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5周年 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江苏行之四】
五颜六色的“衍纸画”原材料吸引了续梅主任(左)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汤雯)9月25日上午,采访团走进江阴市周庄中学。在张闽江校长的带领下,记者们参观了学校的艺术楼。走到“衍纸画”教室,记者们纷纷“走不动”了,各种色彩鲜艳的纸条被学生们做成一幅幅精美的纸艺作品。“这么漂亮,不知道淘宝有没有的卖哟,可以买了装饰房间呀!”记者团中轻轻传来这样的疑问。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对于“家校互动”这个话题,中国教育台的记者俞峰传充满兴趣,在周庄中学,他找到了答案。
据了解,在政策制度上,江阴市周庄中学专门对“新市民子女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整理成册,并列为江阴市教育局承担的全国规划课题的招标课题。呈现在记者面前《家访随记选编》详尽的记录了周庄中学的老师家访的情况,这是周庄中学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的“大家访”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截至目前,课题组深入学生家庭100余户,不仅为新市民子女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提供了依据,也密切了家校联系,建立了有效的教育网络。
自由采访时间,记者们纷纷找寻自己的“目标”
今年51周岁的刘庆龙来江阴已经20年了,他是土家族人,老家在重庆。尽管他现在只是在公司做一个保安,但在他眼里,这已经比在老家时候好多了,在老家连2000块钱的工作也找不到的。刘庆龙告诉记者,他跟爱人每月总收入大约6000,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小的才二年级,大儿子刘来成在周庄中学上初三。“孩子刚开始挺爱玩,刚进年级排名11。后来老师经常来家访,也常给我们打电话,现在孩子表现好了,排第三名啦!还更加懂文明礼貌了!”谈起孩子,刘庆龙还是寄予了厚望,“有时候,我会跟儿子开玩笑,说他读书读好了,我们也跟着沾光!”
在周庄中学,像刘来成这样进步幅度大的外来学生有很多。连续几年成绩统计中发现,各年级新市民子女的平均成绩与本地学生基本持平,初三数学、物化、体育成绩还略超本地学生。学生毕业率达100%,毕业巩固率大幅提升。2015年,有89名新市民学生被四星级高中录取,其中有20名学生被南菁、市中录取。
由于周庄中学公平对待学生,教育教学质量高,不但有符合条件的范围内学生要求入学,连附近村镇不在施教范围的学生也有入学愿望,为此,学校每年提前到小学进行宣传,为他们补办材料提供必要的依据。学生入学后,家长们的认可度、满意率高,一致认为有归属感。
学生代表接受记者们采访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