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拾起成长

作者:徐雪明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人常会在成长和成功中选择后者,这是人追求结果的常有思维。“不在乎旅游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有如此大气的价值取舍,的确是少数。

在教师成长的阶段中,初始阶段,大家都奋力拼搏,犹如百米开跑,谁都不放弃,也不懈怠。到了成熟期,总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选手”开始掉队、放弃,进入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因为这部分教师在角逐过程中,用最终的结果作为自己成长的参照物。“特级教师,我这辈子是没有希望的了”“我这辈子只能这样了”“没有想法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教师在结果思维中,出现了成长的懈怠、激情的消退、创造动力的减退,让自己活在“温水”里。然而,这样的“温水”却让原先富有活力的“青蛙”,“死”于其中。

教师也许需要换种思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成功只是少数人的幸运。放弃成长,就放弃了权利。如果一个人因想抓住“幸运”而行使权利,往往会陷入泥潭,因为幸运就像赌注,用权利换赌注,不输才怪。教师拾起成长,比追求成功更有生命力。

做根有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教师若要有尊严地活着,就要学会有思想地活着。人思想的独立性,让尊严也矗立。教师的思想是什么?与众不同,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理解发现和独特的观点。也许教师认为自己不是思想家,不可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没有思想高度。然而,思想不取决于高度,而取决于自己的生长:差生不是永远的差生,他们只是某一方面存在弱势,他们的这种状态是暂时的,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度过此坎的希望和愿景,我们更愿意在差生前加上“暂”字,静听他们成长的声音,陪着他们成长,也听着自己成长的节奏;“差异”的“差”,不是“差劲”,而是“交错”;“差异”的“异”,不是“另类”,而是“多元”,因此“差异”不是差距、落后,而是多元、生态。换个角度看,产生自己的想法,如此思考,还会郁闷于差异?

思想活了,激情和创造如烈火般炽热;思想死了,也就死灰一堆。教师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物质生活和荣誉,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思想,让教师有尊严地成长、有激情地活着。

做个有故事的人

你有故事吗?成功者固然有,成长者也应该有。故事没有成功与成长之分。有人说过,故事能给生活涂抹重彩。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周而复始,机械的工作流程里,有人日复一日重复昨天的故事;有人从一次备课、一次辅导、一次谈话、一次与学生眼光的较量中,创造故事,记录故事。

自称“布衣”“草根”的薛瑞萍,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讲《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一直讲到 《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等等,创造故事与她的成长人生有了一种契约,故事是人生,人生是故事。有故事的人,生活工作不停,故事不停,精彩人生不停。你有故事吗?不是成功者,也有创造成长故事、用激情书写故事的权利。

做个“品尝师”

英国科斯塔咖啡公司的首席品尝师詹纳罗说,在我的18年职业生涯中,我的每一颗味蕾的作用非凡,让我能品鉴出数千种味道不同的细微区别,而且还能尝出不好的咖啡豆。詹纳罗在18年时间里,练就了品味咖啡美味的敏感味蕾,这是职业能力的进步。进步的背后,他能够调动味蕾上的任何一根神经,来品其“味”。

品“味”,是职业能力进步的要求,也是享受职业的根本。作为教师,尽管没有惊天动地之壮举,但有詹纳罗品味咖啡般的细节,每一个学生、每一次试教、每一个策略、每一次尝试……细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全部,是品“味”的对象和内容。在细节中品味职业,在职业中品味细节,都会让我们的“味蕾”敏感起来,让每一根神经兴奋起来,让每一种状态激活起来。品“味”,在丰盈的细节中享受。做一个品“味”职业的“品尝师”,每一次的味道都会振奋你的成长。

真正的信念并不憧憬胜利,而是相信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意义。当成功不再是重要的、唯一的目标时,思想、故事、品味,会支撑我们成长在常态的意义中,让我们充满信念和激情。

(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

(原载于2013年0607期《江苏教育报》)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