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 > 正文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感动是一种情怀,盛满理解和关怀;感动更是一种动力,渗入思想,更影响我们的行动。

刚刚过去的2010,我们走过成功,也走过挫折;走过悲伤,也走过喜悦。2011年1月15日下午1:30,南师附中大家庭欢聚在本部艺术中心学生剧场,举行“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回望2010那远去的背影,重温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附中记忆。

2004年,附中首次启动了“感动附中”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表达对所有关心附中、贡献附中、播撒人性光辉、引领精神成长的人的尊重与表彰。7年来,“感动附中”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又一个人物,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动……

陈履伟校长致辞

社会关注着附中,附中回报着社会。回首2010,我们感动于每一位附中教师辛勤而富有智慧的工作;我们感动于每一位附中学子勇于践行关爱、责任、创造的豪迈情怀;我们更感动于校友、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附中深情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本次评选活动共有19位人物与群体入围年度人物或年度提名人物。

优雅的主持——学生志愿者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2010年度优秀学生代表

【戴一博、王汝一】

他是附中2009级在校学生。他本是一个幸福的独生子,但四年前,他有了一个让他时刻牵挂着的“弟弟”。——他牵手六合的一个男孩,赠送学习用品,送去精神鼓励,乃至邀请春节来家做客等等,共同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四年来,朴实而内敛的他,默默守护着这份温情,直到一封感谢信,才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一切。他用行动诠释了附中人诚朴的价值,关爱的意义。

他是附中2010届校友。怀着对化学科学执著而热烈的爱,他一路探索与拼搏,连续两年获省一等奖及保送资格之后,他摘取了国际化学奥赛的金牌,填补了附中17年的空白;作为班级劳动委员,他诚朴谦逊,勇担责任,即使在获得保送资格后,他仍每天坚持到班履行职责。毕业前,他和其他11位同学一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们,是附中学子的代表。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出了附中人“诚朴”的品格,“关爱·责任·创造”的品质。

他们就是,2009级高二(13)班戴一博同学,2010届校友、国际化学奥赛金牌获得者、现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就读的王汝一同学。

江苏省发改委张卫东副主任(中)为戴一博同学(右)、王汝一同学(左)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2010年度优秀教师代表

【潘学俊、唐 龙】

她是一位初中教师。平凡的她坚守着不平凡的信念:“教育应该也必须远离功利,成为驱除黑暗、增长智慧的明灯!”正是这个信念,激励着她不断追寻教育的真谛;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持着她和她的学生一次次投身于公益活动,发放环保及杜绝酒后驾车的倡议,发动为川藏高原贫困儿童的捐助活动,走进福利院,等等,她在学生心里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也教会了他们珍惜与感恩,她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社会前行的精神动力!

他是一位高中教师。他精心设计课程,带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与美丽,努力追求“让学生喜欢我的课”;他踏实细致,带领学生探寻学科思维与学科文化,进而让学生喜欢上了他所教的学科,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附中2011届物理学科竞赛创造了学校乃至全省的新高。一位同学写道:“在我们的辉煌背后,是一颗饱含辛酸的坚韧的心,一位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放我们到光明、自由的地方去的老师。”这样的话语,应该是对老师最高的评价!

他们,是附中教师的代表。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出了附中教师“诚朴做人,诚朴做事,诚朴做学问”的价值追求!

他们就是,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潘学俊老师、南京师大附中唐龙老师。

江苏省人民政府陈建刚副秘书长(中)为潘学俊(右)、唐龙老师(左)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物理教研组

【组长:陆天明】

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一个和谐互助、勇于探索的团队。

他们把工作当成学习,把学习转化为问题,把问题提炼成课题,把课题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收获了硕果累累。

他们关注课程,物理立体化校本课程体系受到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

他们关注课堂,三种高效课堂模式影响广泛;

他们关注学生,“学生学术导师制”、“学生学术社团”充分展现了江宁分校的个性化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这就是,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物理教研组。

