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胜利纪念馆

作者:问 婕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新馆位于南京下关区三汊河大桥附近的渡江胜利广场上。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入口处上方镌刻着1987年4月邓小平题写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名。在主馆区旁建有临时展厅。主展厅内共展示各类文物和复制品40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500余幅。

  除了一组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这五位渡江战役指挥者的雕像之外,渡江胜利广场上还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六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到了夜晚,49颗红色五角星连同49根大型红色立柱在江边闪耀,犹如灯塔一般指引着革命者奋勇向前,又似连天烽火,让人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忆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风与豪情。

  除了群雕,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60年前,渡江战役即将打响之际,南京下关电厂的工人接到地下党指示,需要保留吨位大、性能好的船只在江边,随时准备接应渡江部队。于是,电厂工人以运煤发电需要为借口,将一艘刻有“沈宝记·1925”字样的“京电号”钢质蒸汽机动力船留在了下关码头。这艘船长23.1米,宽4.25米,吨位41.4吨。由于它为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解放南京“渡江第一船”。解放后,“京电号”往返于中山码头和浦口之间为电厂运送煤炭,1978年被调拨至灌南县服务地方水运。1997年底光荣退役后,停靠在灌南县盐河的岸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在多方协调努力之下,2009年2月,“京电号”从灌南县重新回到了南京,成为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进入纪念馆正门大厅,在群像浮雕之上,是毛主席的名句“天翻地覆慨而慷”,7个金色大字,我的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左拐进入参观区,一张张照片记录了过去,一件件实物还原了历史。还有墙面上的投影,液晶电视里的演绎,每一种纪念方式都给人带来震撼,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馆中陈列着大量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物品,如个人使用的绑腿布、大衣、军帽、毛毯、望远镜、驳壳枪等,还有一个曾经装载过当年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的黑色军用公文包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承载着一位优秀地下工作者的传奇故事。60多年前,中共南京市委地下情报工作者沈世猷正是用这一皮包,将国民党江防部署图秘密带走,经复制后辗转交给总前委指挥部,为我军各部队渡江选择登陆突破口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