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童年,奠基幸福一生

作者:华建谊 曹丽芳 发布时间:2018-01-31 来源:

  诗意童年,奠基幸福一生

  南,向阳、温暖;星,光亮、希望。

  南星,一所温暖、光亮、充满希望的诗意小学。

  这所坐落在太湖之滨的小学就是一个诗的乐园:教学大楼上,“心中有爱腹中有诗”八个鲜红的大字十分醒目;花丛里、走廊上、楼道间,随处可见诗的踪影;临河还建有小羊和小兔的“别墅”,孩子们课间可以开心地喂羊和看兔,给他们的校园生活更添诗意和情趣;教室里,“漫步书林”“诗香心语”“缤纷诗苑”等图书角,领着孩子们畅游诗海、寄情书香。

  学校每个月都将孩子们的诗作编辑成童诗小报《南星诗苑》,每三年编辑一本优秀童诗集;学校先后有四百多人次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过儿童诗作。

  著名儿童诗人雪野先生读了学校的童诗集《南心晨韵》说:

  “天籁之音,人间少有。在孩子的想象和表述中,我一次次被沉浸,继而迷醉其间……请来听听这天籁之音吧!艺术之美,妙在于斯。”

  诗人孙友田先生也欣然为《南心晨韵》题词:

  “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闻到了芳香的音韵……”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所普通的小学成了一个诗的乐园?

 

  唤醒心灵的教育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首诗,把人带向远方……”

  清晨,南小的学子又在读诗了。

  南小师生一天都离不开诗。每节课前,师生都会诵读“每周一诗”,周四的校园广播,会邀请师生朗诵诗歌。放学时,师生们会一路诵诗。甚至在散步时,他们都会吟诵一首或是即兴口头作诗。学生喜欢读诗、学诗,老师们也喜欢在一起读诗、赏诗,因此,他们的课堂语言也都富有诗意。邹克波等老师还开设了童诗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孩子们优秀的原创童诗。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染,一个个都俨然成了小诗人。写字的时候笔芯断了,心里流淌出的是诗;折飞机的时候,纸片在指尖翻飞,诗也跟着纷纷飞出;吃水果的时候,香甜的小诗飘出来了;看到白玉兰开放,孩子惊呼:“春风孵出了一只只白鸽!”

  南星小学的孩子为什么这样有灵性?

  曾几何时,教育成了板结的土壤,语文教育竟也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没有一点诗意和想象!南星小学不愿再沿袭那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他们为寻找一种直抵儿童心灵、唤醒每个孩子性灵的教育苦苦思索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泱泱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孕育了璀璨的诗歌文化。

  无锡自古人杰地灵,诗歌渊源深厚。唐代的李绅便是无锡人。宋代苏轼也曾在无锡惠山留下“独携天上小团圆,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千古名句,明代的“碧山吟社”、清末的“西溪诗社”都曾影响深远。

  南小师生是幸运的。十年前,家乡名人、著名儿童文学家黄亦波先生的一场讲座,在南小师生心中播下了童诗的种子。南小的老师们也敏锐地认识到:童诗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还可以培养他们敏锐的感受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改革,由此找到了突破口。

  翌年春天,由黄老亲笔题名的“南星诗苑”在南小落地生根,南小由此开始了童诗教学的尝试

  张开想象的翅膀

  低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诗,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课上,邹克波老师出示了林良的《蘑菇》:

  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

  朗读感悟后,邹老师出示几张蘑菇的图片:在诗人林良爷爷眼中,蘑菇就像寂寞的小亭子,在你们心中,蘑菇像什么呢?