江苏省科技厅李奇副厅长(右)为江宁分校物理教研组组长陆天明老师(左)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南京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年级组

【组长:王小平】

这是一个和谐的团队。他们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周密策划,精心设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一个创造的团队。在“五严令”的背景下,他们科学管理,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举措,成功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

这是一个卓越的团队。他们既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帮助孩子们取得了学业的辉煌。

这其中,离不开可敬的“小平老师”、可爱的贾震老师等所有人的心血与汗水。

是的,他们用规范培养规范,用责任激发责任,用智慧点燃智慧,南京师大附中2010届团队用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让“百尺竿头”的附中“更进一步”,创造了学生发展的新高度。

南京大学闵铁军副校长(右)为2010届年级组长王小平老师(左)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行政团队

【校长:丁明虎】

有这样一个团队:

他们作风诚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全校师生,同舟共济,开拓进取;

他们严律己,宽待人,以极强的凝聚力,使全校人人为祥和的集体而骄傲,个个因温馨的家园而自豪;

他们用智慧的汗水和无悔的付出,克服重重困难,让宿迁分校在薄弱的基础上迅速崛起;

他们在宿迁大地上,播撒下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附中文化。

秉承“让过程美丽,让结果灿烂”的追求,相信他们会创造出新的篇章!

他们就是,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行政团队。

南京市教育局周文海副局长(右)为宿迁分校丁明虎校长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国信集团驻南京师大附中宿舍管理员团队

【苏宁萍、苏宁燕、耿苏玉、随国莉、卞秀华、张洪美、叶 萍、葛贤菁、倪文娟、雷福珍、陈明兰】

对于学校来说,她们是尽职尽责的宿舍管理员。每天数次的例行督促与检查、宿舍卫生的评比、楼下出黑板报等等,她们严格细致,一丝不苟。

对于住校的同学而言,她们不是亲人,但给予了同学们以妈妈般的爱。每天晚间提醒孩子们及时增减衣物,为有困难的同学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前去探望生病住院的同学,甚至能让同学们晚间惊喜地闻到被子上阳光的味道!

她们用真诚的爱,用无私的关怀,让住校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幸福,感动了孩子,也感动着我们!

她们就是,国信集团驻南京师大附中全体宿舍管理员!

江苏省环保厅副巡视员凌静先生(右)为国信集团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蔡咏见先生(左)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曾庆凯、高文莉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学生家长】

他们是一对平凡的父母,但是对孩子深沉的爱与坚毅,让他们显得很不平凡。

他们的孩子聪明善良,可是系统集体生活的缺乏,使得孩子初进树人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存在着一定困难。这,让他们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但是,为了孩子,他们以超常的耐心、爱心和恒心,始终陪伴在孩子左右,为孩子创造了一片充满阳光的天空。

他们体现了所有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与坚毅。

让我们在“感动”中记住他们: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学生家长——曾庆凯先生、高文莉女士。

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杨青峰先生(右)为曾庆凯、高文莉伉俪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陈 继

【1989届校友,陕西普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有这样一批“母校以他为荣”的校友,他们心系母校,关注母校的发展,更是倾情回馈着母校。——他,就是其中的代表。

尽管还在艰苦创业之中,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大力支持着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的春天,他出资十万元,促成了母校《纪念斯霞老师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的出版;

2010年的教师节,他又捐资一百万元,建立“继往开来基金”,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支持母校在中国基础教育前沿的探索与改革,并促成了南京师大附中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

他说:能够为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是他的荣幸。

他还说:他的工作还只是开始,希望能够继续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就是,附中1989届校友、陕西普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先生。

陈继先生因出差在外,委托其姐姐陈开萍女士代为领奖。

图为东南大学郑家茂副校长(右)为陈开萍女士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上海交通大学江苏招生组

【组长:杨 启】

每次来到江苏,他们的第一站必定是附中。

每年的保送生暨自主招生冬令营,他们总是给附中学子以充分展示的舞台。

因为,“宏图在胸,重任在肩”是他们的追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附中的文化;

因为,“天地交而万物通”,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他们对附中“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这一办学理念及课程给予了充分的认同;

因为,他们代表着“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的上海交大。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仅2010年,就有25位附中学子“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汇聚交大。

他们对附中学子的青睐,对附中教育的充分信任和肯定,让我们感动!

