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最美幼儿教师 > 盐城 > 正文

王恒秀:一腔热血写春秋 化作甘露润幼苗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0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一腔热血写春秋 化作甘露润幼苗

——盐城市建湖县教师发展中心幼儿园王恒秀老师先进事迹

  王恒秀,建湖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幼儿园教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个人的发展自觉融入幼儿园的事业发展之中。一路走来,她见证了附属幼儿园成长为市体育特色园、省优质园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她一直耕耘在幼教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地播种着,快乐地前行着,幸福地收获着。她先后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市“我心中的好母亲”。 

  一、慈母心——春风化雨育桃李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王老师在工作中始终贯彻附属幼儿园倡导的育人理念:“用爱养育,用心教育。”对孩子,她总是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关爱每一名幼儿,对孩子情深似海,一片赤诚之心。 

  老师教过一个叫肖义祥的幼儿,从入园前的家访中她了解肖义祥是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母亲是个聋哑人,父亲的视力不好,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其实,接班前走访每一个幼儿家庭已经成为王老师的工作中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肖义祥刚入园时,情绪一直不很稳定,不是哭闹,就是不好好吃饭,午睡时还经常尿床。爱生如子的王老师把肖义祥当作自己的孩子,每天她都亲自从家长手里把他抱过来,牵着他的手去拿玩具,邀请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耍,消除他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焦虑。每顿饭都是耐心地哄,细心地喂。午睡尿床了,王老师从没有责怪他,每次都及时地帮他换洗干净。一天午睡时,其他孩子都睡着了,王老师在悄悄地巡视孩子们,发现肖义祥在被窝里哭泣,忙走过去轻轻地问:“肖义祥你怎么啦?”“我、我又尿床了。”王老师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没关系,老师不怪你,来,男子汉勇敢一点,老师相信你能改过来的。”说着用纸巾擦去了他脸上的泪珠。听了老师的安慰,肖义祥渐渐地止住了泪水,不哭了。王老师帮他换了衣裤、被子,并安抚他,肖义祥很快又睡着了。在王老师细心地呵护与耐心的鼓励下,肖义祥哭闹、尿床的毛病也慢慢地改掉了,自信和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人变得开朗了,并开始学着自己吃饭、穿衣穿鞋,还学会主动地跟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在学期结束的演出中,肖义祥的家人都来了,看到他在演出中出色的表现,一家人脸上都露出幸福的微笑。不善言辞的奶奶一边抹去眼角的浊泪,一边握着王老师的手语无伦次地说:“谢谢你!王老师,闺女,你真是一个好人!”  

  王老师对每个孩子总是笑脸相迎,开口总是“宝贝好”、“宝贝们”,一伸手就是对幼儿的爱抚。2010年,王老师班上转来了一位女孩子叫王尧芸,她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对她特别宠爱娇惯,她对爷爷奶奶也非常依恋。每天来园时她不是拉着爷爷奶奶衣服,就是抱着他们的腿不放,不肯让爷爷奶奶离开。熟悉幼儿心理学的王老师深知,依恋长辈的孩子,突然与亲人分离,容易产生焦虑。她就先让爷爷奶奶陪她看图书、搭积木吸引她的注意力,就这样爷爷奶奶陪了一个多月尧芸,王老师并没有因此厌烦。通过长时间观察,王老师发现只要带她离开活动室,她哭闹的情绪就会慢慢平息,于是王老师就经常带她到户外去活动,和她一起游戏、聊天。王尧芸的父母平时很少回家,王老师假日常到她家做客,带些好吃的东西和玩具送给她,有时还把她带到自己家中,给她讲故事,晚上陪她睡觉。经过一段时间,王尧芸与王老师慢慢建立了感情,孩子把王老师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年底,她爸爸妈妈回家过春节,她不是和妈妈亲昵的团聚,反而哭着要妈妈送她到王老师家玩。她妈妈见到王老师动情地说:“王老师,我们不在家,宝宝真是让你操了不少心,我真不知怎样感谢你!孩子放在你这儿,我真的很放心。 