  金晓妍说:蘑菇像一座小小的城堡。

  邹灵儿说:蘑菇像一盏盏灯。

  罗帅杰说:蘑菇是一座瞭望塔。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已触摸着童诗的比喻手法。

  邹老师继续启发:谁来蘑菇城堡了?蘑菇灯为谁点亮?蘑菇瞭望塔谁去站岗呢?孩子们小手如林。邹老师将孩子们发言稍加整理,一首首蘑菇诗便诞生了。

  《城堡》(金晓妍):雨后/草地上/就像一座小小的城堡/蚂蚁来了/瓢虫也来了/城堡有了新主人。

  《蘑菇灯》(邹灵儿):长在树干上的蘑菇/像一盏盏灯/让路过的小动物们/不害怕/不迷路。

  《瞭望塔》(罗帅杰):蘑菇/像一座瞭望塔/蚂蚁哨兵/天天去站岗。

  孩子们欢欣鼓舞,觉得写诗真有趣,一点都不难。

  儿童文学家樊发稼说:“孩子的心性与诗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

  从写好比喻开始接近童诗,消除了孩子学诗的畏难情绪:原来想到一个有创意的比喻,诗就成功了一半。

  拟人也是童诗常见的手法,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能运用自如。每一个儿童都是充满活力、幻想与梦想的生命个体,在他们心目中,万物有灵,花草有感情,鸟兽会说话。

  雪野老师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童诗课《小水珠》。他出示了几张小水珠的图片问:小水珠在干吗?

  李程琳说:小水珠在叶子上敲鼓,谁敲得最响,就是音乐老大!

  王成说:小水珠在玩双杠游戏,妈妈叫它回家,它不回家。抓住,抓住,我要得第一!

  徐佰强说:小水珠在玩摩天轮游戏,甩到屋顶,看风景;甩到头顶,玩会滑滑梯;甩到草地上,小草紧紧拥抱它。

  张雨然说:小水珠在叶子跑道上当清洁工,给每一位小昆虫干干净净的跑道。

  ……

  学生的想象如水珠般飞洒。

  老师们惊喜地听着,心中涌起阵阵感动: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教师要做的不是手把手去“教”,而是用心去唤醒他们潜藏的智慧和灵性。

 

  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

  南小学操场四周,有一片快乐的园地。每个班级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在这里,学生们学习种植、栽培,享受成长、收获的快乐。课间,孩子们三五成群,去“看望”自己的栽种的植物。

  蚕豆丰收了,六(3)班陈思颖创作了《蚕豆》:

  蚕豆花/像蝴蝶一样飞走了/给蚕豆们留下/一个个/绿色的发卡。

  向日葵的小苗破土而出,孩子们心中多了一份期待。诗作《向日葵》随即在五(2)班孙欣怡的笔下流淌: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扎根泥土/小虫子给我挠痒/小鸟为我欢唱/蒲公英的孩子和我谈心/我的心里/正升腾起/一个太阳。

  学校西面有条小河,春天,河边的柳树抽芽了。曹丽芳老师带孩子们采风。

  “孩子们,柳树把枝条伸进河水,它在干嘛呢?”

  “柳树姑娘在洗头。”

  “这个很多人都想得到,我们要想别人想不到的。”

  程龙杰说:“柳树看到别人钓鱼,心儿痒痒,也想钓鱼。”

  “多有意思的想法,可它连诱饵都没有。”曹老师道。

  程龙杰说:“它就要看看——哪条小鱼会第一个上当。”

  大家把掌声送给程龙杰。

  秦博文说:“老师,我觉得,柳树是绿色的面团,它是春姑娘揉出来的。”

  “你的想象真奇特!”

  ……

  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南小老师们不放过任何机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他们带着孩子赏花,听蝉,种红薯、大蒜,体验播种和收获的快乐。此外,学校、班级举办的学科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都是儿童诗教学的好契机。各种节日活动,春游、秋游等社会实践,都为孩子们创作儿童诗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捕捉动人的诗意

  真正的好诗,不是长时间枯坐、苦思冥想的结果,而是某个生活瞬间灵感捕捉的智慧结晶。曹丽芳老师心性敏锐,善于引导提点,在她的点拨下孩子们不断生发出别样的诗意。

  春游时,张辉举着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曹老师,我拍了好多美景,我要把春天都装进去!”

  “很好,这可以写首小诗哦。”曹老师建议。

  小诗《小和大》就酿出来了:

  春天很大/相机很小/我要把大大的春天全装下。

  捕捉,可以小到一首诗的捕捉,也可以是一个主题的发现。

  那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飞舞的雪花让孩子们尖叫、欢呼,有的孩子已迫不及待跑下楼打雪仗去了。正准备去上课的俞鸿瑛老师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诗意。她决定把课堂搬到操场上,给孩子们上一节关于雪的童诗课。

  “孩子们,下雪了,开心吗?”

  “开——心!”

  “看到这么美丽、洁白、轻盈的雪花,又让你产生了什么联想呢?”

