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十二五”目标:“人人优其学”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无锡教育将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市惠民”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着力提高教育的优质化、均衡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努力为我市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建设和谐宜人新无锡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全国一流人力资源强市。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大力发扬无锡工商企业家投资教育、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投资教育、捐资教育,造福桑梓。”“十二五”及未来发展《规划》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描绘了一幅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提升的宏伟蓝图。有专家指出,如果能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无锡的社会经济发展就真正贯彻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转型就有了不竭的动力。要从“人人有其学”逐步实现“人人优其学”的目标,入园难、择校热、职教不吃香、本土大学少……这些至今依然困扰着无锡市民的教育难题就必须各个击破。“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将如何协调发展?横亘在教育现代化进程道路上的难题将如何得到有效解决?

◎基础教育

入园不难、择校降温、统一招生

无锡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从2008年开始,无锡提出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的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进入新阶段。高位均衡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新的努力方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以质量公平为核心,以制度保障为根本,将目标锁定在努力实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上。

学前教育———有望政府购买服务

学前教育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布局,逐步实现就近入园。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快发展优质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3年学前教育,3—6岁幼儿入园率保持99%以上。全市90%以上的幼儿园建成省、市优质幼儿园,100%的村幼儿园建成市优质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实行独立建制。到2012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举办一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成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

义务教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今后凡新建学校,无论公办、民办,都要达到或超过省合格学校和国家校舍安全工程标准,确保生均办学条件达标。凡办学条件确实无法达标的学校,要采取撤并、迁建、改造等方式予以调整。

到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在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就读学生比例达100%,基本消除“择校”现象,各市(县)区全部建成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

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到2015年,小学班额控制在35人左右,初中班额控制在40人左右。

解决好特殊群体孩子上学问题,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保障残疾孩子接受平等教育。

高中教育———推动市区范围内统一招生

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继续鼓励支持部分四星级高中招收科技、艺术、体育等特长生,引导支持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拔尖人才培养。全面推行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大部分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政策。积极推动市区范围内高中统一招生。2013年起,不再实行四星级高中属地为主与跨区招生相结合的办法。2015年,全市所有公办普通高中达到省四星级以上高中标准。

◎职业教育

建成区域性职教中心,强化产业孵化功能

经过数年建设,环境秀美、设施齐全的无锡职教园已然呈现在人们眼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技师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学校等8所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云集此间。

“十二五”期间,无锡要大力发展职业院校和培训中心,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强化产业孵化功能。记者了解到,尽管无锡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离区域性职教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必须有前瞻意识,要紧贴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产业转型的方向,专业设置要引领产业发展,并加快科技研发和产业孵化步伐。怎样做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一是必须注重市场需求、企业需求,要根据未来产业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高技能人才;二是要大力推进“双师型教育”,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无锡有很多很优秀的企业,这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双师型教育”一方面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培养的学生更贴合社会实际和企业需求。

还要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到2012年,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高等教育

加快筹建无锡大学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无锡人才发展最为奇缺的资源,就是研究型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无锡在“十二五”及中长期教育发展中如何拉长这一“短腿”?

有关人士指出,无锡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致力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所依靠的人才主要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这类人才的产生既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培养和造就,其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也离不开研究型大学的土壤和环境。“我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总体水平较高、基础较好,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与无锡的城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必须下大力气、以超常规的举措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上实现大的跃升。”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经研究制定了《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全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五年规划》,正在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大力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著名高校在锡设立研究院、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或开展合作办学等,目标就是进一步扩大我市的高等教育资源。

下一步,无锡将重点支持江南大学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太湖学院等一批具备条件的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加快筹建无锡大学,提升高等学校办学层次;推进江南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办学,筹建欧洲工商学院无锡基地,扩大埃尔卡内基梅隆和印度信息学院培训规模,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