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改造课堂教学刻不容缓

作者:王明伦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

据我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比较强烈!这个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问题却被学校决策者和教师们忽视了。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硬件软件都在变,唯独课堂没咋变。笔者认为,现在到了课堂教学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只有下大决心改造课堂教学,才真正击中改革的“要害”,才有可能提高育人的质量,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学校,进而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改造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突破教与学的“围墙”,让师生互动起来,让课堂迸发活力;改造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着力转变课堂观念,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学习,面向学生成长,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和发展需求。那么,如何改造?

第一,读懂(研究)学生。 教学即人学。学生不买账,老师怎么教也没用。要让学生买账,老师必须从学生出发,读懂(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本应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做好的功课,可这一课不仅没做好,反而被教师所忽略。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课堂效益不高、吸引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向课堂要吸引力,教师必须下功夫读懂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行为、接受能力、心理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期待、生活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因人施教。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主动破解课堂不和谐因素(睡觉、发呆、玩手机等);教师才能有底气创造快乐课堂的生态环境,教给学生“想学”的动力、“要学”的方法、“会学”的智慧,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这样学生才会对课堂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眷恋感。

第二,建立课堂对话。 课堂即对话。对话是高职院校课堂新理念,对话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一种关爱,也是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武器。课堂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但绝不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而是以育人为中心,以知识对话、能力对话、智慧(传道)对话为前提。当下,高职院校教师“包全场、一言堂”的话语霸权现象比较普遍,不同程度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和课堂对话权,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要变革这种话语霸权,首先教师要创新课堂观念。教师要有主动改造课堂的勇气和平等对话的智慧,定好位,变教为导,学教互动,真正实现教师“导”、学生“演”的生态课堂构建,把课堂对话权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对话力、学习力、发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对话的全过程,学习兴趣在课堂对话中激发,重点难点在课堂对话中解决,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在课堂对话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原载于2014年第2期《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上一篇:拾起成长

下一篇:我是一颗小石头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