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教育中的 “闲暇时光”

作者:陈海勇 发布时间:2016-09-2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午餐过后,总会带孩子去学校西北角的操场上转转,这成了我和孩子们间的默契。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追逐、翻滚。而后,“小鸟”归林,围在我的周围,听我天马行空开讲“百家杂坛”:讲小狗“普拉”,讲信鸽“灰穹”,讲《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讲童诗……孩子们的心飞到了宁静美丽的原野上,在田埂上奔跑,在麦地里撒野……陆续地,有更多班级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这一短暂的时光,成了孩子们向往的一刻。真正的教育应该有更多这样的“闲暇时光”。

  在浙江省上虞,有这样一所乡村小学——金近小学。在学校“童乐园”里,花匠用绿树编出各种动物造型,有童话《爱听童话的仙鹤》中的仙鹤、《小鸭子学游水》中的小鸭子、《小猫钓鱼》中的小花猫……孩子们每日穿行其间,经常坐在这里看童话、讲童话,与童话里的小伙伴朝夕相处。该校校长说,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闲暇时光”。在金近小学打造的童话王国里,孩子们在最纯真的年龄用最快乐的方式学习了最基本的人生道理,很好地诠释了“寓教于乐”,释放了天性。

  教育家钱穆先生也偏爱“闲暇时光”。 他常常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了解社会、观察生活,开阔视野。有一次,他带学生来到郊外,这儿有上百棵古松。他叫学生找地方坐下来,静观四周地形景色,然后各自写下来。接着,再叫学生围坐在一起,要求每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什么地方忽略了,什么地方遗忘了,什么地方轻重倒置了,什么地方先后不当了……当场要求学生讨论,根据眼前实景相互对照,进行修改。这样学生们感到既生动有趣,又切实有效。讨论完毕,钱穆引导学生说,今天还有一景,你们没有注意到。你们听听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要求,都纷纷注意去听,他们听到了风声。接着,他提醒学生注意,这种风声与平日听到的风声不同。他说,此处多古松,风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密,风过其间,其声飒然,自然与别处风声不同,这就是松风。学生们在钱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几多思考,几多观察,几番讨论,感到其乐无穷,下笔也就言之有物了。

  亚里士多德说:“人唯独在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遗憾的是,多少年的“圈养”,已隔断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交融,也消解了他们与自己对话的能力,僵硬了孩子们的心田和思维。如此,不妨留些时间空间给孩子们,让他们度过有意义的“闲暇时光”。

  春天带孩子们去放风筝、郊游踏青,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置身树林,鸟儿的歌声、秀丽的风景,会让孩子们感到惊异和感动;秋天带孩子们采摘野果,收集植物的叶子和种子,既长知识又有乐趣;冬天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让兴奋和热情驱散冬日的严寒与寂静。“闲暇”中的孩子们会通过自己的四肢、肌肤去感知一个多姿多彩、充满神奇的世界,天性得以展现,内在得到满足。

  希望,多年以后,孩子们会说:

  “老师,还记得那棵白色的树吗?”

  “细雨中,布谷鸟在鸣叫。”

  “蚂蚱在草丛里跳舞,月光下有狍子在散步。”

  ……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