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接兴国:情系乡村 坚守一生(图)

作者:乔继宁 朱政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面对学生“一起经商”的邀请,他婉言拒绝,甘心留守农村学校无怨无悔;面对病重的妻子,他不离不弃,用爱唤醒了其对生命的渴望;面对上百个留守儿童,他百般呵护,让孩子们绽放出最美丽的笑脸。他,就是盱眙县希望小学教师接兴国。他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名乡村教师最美丽、最坚强的一面。

心怀梦想,走上三尺讲台

接兴国家住盱眙县淮河镇。1991年夏天山洪肆虐,导致他家里田地被淹,房屋倒塌,母亲也病倒了,他不得不放弃高中学业,回乡务农。第二年,他得知乡里缺少教师,许多孩子因此无法上课,便自告奋勇地报名。走上讲台后,他虚心好学,力求上进,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获得了同事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接兴国告诉记者,做教师是他自小就有的梦想,尽管当时每月只有50多元的薪水,但是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他已经很满足。后来,他的一名学生当了老板,极力邀请他去南方发展,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到南方可以挣大钱,总比守着几十元工资强。可我觉得自己长在淮河边,总要为家乡的孩子们做点儿事情呀。”就这样,接兴国忙忙碌碌20余年,从年轻小伙到步入中年,他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乡村的孩子。

突遭变故,坚强面对人生

在从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兴国总认为以后的每一天都会平淡而充实地度过。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2003年9月,他的妻子突然患了一种叫“脱髓鞘”的病,虽经医院抢救保住性命,却导致左半身瘫痪,完全丧失了活动能力。在妻子住院的两个多月里,接兴国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东挪西借给妻子治病。

接兴国说,那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有好几次,妻子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躺在病床上不吃不喝,接兴国紧紧握着她的手,流着泪说:“你躺在床上一辈子,我就照顾你一辈子。”

从此以后,接兴国的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子。他每天给妻子按摩数次,耐心地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妻子喂饭。妻子因为患病,导致吞咽困难,一碗汤有时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喝完,他也丝毫不急躁,始终微笑着鼓励她。一有空闲,他就坐在妻子的身边,给她讲霍金、张海迪的故事,帮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在接兴国的精心看护下,妻子的情绪稳定了,病情逐步好转,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这些年,为了帮妻子看病,接兴国早已家徒四壁。他的母亲一再劝他外出打工挣钱,可他始终沉默不语。“我知道家里很需要用钱,可乡里的这些孩子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舍不得他们。”

接兴国是坚强的。在照顾妻子和工作之余,他还坚持自学考试,妻子的病床成了他的书桌。2005年,他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并甩掉了“临时代课”的帽子,成为一名在编教师。

全心全意,呵护留守儿童

2005年,接兴国来到盱眙县希望小学任教。刚入校,他就担任了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辅导员,成为了上百个孩子的“代理爸爸”。白天,他给这些孩子上课,晚上,他帮他们辅导作业。孩子们吃饭、睡觉,都离不开他的精心照顾。一有时间,他就陪孩子们谈心,化解他们因父母远离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当有别的老师换班时,他立刻赶回家中照顾妻子,而更多的时候,他就陪护着孩子们一起过夜。半夜里,他还常常在走廊里巡视,看看每个孩子是否都睡得安稳……

有一次,一个女孩夜里突发急性阑尾炎,幸亏接兴国及时发现,在第一时间带她到医院做了手术,还垫付了医药费。第二天中午女孩的父母匆忙赶到医院,他们紧紧握住接兴国的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然而,看着病床上转危为安的学生,接兴国的心头却酸酸的,他的家中,还有年迈的双亲和卧床的妻子啊!2010年秋天,接兴国70多岁的父亲得了结肠癌,卧病在床。平日里,接兴国上班忙碌,虽然心系父亲病情,却没有请一天假去照料父亲。2011年,父亲病逝时他还在学校,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这成为他的终身遗憾。

接兴国的故事,感动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2008年,他荣获首届 “感动盱眙十大道德楷模”称号;2013年12月,他被中央文明办列为 “中国好人榜”12月份候选人。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他用默默的付出与坚守,诠释着教师这份职业的执著与梦想。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