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曹红燕:勇于“擦星星的人”(图)

作者:华笑晔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无锡教育网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如同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诗中写的那样,省锡中实验学校也有个“擦星星的人”,她就是前不久刚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曹红燕。

怀抱梦想 真诚育人

1994年,从洛社师范学校毕业的曹红燕怀揣着教育梦想,正式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并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工作后的曹红燕,认真备课,虚心求教,可是迎接她的还是各种不如意。“踏上讲台后,发现原来师范学校学的东西还不够。”任讲台上的她讲得如何眉飞色舞,讲台下面总有学生不听讲,更有甚者在公开课上还和同桌小打小闹起来。“经常是我这边按下了葫芦,那边就起了瓢。”第一次的家访也非常不顺利,“我是哭着回去的。”这一切让初为人师没有经验的曹红燕觉得很挫败,也很委屈。然而,不经意间在宿舍内发现的一本其他老师留下的语文备课笔记让曹红燕开始反省自己。工整的字迹,密密麻麻的拼音教案,详尽的教学环节设计都让她惊叹。“我以为自己已经很认真了,但是和这位老师比起来,却是远远比不上的。”之后的曹红燕开始钻研上课,在前辈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工作之余,曹红燕广泛阅读,读理论,也读文学;读经典,也读流行。泛而杂的阅读,使她具有了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目光,也给了她教学上的底蕴。渐渐地,曹红燕的课堂上再也没有孩子打闹,每个孩子都听得聚精会神,常常是一堂课下来,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不仅学生喜欢曹红燕的课,就连身边的同事也都喜欢。“我很喜欢听她的课,在她的课堂上能收获很多感动。”在同事万咏梅眼中,曹红燕是个很会动脑筋,特别智慧,肯钻研的人,“她是小学语文的一个标杆。” “她是一个有教育理想、教育追求的人。”在同事钱碧玉的眼中,曹红燕博览全书,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她的课堂环节设计精心,常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课余时间,曹红燕愿意花时间和学生相处。她还看起了童书,还会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看书心得;看到有趣的事物也会和孩子们分享;碰到问题学生从不苛责,耐心地教导;有学生生病了,也总是记挂在心,嘘寒问暖。她的用心和爱心赢得了学生的欢心,她成了学生的好朋友。孩子们有任何解决不了得问题,总是第一个想到要找曹老师。每年的教师节,甚至是母亲节,曹红燕的手机上、QQ上都会有曾经的、现在的学生发来的无数祝福。“燕子是一个心思细腻,有浪漫情怀的老师。”提起曹红燕,同事兼好友的孙志红心里有满满的温暖和感动。她曾收到曹红燕亲手做的睡衣,款式、质地都让她非常喜欢。她说,生活中的曹红燕爱读书,爱写作和旅游,生活丰富多彩。“她用自己的精神才情丰富了她的学生,让学生也丰富起来。”

在班主任岗位上的13年,曹红燕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她所带的每一个班级都凝聚力强,学风优良。他们还会把这份爱心传递给身边有需要的人,曾自发地为同城患心脏病儿童丹丹走上南禅寺为其募捐,掀起了全校的爱心相助热潮,锡城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她的学生华雨卉被评为“无锡市十佳少先队员”,所带的班级曾被评为惠山区先进班集体,并被授予江苏省少先队“英雄中队”称号。

付出就会有收获,各种个人奖项也纷至沓来:无锡市陶研会先进工作者、无锡市第四批教学能手、无锡市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等等。面对荣誉,曹红燕却很平静。“无论是获得荣誉前,还是获得荣誉后,我还是那个我,不会有任何本质的改变。”

精心钻研 倾囊相授

在教学上,曹红燕勇于尝试,善于突破,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区五个一工程实施之际,她带头上写字公开课;在2011年新课标修订稿颁布之际,她广泛搜集资料,带头学习,为全校小学语文老师作新课标解读讲座;她依托网络,带动教研,带领小语学科组开展网络磨课活动……她平时总是勇挑重担,多次代表学校执教对外公开课,2004年12月在无锡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专题研讨观摩活动中执教公开课《珍珠鸟》 ;2009年11月,应邀赴句容实小执教省级观摩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2014年5月在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李勤的名师工作室“辩课进校园”活动中执教 《生命 生命》一课;多次应邀到外校做讲座、执教观摩课……

实践之余,她喜欢行笔成文,常常流泻下实践的具体可感,又有思想的深刻抵达。多篇论文、随笔在《江苏教育》 、《教师之友》 、《中国教师报》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语文教师》等核心期刊发表。工作之余,她努力积淀、埋首苦读,并积累了十几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教学随笔。她积极参与省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旗下的凤凰语文网站的研究学习工作,担任读书空间版主历任几年,随笔帖、读书帖、研备课帖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帖。应邀参加凤凰读书会第一、三、四届儿童阅读研讨会,并分别作2次主题报告。自加压力、不断学习的脚步,使她教学的智慧和力量并俱,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和引领着周围的老师,小语组的老师们说:她是我们组的精神领袖。

“师傅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身教’。”在“徒弟”缪蕊忆看来,工作中的曹红燕,无论自己有多忙,自己的工作都是亲力亲为,不愿麻烦别人;课余时间的曹红燕,愿意花时间走进孩子、贴进孩子、了解孩子,从孩子们的文章中去思考他们所思考的。所有的这些,缪蕊忆都看在眼里并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没有师傅,就没有现在的我。”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如今能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学生,过艳玲说这都是师傅曹红燕耐心教导,不断鼓励的结果。她说,自己有公开课,无论师傅多忙,都会抽时间出来听课、磨课,帮忙修改教学设计,注意点、语音、语调都会一句句地教授。

游刃有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曹红燕先后担任学校小学语文备课组长、教管处副主任、教师发展处主任工作,先后分管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工作,在行政工作的历练中,形成了较强的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主持并顺利结题无锡市教师教研专项课题《小学寄宿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她还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领题《科学认读——主体、开放、潜能识字实验研究》的子课题《科学认读——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实验研究》,参与无锡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同伴成长计划的研究》并担任副组长,是省级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和合文化理念下的学校整体改进的实践研究》的核心组成员。她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学案中心组成员,在学校学案优化实践研究中积极钻研,多次在教师讲堂中作主题发言。2011年她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曹红燕组织学校“首届教师沙龙”,并策划开展各项活动;拟定“学校八年内青年教师培训规划”,并开展各项培训;协调落实学校“最美教师”活动评选;组织学校各级各类教学评比和教师培训;创办学校第一本教科研杂志《和声》……她身体力行,刻苦努力,将学校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工作视为己任,实践、研究齐头并进,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踏上新的台阶,更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因此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先后在“上海市农村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教育部第23期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教育部广州市卓越中学校长研修班”上为研修班学员们作经验介绍。“我非常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年轻教师,把自己走过的弯路告诉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成长。”

对曹红燕心怀感激的人有很多,学生、家长、徒弟、同事……可曹红燕自己却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普通人,做的事情也很平凡。”她说,做个好老师不容易,但其实也很容易,只要用心。对学生如此,对工作,对身边的人,对生活,都是如此。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