他们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江苏招生组。

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志平先生(右)

为上海交通大学江苏招生组组长杨启先生(左)颁奖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73680部队

他们是可亲的邻家哥哥或姐姐,

在欢笑中与同学一起分享“咱当兵的人”的喜怒哀乐;

他们是每一届附中学子可敬的第一任老师,

在军训的课程中,

在绿色军营的这一课堂里,

在“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训练中,

在烈日的炙烤和暴雨的洗礼下,

他们实现了附中“锻炼阳刚之气,铸就英雄之美”的课程目标;

十多年的鱼水情深,

他们将军人的纪律、意志和团队精神浇铸成附中人成长的基石。

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3680部队的全体官兵。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副总裁任桐先生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3680部队吴长林政委颁奖[nextpage]

“感动附中”2010年度人物(提名)

陈大伟、刘贵高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教工】

尽管,他们都曾是师级的军队干部,但在江宁分校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地奉献着:

他们守护在校门口以及学生车队旁;

他们巡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他们为师生的后勤杂务而任劳任怨;

他们担当起了学校的守护者与勤务兵,为校园安全与师生健康,为6000余名师生的井然有序,不分昼夜地奉献着。

他们,把军人的作风带进了分校,谱写着军人灿烂的夕阳之篇。

他们就是,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教工陈大伟、刘贵高同志。

成忠余、石爱平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0届高三、初三毕业年级卓越管理团队的代表】

肩负着2010届两个毕业年级近1600名学生的追求,

承载着社会、家长、同事的期望,

他们卧薪尝胆,率先垂范,不断创新,敢为人先;

他们以智慧与汗水,创造了江宁分校学业发展的新高度;

他们以骄人的成绩,在分校“低起点,高产出”的办学史上续写出新的辉煌!

他们就是,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0届高三、初三毕业年级卓越管理团队的代表——成忠余、石爱平两位老师。

李晓晖

【南京师大附中艺术教研组组长】

他,著名的“大胡子老师”,对艺术有着热烈的追求。

尽管抑制不住咳嗽,尽管示范发音时唱唱停停,但他仍坚持指导,容不得一丝瑕疵。

当孩子们成功地用德语演唱混声四部合唱《茨冈》时,纯正的音色、和谐的声部,让专家组误认为是一支专业合唱团。

当2010年南京市中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合唱团获得特等奖第一名,我们知道,这背后有他——李晓晖老师辛勤的汗水与付出。

目前,校合唱团即将赴维也纳参加在金色大厅举行的中奥建交四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并将和奥地利巴赫音乐学院同台演出。

让我们向李晓晖老师以及艺术教研组全体老师表示感谢!同时预祝演出获得成功!

林玉真

【南京师大附中教务处实验员】

面对实验的准备、药品的整理等低调、繁复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位进校不久的年轻实验员,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她悉心指导学生,无论是研究性学习、IB探究、选修课还是化学竞赛,无论份内还是份外,她都是只顾奉献,不求回报,有时甚至忙到深夜。

她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由于人员变动,一个多月时间里她独自承担起所有工作,保证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

岗位是普通的,工作者是美丽的。

她的真诚与阳光般的微笑,充分体现了附中人诚朴的风采!

她就是,南京师大附中教务处实验员林玉真老师!

