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真功
——记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吴小明
教师的正道是什么?教师的真功是什么?在社会多极化,价值多元化时代,丹阳市第六中学教师吴小明以自己的执着磨练,用自己的非凡能耐回答了这一时代提问:教师的正道是坚守讲台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无怨无悔,教师的真功是深得真传悟得真谛学得真经炉火纯青。
2014年9月26日,从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南通现场传来喜讯,丹阳六中吴小明老师在决赛中,从众多省内好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丹阳市高中班主任教师在这一比赛中的一大突破。
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各市县区教育局参与的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被称为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最大的擂台赛,自开办以来一直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此次大赛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由基础理论知识和班会设计组成,面试包括教育故事演讲和情景问答两部分,是对班主任能力的全方位的比试。全省共有来自13个大市的78名经过筛选的能手型班主任参赛,犹如武林高手云集,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者绝非等闲之辈。
丹阳六中吴小明成为强中之强,喜讯传回丹阳,六中的教师纷纷祝贺,小明大放异彩,风采迷人。我市研训中心的业内人士纷纷感叹,官方组织的正规大赛中,获得大奖已属难得,斩获头名,更是难上加难,不简单,不容易,不可思议!
吴小明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如果不是一种执着的信念在激励吴小明苦心钻研,潜心研究,在面对比赛的诸多困难时,咬牙坚持,用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就不可能取得如今辉煌的成绩。
吴小明老师于1998年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由于不是主课主阵地,开始工作并不出色,但他耳闻目睹了许多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决定立志要在班主任领域干出一番事业,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研究历程。特别是学校提炼并倡导觉悟文化,倡导教师自觉自悟,提升教师品位,在学校 “朱万喜生本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影响下,更让他有了广阔的研究天地。他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相关理论,阅读了近百本班主任的理论业务书籍,实践中拜德育名师张万祥为师,研究渐入佳境。迄今为止,已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权威性专业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部分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全文转载。
报名:小园香径独徘徊
2014年4月,江苏省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丹阳选拔赛开始报名,对于一名70后的大龄青年,报名参赛并不是一个很容易作出的决定。虽然文件规定参赛资格的上限是45周岁,虽然自己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平时也喜欢搞搞研究,写写文章,在《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权威专业期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但毕竟高级职称已经到手,已经慢慢步入职业生涯的高原期,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感。一旦失败了,周围人会怎么看,会不会笑话他呢?况且,还可能面临跟自己以前的学生同场竞技的尴尬——赢了固然应该,败了颜面何存?
关键时刻,朱万喜校长对吴小明表示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他说:“你有这么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政教处的史奋进主任也耐心做吴小明的思想工作。史主任鼓励吴小明,六中在“朱万喜生本工作室”的引领下,涌现出了很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这些人都是你外出竞赛的指导和后援。史主任希望吴小明能抓住这次比赛获奖的契机,在埋头赶路的同时,不要忘记抬头看天。登高望远,打开一扇专业研究的窗户,首先使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秀,然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向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耐心的开导终于使吴小明打消顾虑报了名,从此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备战参赛之路。
