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中小学

淮安富士康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初显

作者:蔡刚枝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培育新市民 塑造好公民

——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初显

“培育淮安新市民,塑造国家好公民”是我校在“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育人理念和“幸福师生,造福社会”的办学宗旨指导下,确立的中长期育人目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用心呵护学生的天性,维护学生的尊严,充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依托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强大优势,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劳动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为使学生将来成长为“守规则、负责任、会学习、有自信、能合作、善创造、懂生活”的新市民、好公民打下良好基础。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不断发展。积极参与社区城市化进程,引领社区文明进步。

一、营造书香校园,培植有根之人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只有读好书,才能使思想更成熟、更健康。为使学校逐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我校突出“书香校园”建设,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一是优化书香校园的软硬件装备。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了图书橱,购买了图书;二是努力营造读书氛围。每个班级都建设了图书角,小小图书角摆放了学生所喜爱的童话、寓言、科普杂志等,让每个班开放的书橱洋溢着书香,浸润着多彩的童年;三是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也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要确立一种信仰:“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

二、建设优雅校园环境,塑造校园小主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学校尽力将每处墙壁、花坛、活动场所都渗透校园文化特色的平台,把校风、校训、校长寄语、名人名言等展示出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处花草都有情、每处场所都育人。以书为造型元素的学校大门,用“书山有路”的独特文化气息引领孩子们进入知识殿堂;校徽造型以太阳鸟为原型,表达着“追求光明、崇尚真理、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学校精神和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阳光儿童的教育追求,体现着“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寓意着一所新建学校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将“尽善尽美”的校训,“循规蹈矩,标新立异”的校风,“厚德博学,循循善诱”的教风,“脚踏实地,朝气蓬勃” 的学风写在校园醒目之处,使师生时时受到熏染;每个班级门口的信息牌,都有彰显本班特色的班级目标和格言,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三、改造学校课程文化,培养学习的主人

自去年起,学校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了推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通过“示范课、练兵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研讨,先后出台了《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与操作要求》、《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要求;结合“四清”(堂清、日清、周清和月清),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先学后教”,就是要让学生走在教的前面。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当堂达标”就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新知识,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先学生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真正让孩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文明小市民

学校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树立争做新市民、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

通过办好红领巾广播站、组织实践考察活动、创建“周恩来班”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激发学生争做文明小市民的责任感。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学校在播种文化、播种希望,也在企盼所创设的校园文化能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作者单位: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淮安富士康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初显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蔡刚枝

培育新市民 塑造好公民

——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初显

“培育淮安新市民,塑造国家好公民”是我校在“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育人理念和“幸福师生,造福社会”的办学宗旨指导下,确立的中长期育人目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用心呵护学生的天性,维护学生的尊严,充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依托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强大优势,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劳动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为使学生将来成长为“守规则、负责任、会学习、有自信、能合作、善创造、懂生活”的新市民、好公民打下良好基础。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不断发展。积极参与社区城市化进程,引领社区文明进步。

一、营造书香校园,培植有根之人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只有读好书,才能使思想更成熟、更健康。为使学校逐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我校突出“书香校园”建设,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一是优化书香校园的软硬件装备。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了图书橱,购买了图书;二是努力营造读书氛围。每个班级都建设了图书角,小小图书角摆放了学生所喜爱的童话、寓言、科普杂志等,让每个班开放的书橱洋溢着书香,浸润着多彩的童年;三是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也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要确立一种信仰:“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

二、建设优雅校园环境,塑造校园小主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学校尽力将每处墙壁、花坛、活动场所都渗透校园文化特色的平台,把校风、校训、校长寄语、名人名言等展示出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处花草都有情、每处场所都育人。以书为造型元素的学校大门,用“书山有路”的独特文化气息引领孩子们进入知识殿堂;校徽造型以太阳鸟为原型,表达着“追求光明、崇尚真理、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学校精神和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阳光儿童的教育追求,体现着“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寓意着一所新建学校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将“尽善尽美”的校训,“循规蹈矩,标新立异”的校风,“厚德博学,循循善诱”的教风,“脚踏实地,朝气蓬勃” 的学风写在校园醒目之处,使师生时时受到熏染;每个班级门口的信息牌,都有彰显本班特色的班级目标和格言,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三、改造学校课程文化,培养学习的主人

自去年起,学校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了推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通过“示范课、练兵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研讨,先后出台了《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与操作要求》、《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要求;结合“四清”(堂清、日清、周清和月清),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先学后教”,就是要让学生走在教的前面。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当堂达标”就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新知识,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先学生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真正让孩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文明小市民

学校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树立争做新市民、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

通过办好红领巾广播站、组织实践考察活动、创建“周恩来班”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激发学生争做文明小市民的责任感。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学校在播种文化、播种希望,也在企盼所创设的校园文化能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作者单位: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