刘禄平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小学教师】

有一种美丽叫平凡,有一种平凡叫坚持。

春去秋来,他在平凡的教坛上耕耘了41个春秋。

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爱心。

如今,他虽已两鬓斑白,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姿态:热情如火,耐心细致,潜心工作,任劳任怨,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尽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平凡与伟大。

他就是,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小学的刘禄平老师。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2010届初三年级组

【组长:丁圆圆】

三年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构筑课堂;

三年里,他们用爱心点亮三百多位孩子的梦想!

三载的执着,终于收获了新城初中2010年的“超越”。

当捷报传来,他们已默默地开始了新的轮回。

正是这一份朴实与淡然,让毕业的孩子们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多了一分自信,多了一分坚定,更多了一分从容!

他们就是——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2010届初三年级组的全体老师!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数学教研组

【组长:侯义新】

他们注重推进校本教研,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他们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使课堂教学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同时,专业更获得了充分的发展:5人获省级赛课一等奖,2人获国家级赛课一等奖;多人参与名师课堂;高质量地完成了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数十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他们的学生在中考及省级以上竞赛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先进教研组、鼓楼区优秀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

这就是团结进取、勇攀高峰的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数学教研组。

孙宁生

【南京师大附中教师】

虽然年届退休,但他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之中,无论是教学、社团,还是招生工作。

他用真诚的耐心与细心,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及家长。他说:每一个附中老师都应该成为附中的代言人。

他用无私而热烈的爱,濡染并感动着他的学生,以至于被尊称为“孙爷爷”。

他热心公益,多次外出支教,刚刚退休的他已经踏上了远赴云南曲靖支教的旅程。

他对学生的大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着实让我们感动!

他就是,南京师大附中孙宁生老师!

孙 娴

【南京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4)班班主任】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一座右铭激励着她坚定地走在教育之路上。

她鼓励学生走上街头,亲身体验信任的魅力;她带领学生来到紫金山,寻找大自然的美;她和学生一起踏上“生命之旅”,感受生命的力量;她让学生在完成挣二十元钱的特殊作业中,阅读社会,发现自我。

她的付出,收获了卓越,同学们收获了学业的高度,班集体良好的文化氛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是引人瞩目。

她说:上小学的女儿让她越来越懂得了作为母亲的责任,更让她懂得了教师对于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

她,附中班主任团队的代表,有着14年教龄、12年班主任经历的孙娴老师,让我们感动!

2010年获奖同学名单及简介如下:

高三(4)班班长唐楠同学

她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女孩。多年来担任班长一职,每项工作,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她是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在一次一次护旗任务中,她坚守着一名普通队员的职责;她参与策划了“十一公里步行者”活动,主持了“三十一公里步行者”的出发仪式;在公开班会上,她和家长、老师互动访谈,给同学带来人生的思考;她主持过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的文艺演出活动,展现了一名大陆高中生的风采。

她乐于创造,懂得合作。她和她的同伴们在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在代表学校参加的国庆六十周年南京市中学生知识竞赛中,她与另两位队员一起努力,夺得亚军。

她乐于奉献,每个长假,她都要去社区义务劳动或去看望孤寡老人;她还常去南京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

三年来,她在附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用行动践行着“关爱”,诠释着附中学子对于“创造”的理解,对于“责任”的担当。

高二(11)班班长、高二年级学生分会副主席吴非同学

进入附中以来,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他都表现出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华。在学校的英语节、合唱节、文化节、31公里步行者等活动中,他与学生会的伙伴们一同把各项事务组织得井井有条。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说才能,先后在军训开营仪式、合唱节、31公里步行者活动动员仪式及出发仪式、校运会闭幕式等大型活动中发言或担任主持人。

在各种对外交流活动当中,也活跃着他的身影:在“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代表来我校参观时,他积极参与接待工作;在台湾永春高中代表团来访时组织交流会和告别表演;在与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交流活动中参与接待并组织欢送会。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生科技创造营”活动。

作为11班的班长,他有着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与同学的支持。他组织排练的班级运动会入场式表演与合唱均获得了校一等奖的好成绩。

附中给了他成长的舞台,他在这个舞台上不断为附中创造着精彩。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