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葛道凯 发布时间:2020-01-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1月10日至11日,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在会上交流发言,从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坚持多元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多措并举、构建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介绍了江苏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做法和经验。本报本期摘要刊登葛道凯厅长发言,敬请关注。

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葛道凯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以内涵式发展为根本,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江苏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每年将此作为督查重点,省政府将其列入年度百项重点工作。通过集中新增、动态调整,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目前全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52.9%,2020年预计将占60%。

  二是大力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五项改革”。从落实奖学助学经费、开展寓教于研、国际联合培养、导师招生配置、建立考核淘汰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化推进改革,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省88%的高校博士研究生人均奖助金额达5万元/年。94%的省优势学科参与了“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数千名博士研究生到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研修。

  三是深入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近3年共安排1.5亿元,资助优秀研究生实施科研创新计划9977项,举办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大赛28个、暑期学校56个、学术创新论坛90个,参与研究生近4万人,对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起到明显作用。

  坚持多元协同,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省人才、教育、财政、人社、科技五部门联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从2010年开始,江苏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和技术骨干,到江苏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并承担研究生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目前,已遴选六批次共2060名产业教授到省内30多所高校任职。

  二是教育、科技部门联合推进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全省高校已建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660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是与大型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省教育厅与华为公司签署《学科共建和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未来三年,华为公司将优选江苏高校开发不少于10门在线精品课程或教材,实施产学合作项目不少于20个,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未来五年,该院将按照硕士1万元/年、博士3万元/年、博士后5万元/年的奖励力度,参与培养600—1000名集萃博士(后)、6000—10000名集萃硕士研究生。

  坚持多措并举,构建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4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每年省级财政安排高水平大学专项建设经费34亿元。目前全省91%的研究生在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2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57%的研究生在一流建设学科和省优势学科学习。

  二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出台研究生导师“十不准”规定,并建立通报和问责机制。将导师立德树人情况纳入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评价体系,每三年开展一次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抽评。成立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研修中心,建立骨干研究生导师省级常态化研修机制。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活动,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导师和导师团队脱颖而出。

  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加强专家咨询组织建设,组建14个类别的省级研究生教指委。持续18年开展博士硕士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公开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每年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江苏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7.24%,其中博士生满意度达97.12%。

责任编辑:陈路

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1-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1月10日至11日,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在会上交流发言,从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坚持多元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多措并举、构建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介绍了江苏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做法和经验。本报本期摘要刊登葛道凯厅长发言,敬请关注。

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葛道凯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以内涵式发展为根本,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江苏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每年将此作为督查重点,省政府将其列入年度百项重点工作。通过集中新增、动态调整,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目前全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52.9%,2020年预计将占60%。

  二是大力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五项改革”。从落实奖学助学经费、开展寓教于研、国际联合培养、导师招生配置、建立考核淘汰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化推进改革,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省88%的高校博士研究生人均奖助金额达5万元/年。94%的省优势学科参与了“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数千名博士研究生到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研修。

  三是深入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近3年共安排1.5亿元,资助优秀研究生实施科研创新计划9977项,举办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大赛28个、暑期学校56个、学术创新论坛90个,参与研究生近4万人,对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起到明显作用。

  坚持多元协同,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省人才、教育、财政、人社、科技五部门联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从2010年开始,江苏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和技术骨干,到江苏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并承担研究生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目前,已遴选六批次共2060名产业教授到省内30多所高校任职。

  二是教育、科技部门联合推进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全省高校已建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660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是与大型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省教育厅与华为公司签署《学科共建和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未来三年,华为公司将优选江苏高校开发不少于10门在线精品课程或教材,实施产学合作项目不少于20个,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未来五年,该院将按照硕士1万元/年、博士3万元/年、博士后5万元/年的奖励力度,参与培养600—1000名集萃博士(后)、6000—10000名集萃硕士研究生。

  坚持多措并举,构建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4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每年省级财政安排高水平大学专项建设经费34亿元。目前全省91%的研究生在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2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57%的研究生在一流建设学科和省优势学科学习。

  二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出台研究生导师“十不准”规定,并建立通报和问责机制。将导师立德树人情况纳入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评价体系,每三年开展一次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抽评。成立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研修中心,建立骨干研究生导师省级常态化研修机制。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活动,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导师和导师团队脱颖而出。

  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加强专家咨询组织建设,组建14个类别的省级研究生教指委。持续18年开展博士硕士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每年公开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每年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江苏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7.24%,其中博士生满意度达97.12%。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