  “我觉得雪花就像是一个个从天上落入凡间的小精灵。”

  “雪花争先恐后地从天上落下来,好像是在赛跑呢。”

  “雪花是上天送给小朋友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可以玩雪了。”

  “雪花很像一个个小伞兵,到大地上来执行任务的。”

  “雪花是要回家了,大地才是它的妈妈。”

  “它们旅行来到地球,找朋友来了。我很愿意成为雪的朋友。”

  ……

  孩子们的想象如此丰富又美好。一首首小诗,也像纷纷扬扬的雪片一般飞满操场。

 

  浓浓的诗教氛围

  在南星小学,几乎每位语文老师都在尝试儿童诗教学。

  曹丽芳老师的《树》,由“印象中的树”,到“诗人眼中的树”,再到“孩子眼中的树”让学生们感受到树的生机与深情;曹琴媛、胡艳、邹克波老师的“昆虫诗”,让孩子们走进了昆虫世界;俞鸿瑛老师的“奇思妙想学写童诗”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乎想象的头脑风暴……

  随着诗教活动的深化,南星小学的的老师逐渐认识到,除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外,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诗教的基础性工程。

  课堂上,老师抓诵读积累,与李白、金子美铃、林良等中外优秀诗人相遇,提升孩子们的审美品位,培养孩子敏锐的诗感。

  除了诵读名家名作,孩子们也读自己写的诗。学校每月编辑的童诗小报《南星诗苑》,在校师生共读,在家亲子共读,一起体会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情愫,感受自己身边的诗意。

  学校采用班级QQ群发布、家长会汇报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交流儿童诗写作情况,引导家长一同欣赏、创作,激励孩子成长。

  儿童诗社的指导老师,从孩子的诗作中挑选上乘之作,向杂志投稿。学生作品发表的消息,会在学校电子大屏幕上发布。

  学校每年都面向全区举办童诗教学研讨活动,并派老师外出学习。学校曹丽芳、俞鸿瑛等老师曾先后前往安徽、河南、上海等地执教童诗课,进行诗教经验交流。徐州教育局、上海杭一路小学、宜兴洋溪小学等单位先后来校观摩童诗教学,就在本月十九日,内蒙古访问团120多位老师走进南小聆听了诗社曹琴媛老师的童诗课《秋叶诗情》,课上,与会者一次又次的掌声是对曹老师诗教艺术的赞赏,对南小诗教成果的由衷肯定。

 

  令人惊叹的诗教成果

  诗教活动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乐,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惊喜。

  课上,曹丽芳老师让二年级孩子看了落叶的图片后写一首诗。三十几个同学作品交上来,题目几乎没有雷同!《旅行家 》《彩色的雨》《我要去远方》《只等一阵秋风》《再见,妈妈》《伞兵》《摇钱树》……孩子们的想象如此丰富多彩!

  实践证明:爱写诗的孩子,作文一定不会差。曹老师班的孩子学了三年童诗,班内超过三分之一学生有诗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有两个孩子的作品被十几家刊物转载。今年暑假,南小又传一喜讯,在第三届“六一当代小诗人”评选中,杨婷同学凭诗作《邻家姐姐个子高》荣获 “全国十佳”称号。这是继王茜茹同学后南小诞生的第二个“全国十佳”。

  这些年,凭着诗教特色的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诗歌教育联盟学校”“无锡市经典诵读学校”“无锡市儿童诗教学基地”。2015年12月,学校代表无锡市承办了“童心里的诗篇全国首届少儿诗会走进无锡诗歌朗诵音乐会”。2017年6月1日,江苏教育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时长22分钟的“南小诗社”的专题片《让我为你读首诗》。诗社教师也先后在区执教童诗展示课,带动区内兄弟学校开展童诗教学研究活动。

  著名儿童诗人巩孺萍女士读了学校的诗教研究文集《南星诗韵》后说:

  “这些诗句如一只只沉睡的小鸟,仿佛原本就停留在孩子们的心巢里,被老师唤醒后,“扑啦啦”扇动着翅膀,快乐地飞向湛蓝的天空。

  南星苑小学追求的不是学生一时的成绩,而是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样的教育不仅会赢在当下,更将功在千秋……”

责任编辑:潘磊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