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李天顺司长考察江苏特殊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在《残疾人教育条例》即将实施之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巡视员李天顺、特教处处长黄伟46日下午来到江苏调研,首站考察无锡市梁溪区随班就读实验成果。   

  无锡市随班就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905月全国首场随班就读工作现场会就是在无锡召开的。今天下午,李天顺、黄伟一行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在江苏省残联副巡视员丁勇、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顾问委员会主任程益基、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洵如、无锡市梁溪区副区长夏琰等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梁溪区兰亭小学及梁溪区辅读学校,听取了梁溪区开展随班就读实验及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工作汇报,并与梁溪区普通学校教师、资源教师、学生家长代表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李天顺巡视员指出,特殊教育一是地位重要,二是规模很小。但小规模反映大民生。他强调,社会文明程度,要看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是否得到教育的重视和保护。他指出,今年特殊教育有两件大事,一是《残疾人教育条例》即将于51日实施,二是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即将出台。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来到梁溪,今天从现场到会场,深受启发,印象深刻,非常欣慰。他高度肯定梁溪特殊教育发展成绩:一是一人一案、全覆盖、零拒绝10个字在梁溪全面落地,全系统都行动起来了,特殊孩子得到多元安置,并接受高质量教育。二是特殊教育制度在梁溪取得系列突破。特殊教育需要制度保障和创新,才能保持平稳发展。梁溪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工作良好运行。三是阵地建设在梁溪有效到位。特殊教育发展需要阵地,特教学校,就是一个地区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让社会对特殊教育有了更多认识和了解。今天参观了梁溪区特校、特教指导中心、随班就读指导中心、资源教室,可以看出,梁溪区特教发展的阵地建设已经到位,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四是教师队伍建设在梁溪得到全面加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梁溪重视教师专业培养,帮助老师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无论是特教学校老师还是资源中心老师,专业性强,很有奉献精神和战斗力。五是梁溪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特教遍地开花。特教质量,从孩子身上就能反映出来。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孩子更加开放,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更愿意与人交流。他们在特校,在资源教室里,弥补缺陷,融入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最后,李天顺巡视员鼓励梁溪区在特殊教育服务边界的拓展特殊教育发展难点的制度性突破上继续作出探索。 

  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李方平局长向李天顺巡视员一行作了了实验区工作汇报。李方平局长介绍,20151月,无锡市崇安区被列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20162月,崇安区与南长区、北塘区合并,成立梁溪区。新成立的梁溪区坚持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谋划、同组织、同实施,对特殊教育进行资源整合,提升特殊教育集约化程度,扩大特殊需要儿童少年融合教育规模,集多方合力办高品质特殊教育。梁溪区在全市成立了第一个区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加强特殊教育的顶层规划,优化特教资源配置和效能提升,确保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梁溪区随班就读实验工作以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为指导,联合医疗、民政、残联等部门积极构建适合随班就读孩子发展的管理服务网络,发挥区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作用,加强支持性资源教室建设,构建了以行政推动、规范制度、打造平台、个性服务、强化师资为主要内容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首先,以行政支持推进随班就读。梁溪区组织和聚集了区域内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相关行政力量,结成具有工作合力和行政影响力的组织机构,加强了随班就读的组织领导,运用决策、监督、协调、评估、咨询等多种行政管理手段和激励措施,从政策、制度、资金、人员、环境等方面强化行政推动力和科研影响力。其次,以制度建设规范随班就读。梁溪区制定了《随班就读工作规章制度》《随班就读教学常规制度》《资源教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避免了随班就读工作的随意性,提升了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水平。第三,以资源教室承载随班就读。梁溪区先后建立了四个支持性资源教室,从全区中小学、特教学校选拔配备了6名专职资源教师、31名巡回指导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教学,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第四,以个性教育实践随班就读。梁溪区为每一名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了随班就读学生受教育档案”“走在成长路上”“教育临床等专项档案,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与其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计划),一人一方案,一生一课表。积极践行医疗、教育、康复、就业安置四位一体的特教模式,协调医疗专家、康复专家先行介入,积极指导,将学业补偿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康复训练与社会适应相结合,缺陷矫正与潜能开发相结合,为不同类型、水平的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不同的安置方式,并采用无歧视性评估工具,开展学生发展评价,尤其重视学生在品德、运动、技能、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特长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发现问题、调整方向,向目标靠拢。第五,以优秀师资引领随班就读。梁溪区加强任课教师、区片巡回指导教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专职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以资源教室为中心,到各片、各校蹲点服务,由聚到散,聚散结合,帮助普校教师提高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技能和专业水平。建立随班就读评价激励机制,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和素质目标考核中,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对于直接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任课教师建立单项奖惩机制。全区拥有一支思想认识、工作能力与特教需要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推动区域随班就读工作多维度、高质量发展。   

