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樊孝诚:一位山村教师的教育情结(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在南京市江宁区最南端,有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它就是江宁区铜山初级中学。这所学校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和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而闻名江宁区,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赞誉。其中有一位众口皆碑的优秀教师,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他的名字叫樊孝诚。

情系山村学生

樊孝诚,中共党员。自1977年走上三尺讲台,他就立下了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70年代底为创建铜山五圩联中,他投身其中。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一些年青人纷纷离开。他,却坚定地留了下来,一边教书一边建校,成为当时创建联中的“功臣”。从80年代到90年代末,他有多次调动机会,最终他选择的都是最艰苦的地方。特别是1996年,江宁城区的一所中学,用高薪加优惠分房的待遇,请他到学校教书。当聘请他的学校把所有的上调材料办好,只要他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他坦然地向对方说:为了自己的幸福,我多么想签上我的名字,可是一想到校门前那熟悉的山水,那充满渴望的莘莘学子,我不能写上我的名字。我是农村的孩子,我要把根永远扎在农村这片热土上。

他是这样说的,他更是这样做的。而且这一扎,就是32年。

32年来,他在勤奋中摸索,在总结中前行,在反思中收获。樊孝诚老师当过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他有独特的一套心得。他认为学生只有先认可你这个人,才会听你的话,愿意听你的课。为了使学生认可,他费尽了心血,先是步行各家各户,后来才是骑自行车。汇报学生的优点,向家长了解学生个性,针对不同学生特点,有效引导,拉近了师生距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都一一记录在案,做到了如指掌。他还用自己的特长,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樊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吹得一手好笛子。每年过年他都要买一大叠红纸,写好对联奖励进步学生和优秀学生。他有时吹上一首动听的曲子,让那些学生如痴如醉,心花怒放。在乐曲声中,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们折服于樊老师的人格魅力。

但樊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极强亲和力,更是他用一颗爱心换来的。

1982年8月的一天,是学生周久胜一家难忘的日子:周久胜收到了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却不见一家人的喜色,他们因缺钱报到而发愁。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樊孝诚老师带着充满深情的78元来了,当时他每月只拿15元的民办教师补贴,这钱是他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周久胜接过这浓浓深情的78元,泣不成声,轻声念道:“恩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和周久胜一样,周健等三十名学生也是幸运的,受过樊老师的资助。他们为有这样的教师而自豪。

曾记得,陈斌同学因病缺了三天的课,正当这位爱学的孩子为落下课程着急时,樊孝诚老师利用星期天来到他床边辅导。樊老师物理、化学双管齐下,家长、学生很受感动。在经济大潮的今天,有偿家教比比皆是,樊孝诚老师辅导的学生也不少,但他从来不收一分钱。在铜山说到家教,老百姓都说,若不是亲身所见,还真不相信现在还有干活不要钱的。家长们送些蔬菜、水果樊老师还要推托再三。每当听到老百姓的赞扬声,我们学校也感到很自豪。学生家长沈小军向我们反映,当年在孩子中考的第一天,回到家就失声痛哭,家长吓了一跳,问明缘由,孩子说今天下午物理没考好,家长说,没考好就算了,好好准备下面的科目,争取考好不就行了。孩子哭着说:你们说得轻巧,万一没考好我怎么对得起樊老师,他对我寄予很大希望呢!家长听了,觉得孩子懂事了,懂得知恩图报了。

在江宁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有人曾问:“樊老师教书这么多年有遗憾吗?”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遗憾还是有的,我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后来,我们得知,他这种说法是有理由的:他孩子出生的那年正月十五,妻子在娘家临产被送到了医院,此时多么需要丈夫陪伴在身边,然而妻子生产后,他才匆匆赶到医院。原来,学生正月十六上课,而教室里的泥巴地坑坑洼洼,他和三位老师义务整理地面,整整干了一天,手磨出了血泡。面对家人、亲戚的埋怨,他无言以对,他愧对了妻子。孩子出生后,又到了分田到户,家里五亩一分责任田,全靠妻子一人,其间的艰辛真是不容易熬过来的。在妻子和学生中间,他选择了学生。孩子上学后,他辅导自己孩子的次数远远不及辅导别人孩子的次数。当我们问他儿子感受时,他说一点不埋怨父亲,还要感谢他:首先让他尝到了一种品德,要有吃苦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其次是给了他自主、自强的机会,从读区高中到考大学,再到找工作,自己选择、自己作主,很有成功感。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压力很大。1996年樊老师就查出胆结石、糖尿病而且比较严重。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他总是一拖再拖,说最好能拖到退休,因为那时开刀好坏不影响工作了。他说,学生是他的精神支柱,一天不到学校,见不到自己的学生,心里空荡荡的,只要走进他热爱的学生中,就没病了。他的倔强,听来使人心疼。

潜心研究教学

樊孝诚老师是从生产队的农技员调到学校当老师的,没有师范教育的功底。走上讲台后,他深感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拼命自学,买来教育学、心里学、专业课资料,从头开始。经过他的努力,1982年高师函授大专毕业,1998年本科(党校)函授毕业。樊老师刚走上讲台,一到学校就教初中毕业班物理、化学和高一年级物理、化学,简直难以想像是如何接受了的。后来,初中毕业班物理一教就是32年。他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认真对待每节课。在那所连一只酒精灯也没有的农村联中,他自制了大量教具。至今那说明相对运动的飞机与炮弹、活动的调温电扇、大型潜望镜、生动形象的透镜成像活动图片等等,都放在实验室为老师们使用着。

在现代教学的今天,他也不落后,网上下载资料,利用小剪刀、胶水取各家之长,自己整理的资料与同行交流共享。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物理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连续担任了18秣陵片物理片长,和学校20年物理教研组长工作。多年来他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所带的徒弟在城镇学校成为骨干、带头人。他撰写论文多篇,获国家级奖两次,获省一等奖一次,省三等奖与市级奖多篇;两次参加全国教学改革研讨,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2005年在扬州参加了江苏省物理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结题会议,在大会上汇报了江宁区在课题研究中的做法与收获,受到专家的好评。开设区级专题讲座,上公开课,被聘为江宁区第三届物理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物理教学的组织者和骨干,形成了自己“严、活、实、新”的教学风格。2007年被破格评审为中学高级教师。

骄人的业绩

32年来,樊老师把对农村孩子的爱倾注在了课堂,每年所带的毕业班成绩显著,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在学校更是遥遥领先。

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五人获全国三等奖,十人获省一、二等奖,数十人获市、区级奖,获市教研室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10次。2006年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979年、2006年两次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980年、1982年、1995年三次被评为区级先进,七次被评为镇先进,2000年获江宁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是2007年江宁区“师德宣传团”的主要宣讲对象,2006年、2007年两次接受江宁电视台专访并播出,社会反响很好。

樊孝诚老师坚持农村教育岗位30多年,他坚持党性,崇尚师德,求真务实,30多年如一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受到师生和社会的赞誉。他不愧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山村教师。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