之感,就容易心往一处想,往一个方向奔。

  梁启超不是简单的施爱,而是用小爱把孩子引向大爱。他关心孩子的身体,更关心孩子的品格。他给每个孩子都说:“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他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少年中国说》,主张“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用这样的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所以尽管孩子们在国外读了哈佛大学等名校,还是回国为国为民效力。

  现在我们有不少家长羞于对孩子提“爱”,总认为“爱”要在心里,不能表露出来,否则孩子会“嘚瑟”了。更有的家长吝啬这个“爱”字,非要把“爱”用“恨”的形式表达出来,“恨铁不成钢”,骂在嘴里,打在手上,情愿痛在心里。认为“不打不成器”,只有这样“严教”,才可能“棒头上出孝子”。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不理解你,让亲子间形成隔阂,甚至产生恨。我们常可以在孩子中听到这样的话,“他根本不管我”“我好像不是他养的”。设想一下,这样的亲子关系,教育能有效果吗?

  所以,我们不妨学学梁启超,舍得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了解你对他的爱,体会到你对他的爱,理解你的爱。《诗经》中有首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付出的爱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我想,爱的火花一定会迸发出奇迹,亲子心灵一定会形成默契,亲子的愿景一定会在浓浓的爱中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一门三院士”父亲的“一字”教子法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       源:《阅读》微信公众号  

  “一门三院士”的父亲是谁?说的竟是清末“戊戌变法”的倡导者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稍微学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康梁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谁也不能否认梁启超堪称中国近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的遗留下来的1400多万字著作为证。

    然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把自己忧国忧民、匡国济时的理念注入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九个孩子个个成才,人们盛赞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三院士指的是长子古建筑家梁思成和二子考古学家梁思永,在1948年两兄弟同时成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的首届院士、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是新中国中科院院士。其他的六个子女中: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编有《艺衡馆词选》、三子梁思忠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任校官,曾参与淞沪抗战;二女梁思庄,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曾是燕京大学学生运动领袖“燕京三杰”之一,是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担任宣传工作。

  中国民间当看到一个家庭中有的成“龙”、有的成“虫”时,总会慨叹真是“十男九样”“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短”,大有无可奈何之感!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在性格、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确实也各不相同,但为什么梁启超却能使九个儿女在各自的领域中成就了事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呢?我看到记者李满先生的一篇文章《“五子三院士”的梁启超在给子女的信里,说得最多的竟是这件事!》,其中写到梁启超现存的400多封家书里,记载着他和孩子们生活的点滴,也记载了他对孩子们的殷殷期望。让人意外的是,梁启超这个做父亲的,在信里大部分时候,竟是在“表达爱”!这引发了我诸多感触。

 

    梁启超给每个孩子都取了昵称。称大女儿为"大宝贝""我最爱的孩子";给三女儿取了"司马懿"的爱称;小儿子的代号为"老白鼻";对二女儿梁思庄,他在信中则肉麻地称她为“小宝贝庄庄”…… 这些昵称无疑让孩子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产生了亲近感,拉近了距离。

  梁启超不是用说教,而常常是倾诉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用情把亲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梁启超不是板着面孔居高临下提要求,而是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与情结合在一起。他在一封给长子梁思成的信里诉完思念后,笔锋一转说: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父亲是在为他着想,而不是额外的过高要求,大有心心相印之感,就容易心往一处想,往一个方向奔。

  梁启超不是简单的施爱,而是用小爱把孩子引向大爱。他关心孩子的身体,更关心孩子的品格。他给每个孩子都说:“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他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少年中国说》,主张“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用这样的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所以尽管孩子们在国外读了哈佛大学等名校,还是回国为国为民效力。

  现在我们有不少家长羞于对孩子提“爱”,总认为“爱”要在心里,不能表露出来,否则孩子会“嘚瑟”了。更有的家长吝啬这个“爱”字,非要把“爱”用“恨”的形式表达出来,“恨铁不成钢”,骂在嘴里,打在手上,情愿痛在心里。认为“不打不成器”,只有这样“严教”,才可能“棒头上出孝子”。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不理解你,让亲子间形成隔阂,甚至产生恨。我们常可以在孩子中听到这样的话,“他根本不管我”“我好像不是他养的”。设想一下,这样的亲子关系,教育能有效果吗?

  所以,我们不妨学学梁启超,舍得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了解你对他的爱,体会到你对他的爱,理解你的爱。《诗经》中有首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付出的爱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我想,爱的火花一定会迸发出奇迹,亲子心灵一定会形成默契,亲子的愿景一定会在浓浓的爱中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周灵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