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要承担起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应有的责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要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制订全方位的体质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并有步骤实施。要开齐开足体育课,认真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充实小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组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加强指导,增加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和运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常开展体质健康教育讲座,普及饮食营养常识,提供健康咨询指导服务。改善农村住宿生生活条件,学生伙食营养搭配要科学合理。
学校要把有限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挖掘教师潜力,通过培训、指导、观摩等途径,提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能力。推行农村专兼职体育教师与文化课教师共同分担指导学生体育课和组织课外活动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农村兼职体育教师队伍。努力挖掘传统体育资源,吸取优秀现代体育项目的精华,创新和改编适合当地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和游戏。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场地、器材,有效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教育部门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开展定期和随时督查,并及时指导基层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大丰市刘庄镇中心小学)
(原载于2013年0322期《江苏教育报》)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