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我省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近日,“江苏教育发布”开辟专栏《身边的学前教育》,介绍各地的工作经验。第三期,我们推出苏州市吴江区的做法——
苏州市吴江区: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提档升级
苏州市吴江区颁布了《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改造意见》。并安排专项经费对所有公办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进行提档升级。
一、加强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建设
教育局对全区所有幼儿园的游戏化环境改造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实施情况列入幼儿园年度考核重点工作。据统计,全区共投入游戏环境改造资金2300多万元,为幼儿扩增活动面积4万多平米。
全区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幼儿园科学合理地设置户外游戏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课程资源的价值。在户外游戏环境的改造中要突出自然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科学规划幼儿创造自主游戏的空间
幼儿园根据各自户外游戏环境的大小、方位及幼儿园规模来规划设计运动器械区、集体运动场地、攀爬区、长廊、树林、草坪、种植养殖区、山坡(山洞)、玩沙区、玩水区、投掷区、涂画区和户外游戏小屋等区域。
三、丰富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
投放足够的、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低结构本土材料,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体验。明确改造的基本程序和资金来源。所有幼儿园均已在2016年8月底前完成改造工程。幼儿园设立户外游戏环境改造的专项资金,立足于课程游戏化理念,杜绝一味追求高大上,梳理和挖掘利用课程资源,达到低成本高效益。
四、开展课程专家实践伴随式指导
区教育局成立了全国知名学前教育专家领衔的课程建设指导团队。将全区幼儿园分成3组,每组配1位专家,每园固定派出3人,每两周活动1次,每次由不同的幼儿园轮流坐庄提供现场。每次观摩幼儿活动现场后,进行话题交流和现场质疑,有时专家还会让老师们当场完成作业,再进行点评或主题性讲座。一年来,这种专家伴随式教研进行了38次,参与教师近2000人次。平幼和梅幼的骨干教师回园后,都会面向全园教师作二次培训,深受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