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到下午课间操时间,徐州市铜山区利国实验小学都会开展广播操集中训练活动,先是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进退场训练和做操训练,接着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室门口进行踏步与做操训练……入春以来,为进一步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和迎接铜山区“四操一舞”比赛,该区的所有中小学校校园内都像利国实小一样洒满了“体育的阳光”。
近年来,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各中小学也都无一例外地把体育工作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而谈到铜山学校体育的发展,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铜山区学校体育教育的领头人——武云飞。
特色体育的“拓荒者”
上个世纪70年代,武云飞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棠张中学任体育教师。课余时间,他拉起简易的排球网、凑了几个旧皮球,在学校组织了一个业余排球队。1985年,这个草创的球队在全国中小学排球比赛中获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这极大地提升了武云飞和队员们的信心。之后,他始终如一坚持开展“草根”排球训练,棠张中学女排的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先后代表徐州市、江苏省在全省、全国的比赛中屡屡夺魁,并发展为徐州市体育教育的一张“名片”。
1992年武云飞调到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棠中女排一时教练力量薄弱,为此他每天往返20多公里,利用早晚的时间带球队训练,这一跑就是6年。不仅如此,他还在全区大力推广排球运动,搞训练、打比赛,用群情激昂的排球赛事吸引了政府和社会的目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排球特色县。
如今,在铜山区的中小学操场上,排球操、篮球操、呼啦圈操、武术操、功夫扇等50余种特色操异彩纷呈。套套刚柔相间,无一不是力与美的结合、智慧与灵气的展现。精彩的体育文化百花齐放,既滋润着每个学生,又形成了铜山独特的校园文化,构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阳光体育风景线。
体育学科的“主心骨”
武云飞从农村走出来,他很了解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为此,作为教研员的他下定决心,要在体育教学方面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实现全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在做教研员的20多年里,只要有机会,他就跑到铜山最偏远的学校听课、作讲座、座谈、上示范课,多年如一日。
从当上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的第一天起,武云飞就深感执掌一区的体育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他除了年年力倡举办“四操一舞”、冬季三项比赛等活动,以促进全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外,还把自己“每天读一小时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一本专业杂志”等经验总结成“六个一工程”,引领体育教师读书、搞教育科研。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感染了全区的体育教师,打造了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体育教师团队。
“武老师来了!”如今武云飞已经退休,但在铜山的体育工作会议、排球训练场地、体育中考等场合,人们还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家都喜欢这样热情地招呼一声。铜山区教育局副局长何勇曾说,全区的体育教师不仅能武,而且能文,武云飞带出的这支队伍让人敬佩!
孜孜不倦的“老黄牛”
退休后的老武被局里返聘,继续帮带新人。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正在桌前读书。满头白发的他,谈起今年的全区“四操一舞”比赛仍热情满怀、如数家珍。多年糖尿病缠身,让他时刻离不开针药,病情变化时走路都很困难。但只要一走进学校,一走进训练场,他仍旧精神百倍。
如今,武云飞已在教育工作的战线上坚守了近40年,他的无私奉献不仅推动了铜山区体育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也让他先后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学体育特级教师、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前不久,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示范区授牌暨铜山区体育课改推进会在该区清华中学举行。会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主席毛振明在发言时说:“多年来,武云飞以其敬业精神和执著追求,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开创了中国县域学校体育的典范。老武,是铜山的财富!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