  二、责任心——衣带渐宽终不悔 

  老师深知幼儿教育对人生的重要价值,面对着一群天真的孩子,更需要幼儿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视幼教工作为生命的王老师常说:“幼教是我始终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离开了幼教事业,我就会像鱼儿离开水一样窒息;与孩子们在一起,我才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前年开学,因为幼儿园的人事变动,园长让王老师接手中二班的班主任工作。班上有个叫姜玲玲的小朋友,她是个体弱儿,性格内向。王老师接手班级没几天,就与姜玲玲的奶奶产生了误会。那天,带幼儿户外活动,因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求幼儿穿上外套,姜玲玲的外套太长,不愿穿。王老师看她身上的衣服穿得也不少,就答应了。正当王老师和幼儿在外面玩的尽兴时,姜玲玲奶奶来接她,因为还有其他幼儿,王老师没顾上和她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奶奶看见姜玲玲没穿外套边走边说:“你们这个王老师真不像话,不晓得怎么调过来教我家宝宝的?这么凉的天也不给孩子穿上外套。”内向的姜玲玲一句话也没说,她奶奶也不知道情况,就走一路说一路。这话正巧被在大门口值班的园长听见。幼儿离园后,园长找王老师谈话,希望她以幼儿园声誉为重,工作要细心,明天主动向家长解释,王老师没有争辩。第二天早上,主动找姜玲玲奶奶聊天,让她为孙女准备一件短一些的外套或背心,并向她解释了昨天孩子不穿外套出去活动的原因,并告诉她一些关于进入秋季孩子保健的常识,耐心地解释消除了家长的误解,姜玲玲的奶奶还特地向她表示歉意。后来,姜奶奶又听到王老师以前班上家长的介绍,对王老师更加信服了。以后每年开学招生,姜奶奶都会介绍小朋友到幼儿园报名,她对家长说:“你们把宝宝送到进修幼儿园,送到王老师手里,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 

  为了促使家园教育同步,她总是利用休息日和家长来园接幼儿回家的时候,主动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虚心接受家长提出幼儿合理化的建议,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老师通过平时与家长真诚的交流取得了家长的信任,还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近年来,她还与时俱进,建立了和家长交流沟通的QQ群、微信群,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积极交流探讨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在幼儿园每学期末的家长满意度测评中,她班的满意度始终是100% 

  可王老师的儿子对妈妈不太满意。2013年学音乐的儿子要参加单招考试,他爸爸在公安刑警队工作,公务繁忙,抽不开身,就想让妈妈请假陪考。王老师平时忙于工作,对儿子照顾不周,本想借此机会弥补一下母子感情,可一想到搭班的老师一个要参加入编考试,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她又犹豫了,真的张不开嘴向园长请假。看着母亲为难的样子,儿子忿忿地说:“我习惯一个人生活,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不要你们陪了。”王老师含泪看着儿子背着行囊踏上茫茫单招路。好在上天有眼,她儿子考上理想的音乐学院,让王老师内心少了几分愧疚。 

  三、事业心——不待扬鞭自奋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使自己成为幼教事业的常青树,王老师每日不断向思想的河流注入潺潺细流。她一有空就阅读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和幼儿文学书籍,自费订阅《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幼教博览》等杂志。 

  老师一直行走在自我完善的路上。2004年,园领导决定把附属幼儿园打造成“民间体育特色幼儿园”。抖空竹、跳花竿、抽陀螺、滚铁环等这些儿童喜爱的游戏项目,园长把指导小朋友抖空竹的任务交给王老师负责。文静的王老师小时候不曾玩过,内心产生为难情绪,心想,我这么大年纪能学会这些玩意吗?但转念一想,作为年级部主任,怎能是个“门外汉”呢?为了事业,她甘当小学生,学抖空竹。开始两手配合不协调,绳子经常打结,空竹也转不起来。她主动到体育场找民间老艺人学习,请艺人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经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动作要领,能熟练抖动空竹。后来练习抛接空竹,总是接不住。她反复琢磨,终于发现等空竹快速地转起来再往上抛就容易接住,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练习,她渐渐掌握动作要领,能轻松自如抛接空竹。如今抖空竹表演已成为附属幼儿园的一个拿手项目,有重大活动,王老师就带着她的团队登台表演,老师和小朋友们扎实的基本功常受到客人的喝彩。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许多年轻老师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娴熟自如,小朋友参与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想学会运用课件上课。听说县局举办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制作培训班,她主动找园长要参加学习,怕园长为难,她说,没有名额,我就自费学习。园长被她好学的热情感动,就让她参加培训学习。由于培训时间短,加上原来电脑基础就一般,回家制作的课件不够理想,她主动找中心计算机老师学习拜师学艺。每天下班后,就到学校机房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王老师能自如运用flash制作课件,上起电教课来也是得心应手。2011年在县电教课会讲中,她执教的《认识数字8》荣获一等奖。 

  担任年级主任的她,每学期初都认真制定年级组教研计划,带领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平时,她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知识,了解幼教信息,她只要看到好的文章,就会在微信群里分享,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她还鼓励教师写观察日记、读书心得、撰写论文、上公开课等活动。有的年轻教师缺少自信,她就主动找老师谈心,鼓励她们勇敢展示,还帮助她们拿思路、磨设计、练教学。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年级组教师的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批批年轻教师也迅速成长。王老师在工作中还勇于创新,有意识的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春天,她和老师组织本年级的小朋友游双湖公园,放风筝;“六一”节,她和老师组织小朋友到社区演出;重阳节,她又和老师组织小朋友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县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制作的玩具《除草机》在县自制教玩具展评中,荣获一等奖。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