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向右(左)转、向后转、向右看齐、起步走、正步走、跑步走、报数、军姿、会操、拉练……
如果要对参加过军训的学生来一个访谈,你们军训都有些什么项目,估计有不少学生会这样实话实说。
这就是中学生军训的内容吗?说是也是,说不是确实不是。那么中学生军训训什么呢?我以为主要的内容有三项。
铸就如铁的意志,治一治怕苦叫累病。
对苦难缺乏最基本的耐受力,吃不得一点苦,受不得一点累,这是当今中学生普遍患有的怕苦叫累病。这种病的病状是畏苦为难,遇事躲得远远的,做甩手掌柜,做事拈轻怕重,稍微一点受累,立即叫苦连天。病因是在成长的历程中生活没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从小就娇生惯养,缺乏意志磨练。病根是体内缺钙、缺铁、缺钢,缺少精神之钙,缺少责任之铁,缺少意志之钢,病患是斯人难担天降之大任也。
天降大任,这就是国家和民族的重任,需要的是铁肩担道义。承担这一道义的人无不具备义无反顾的责任,勇往直前的气概,百折百挠的精神,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五洋捉鳖,九天揽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暂且不说惊天伟业的大任,担当一下养家活口的家任,自食其力的己任,成家立业,做家庭的顶梁柱,把门庭支撑下去,不坑爹,不啃老,这是家族兴旺的保障,这是民族兴盛的基础。而事实上,一些大学生报到要父母送,脏衣服从学校里带回来要父母洗,在家则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服不洗,被子不叠,此非个案,确为隐忧。
苦累磨难是留在上一辈或者上二辈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时代感受和记忆。在缺衣少食甚至是食不果腹的年代里的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是他们在贫困的年代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能忍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开创,吃尽苦中苦,受够罪中罪,方从困难中解脱出来,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到了他们的下一代,日子好过了,但安逸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吃苦、不负责任,好逸恶劳,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给脆弱的心灵淬火,把温室里的花朵搬到风雨下经受洗礼,军训是中学生不可缺少的一次意志锻炼。
赤日炎炎,骄阳似火,在太阳下暴晒炙烤体验辣味,抬头挺胸,挺直腰板,在站军姿的过程中体验酸味,铁流滚滚,汗流浃背,在野营拉练过程中体验苦味……“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在每年的优秀军训征文评审中,我都能看到同学们对军训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砺,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心理上比较脆弱,意志相对薄弱。军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在特殊的环境里以特殊的方式,确实能够强化锻炼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心,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铸就如铁的体格,治一治软弱体虚病。
对辛劳缺乏最基本的耐受力,体力不强,体质不佳,如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风,这叫软弱体虚病。这种病的病状是经不起晒,太阳底下站着站着倒下了,经不起跑,水泥场上跑着跑着倒下了,军训一开始,轻则被搀扶下来,重则被救护下来,几天下来,腰酸背痛,步履蹒跚,摇摇晃晃的时有所见,告病请假的不在少数。今天夏天是少见的凉夏,军训时节基本避开了热天,大太阳也基本没见着。尽管如此,一所中学还有三四十个学生没有坚持下来。究其病因,平时缺少运动,缺少锻炼,不经风雨,不经摔打,身体素质不过关,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等体能素质达标率不高。这种病的病患是无力,手不能提篮,脚不能跑路,肩不能挑担,没有铁肩膀,没有铁脚板,没有铁脊梁;无御,好似纸糊的,泥塑的,太阳一晒,大雨一淋,就要你好看,让你现原形,因为虚弱,对风热风寒,病菌病毒缺少抵抗力。无能,做不了什么大事难事。
不能不承认,军训的操场是体能体质检验的战场,是龙是虎,是驴是马,是狗是熊,拉出来溜溜就能立见分晓。“狗娃”“熊孩”所占的比例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重视。“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青年时期毛泽东在其《体育之研究》中对身体的重要性做了精辟的定义。而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身体健康强壮的意义人们未必明白并重视。如今的学生羡慕外国的名车,殊不知不论是奔驰宝马,还是凯迪拉克玛莎拉蒂,与载着自己的身体之车相比,都是有价的,都是廉价的,自己的身体才是最宝贵的一辆名车。你的所有的知识和财富,所有幸福和快乐,身家性命都装载在这辆车子上。当年轻人都在津津乐道并羡慕名车的顶级配置和优越性能指数时,其实他们最该关注的是自己这辆最宝贵的顶级名车的配置是否完备,零件是否正常,性能是否优越,马力是否强劲,速度是否超奔,行驶是否超长。想到南京的一所中学有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围绕南京明城墙走一圈,33公里的路程学生们平均要走10个小时,坚持走下来,才算合格,才能拿到真正的高中毕业证书。体质不行,从现在开始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吃好养好练好。
铸就如铁的纪律,治一治自由散漫病。
对约束缺乏最基本的耐受力,无组织,无纪律,无要求,我行我素,唯我独尊,这叫自由散漫病。这种病的病状为不守时间,不守规矩,不服管教,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所有的指令到他那里都出现缓释反应,所有的要求在他身上都要出现折扣效应,所有的步骤到他那里都出现变异怪相。这种病的病因是缺乏应有的良好家教,没有上过起码的规矩,脾气性格、行为习惯就像树上的枝桠,没有经过整修,任其张牙舞爪的生长,就像狗身上的毛,没有经过梳剪,任其横七竖八的疯长,逆反古怪,桀骜不驯。这种病的病患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怜、自由,行为脱离集体中心,条令纪律管不住他,似散沙,捏不成团,糊不上墙,跟不上队,是满天星斗的天空的流星,是铁甲洪流中的逃兵,是正常人群中的另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军训恰恰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群体意识的有效手段。军训期间结合部队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军令如山,令行禁止,不折不扣,每一个人都必须服从条令的管束,不得僭越,不容违背。军训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要求为受训学生打造了铁铸的规范,学生置身这一规范,犹如捆绑了万千绳索,野蛮、慵懒、散漫的习性得到矫治,逐渐摆正他人和自己,个体和集体,自由与自制,他律和自律的关系,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规矩,为什么要守纪律,守规矩。
体验人生中一次难得的考验和磨练,经历人生中一次应有的规范和规矩,军训让每一个中学生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少了份依赖,多了份自强;少了份怨天尤人,多了份勇往直前。军训不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检验了身体之车的性能,这就是军训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单位:丹阳市教育局)
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