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道·百家谈 第40篇
伽利略的父亲是个音乐家,伽利略在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对绘画和音乐的极高天赋,之后却神转折成了伟大的科学家,只能说厉害的人在哪个领域都能成才,那么这其中,他的家庭教育起到了怎么的作用呢?一起来看看伽利略的成才之路。
小伙伴们记不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题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文?文章大意是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在比萨斜塔塔顶扔下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从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不知道这是啥的请去复习一下初中物理)。
长大后我们发现这个伽利略还真是不简单,江湖上留了下很多关于他的“丰功伟绩”。比如发明望远镜、温度计,提出力学相对性原理,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测到了太阳黑子,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那么,这么优秀的科学家是咋培养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故事吧。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诞生于意大利比萨城的美第奇家族,父亲是一位精于琵琶演奏的音乐家。伽利略作为长子,爱动脑筋,在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时,他经常会动手制作风车、小船等玩具给弟弟妹妹玩。伽利略的绘画和音乐才能也是相当了得。当父亲发现伽利略有绘画天赋后,立即请了几位画家指导他;对于他表现出的音乐才能,比如弹奏风琴、演奏笛子,父亲也非常重视,亲自指点,使他短时期内就达到了舞台演奏水平。
父亲认定伽利略绝顶聪明,思维敏捷,将来一定有大出息,便常常在众人面前夸奖他。伽利略10岁时,父亲将他送到修道院,跟从神父学习。进入修道院后,小伽利略接触到了亚里斯多德的多项学科知识,对其中的《物理学》《天论》十分着迷。5年后,伽利略进入比萨大学成为了一名医科大学生。
然而,比萨大学医学专业陈旧的内容、迷信的成分、老师的照本宣科和不准表达疑问,使伽利略心生委屈,便一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哲学课和数学课中。一次吊灯的启示,使他发现了单摆等时性原理。后来,伽利略按照数学原理研究制作了比重秤,发明了脉搏计时仪,完成了关于浮力的重要论文。他带着自己的发明和论文四处毛遂自荐,甚至坚持沿街乞讨步行至罗马拜访了罗马大学的数学教授拉威斯。热情的教授召开了研讨会,让伽利略宣读论文,演示仪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终于,25岁的伽利略成为母校比萨大学的教授。
成长启示
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的夸奖和引导,可以助推孩子成就梦想。
很多时候,父母总觉得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做才是对的,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才是成功的。因此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和意愿,执意为孩子规划人生,设计孩子应该走的路,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学得痛苦,家长看得郁闷,有些容易钻牛角尖的孩子,甚至会通过离家出走或者更极端的方式反抗父母的意志,孩子成长受挫,亲子关系疏离。
不管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音乐、体育、漫画都好,父母应当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平台,并进行适当引导,尽力帮助孩子去实现梦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梦想是孩子心之所向的愿望,更是孩子前进的力量。
来源:《自然长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