备赛: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是丹阳的选拔比赛,共有三轮:笔试,面试和赛课。第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足。由于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没有大块的时间用于复习,吴小明老师就见缝插针地利用了点滴时间,学生上早读时,他也早读;学生上晚自习时,他也上晚自习。既给学生做了榜样,又复习了理论知识。第二个问题就是经验不足。虽然取得了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由于以前并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比赛,所以缺乏面试的经验和技巧,在面试时成绩不理想,好在赛课发挥还算正常,最终他在四个名额只以第3名的排名勉强出线。
接下来,准备镇江比赛,面试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吴小明从最基本的普通话入手,请班上普通话好的钱婕和潘静同学每节课帮他记下不标准的发音,课后再帮助吴小明纠正。由于镇江的比赛在8月15日,所以暑假吴小明也不敢懈怠,因为自己不是种子选手,出线的形势并不乐观。好在结果有惊无险,吴小明以第2名的成绩搭上了省赛的末班车。
镇江教育局高度重视省赛,制定了严格的“魔鬼”培训计划。每次培训,教育局分管德育的领导几乎都全程陪同,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丝不苟。吴小明面临着三大严峻的考验。首先是身体,他体质一向不好,动不动就感冒,断断续续的咳嗽一直持续了大半年,总也不好。颈椎也不好,有时会突然感到头晕,高强度的培训,实在让人吃不消。参赛前2天,吴小明牙痛发作,剧痛难忍,一度萌生了退赛的念头,是竞赛伙伴们的鼓励和安慰,帮他度过了难关。其次是记忆力。记忆力本是吴小明的强项,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也在不断衰退,跟80后相比,差距日益明显。吴小明只能靠多次重复,笨鸟先飞来缩小差距。最后是心理。熟悉吴小明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内向,很拘谨、很低调的人。这种性格对面试很不利,毕竟面试占了60%的分值。于是在镇江培训期间,吴小明努力使自己的胆子变大一些,脸皮变“厚”一些,模拟环节积极表现,讨论环节主动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扬长避短,吴小明在暗暗地积蓄力量,修炼真功。面对陌生评委吴小明从容了很多,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提高。
参赛:不破楼兰终不还
进军南通,进入省赛。或许是好事多磨,插曲不断,挑战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睡眠问题。9月24号到达南通,同房间的人鼾声如雷,害的他一宿没睡,他只好把考试资料认认真真又复习了一遍,然后睁着眼睛等天亮,心里不断告诫自己不要生气。结果第二天笔试的时候,要不是精神高度紧张,差一点就睡着了。其次是抽签问题。教育故事演讲抽到了3号签,这意味着笔试后来不及喘口气,就要进入面试环节。而且2号签是镇江中学的杨帆,一个省演讲比赛获奖的“牛人”。吴小明出场了,全面及深厚的班主任理论知识素养使吴小明一下子拉开了与其他对手的距离,吴小明获得了所有参赛选手中仅有的两个满分。带着这一优势进入下一环节。教育故事演讲三个选题任选其一,其中的一个是关于班集体文化建设的题目,曾经是吴小明自己研究并发表过论文的,驾轻就熟。但是吴小明为了挑战自己,放弃了熟悉的选题,现场准备了一个话题,即兴发挥,吴小明信口开讲,侃侃而谈,毫无阻塞,一气呵成演讲完毕,博得掌声。答辩阶段,吴小明越战越勇,以往的不善言辞变成了金口玉言,变平时的内向拘谨为严谨沉稳,故事演讲说一句是一句,字字中的,句句中听,严丝合缝,无懈可击,征服了所有选手,折服了所有评委。现场的气势告诉所有的人,吴小明无人可敌,直觉告诉吴小明,这一届班主任大赛最大的赢家非己莫属。
9月26号大赛隆重颁奖,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当一等奖名单宣布,第一个出现“丹阳市第六中学吴小明”时,吴小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自己的荣耀和六中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为六中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赛成绩公布,省级和市级新闻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将吴小明团团围住。面对记者的采访,谈到自己参赛的感受时,吴小明老师坦言:能走到最后成功的这一步,他觉得强热的愿望和执着的努力给了自己持久的动力,六中觉悟文化的熏陶,名特教师朱万喜、赵守拙、荆志强的示范带动给了他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浮躁,不动摇,不偏移,沿着做好老师的正道,甘坐冷板凳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潜心研究班主任管理的有关知识,积淀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练就自己的真功,同时也让自己在备赛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正道厚积,真功薄发,每个人只要具备了上述条件,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色的业绩。
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文化的滋养有多丰厚,关键时刻释放的智慧力量就有多大。带着丹阳六中觉悟文化肥沃土壤的底蕴,旺盛生命的气场,潜在能量托举着吴小明老师认准正道,磨练真功,终于拔得头筹,赢得精彩,获得惊喜。跃上新台阶,吴小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树立了信心。如今吴小明老师正在参加江苏省集训,准备代表江苏参加本月在浙江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再创辉煌,再传捷报,六中师生期待着,丹阳教育期待着。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