  47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李天顺、特教处处长黄伟在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副巡视员杨林国以及秦淮区区长林涛、副区长戴新等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秦淮区朝天宫民族小学及红梅幼儿园实地考察。李天顺巡视员、黄伟处长高度肯定南京开展随班就读实验工作以来取得的可喜变化。 

  李天顺巡视员指出,南京特殊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归结起来,一是南京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教战线的同志们对特教工作、对实验区工作高度重视。特教发展,重视是第一位的。二是南京在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中,思想和理念先进,体现了二期提升计划中提出的特殊教育发展原则。1.普教+特教,推进融合。打开普校大门,发挥特校作用,按照普校安置优先的原则,把随班就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 普惠+特惠。动员所有的公共政策支持特殊教育,教育工程、教育项目、教育研究、教育安排,向特殊群体倾斜。特校还要有一些专有的特惠政策。3. 共性+个性。既研究特教的一般规律,同时研究每一个特殊孩子的个别规律,因人施教,尊重差异,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推动差异化发展。4. 政府+社会。政府为主导,同时发动全社会力量支持特教发展。总之,这四条原则,在南京特殊教育整体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坚守。三是在推进特教改革实验过程中,南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支持保障体系。特殊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涉及行政、专业等方面,需要形成制度化的安排,以制度化保障支持特教的提升发展。这也是实验区的本质所在。 

  李天顺巡视员对南京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承担随班就读工作指南的研制任务。期待南京组织一批力量,把随班就读工作推进中的好的经验、做法、制度、安排,梳理成随班就读工作指南蓝本。二是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问题进行研究。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了一个核心指标: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这个指标落地,效果会怎么样?期待南京能结合本地实际,分析、研究特教对象如何确定、入学率如何计算等问题。三是围绕新课标新教材做一些新探索。从今年秋学期开始,特教新课标新教材开始在起始年级陆续使用。在整个二期提升计划期间,特教新课标的统编新教材将会成套投入一线使用。希望南京围绕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组织、考试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推进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问题,做一些有益探索,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 

  座谈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孙百军局长首先致辞,欢迎教育部领导来南京考察调研指导。他表示,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特教特办的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快包括随班就读工作在内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他介绍,2017年南京将坚持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出台《南京市加快特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结合第27个全国助残日,举办首个南京市特殊教育宣传月活动,并积极争取给特教教师安排政府奖励 

  秦淮区林涛区长参加了座谈。2014年,秦淮区被南京市教育局认定为首批市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区。2015年,光华东街小学、南京市第十八中学、红梅幼儿园等8所学校(园)成功创建南京市首批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学校,覆盖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完善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同支持、随班就读学校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支撑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秦淮区特殊教育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了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中学习、合适化教学策略,推动构建集体教学+个别辅导+特殊干预的教学范式。20172月,在江苏省基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秦淮区光华东街小学作了融合教育经验交流,充分展示了秦淮区随班就读工作的成果。林涛区长表示,秦淮区将继续努力当好全市特教排头兵,做好随班就读实验工作表率,践行以公平诠释满意的特教发展目标。 

  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戴兴海处长介绍,经过两年的实验,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已基本形成政府为主导、资源中心为骨干、教师发展中心等多部门支持、普通中小学校为主体的工作架构,打造了行政支持、区域落实、学校行动的良好局面。聚焦随班就读质量,全市认定了44所市级随班就读实验学校(幼儿园),出台市级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标准,确定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培育对象,通过标准规范和典型示范引领随班就读实验工作。 

  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视员杨林国主持了座谈会。他指出,教育部两位领导2015年来宁指导给南京随班就读工作带来了全面变化。他认为,随班就读、融合教育,不仅是伦理的问题,也是个科学问题。普校、普园门开了,零拒绝,不难。怎样让孩子各得其所地发展,有尊严地融入社会,体面地生活,这才是最关键的。南京随班就读实验工作追求专业精进,坚持优质融合发展。他感谢教育部领导对南京特殊教育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一定继续努力不负重托。 

李天顺巡视员了解无锡梁溪区特殊教育情况

李天顺巡视员与幼儿亲切交流

座谈现场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