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道·百家谈 第72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身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认真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和老师、同学经常发生冲突、花钱大手大脚等等。孩子有了问题,不少家长不是指责就是唉声叹气,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有错,家长应首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有什么不当之处。其实,绝大多数孩子的问题都和家长有直接的关系。家长能认清自己的问题,孩子慢慢就会好起来了。
在接待家长咨询时,我有时好心地告诉家长,是你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可家长却会生气,说:“孩子出了问题让你说得好像我有问题似的。”家长这话一出,我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恐怕难以解决了。
感触颇深的是,问题再多的孩子,我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希望,但是一听家长的话,我绝望了。很多时候,谁都没病,是家庭教育模式“病”了。孩子的问题只是一面镜子,是不良家庭教育模式的一种反映而已。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积极调整不当的教育方式,在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情况奇迹般地快速好转。但这样的家长并不多。
不少家长指责孩子学习不专心,而自己从来就没有重视过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孩子在看书、画画时,家长要么在旁边大声说笑,要么开着电视,孩子的注意力难免被分散,养成了学习不专心的坏习惯,这是孩子的错吗?
又比如,有家长埋怨孩子不爱看书,对学习没兴趣,而家长自己每天津津乐道的是时装、美容、谁家有钱、哪里好玩,这种家庭环境影响下,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恐怕是难免的事情,责任在谁呢?
有家长说孩子讲究穿戴,为穿什么衣服常常与家长发生冲突,惹得家长十分恼火。实际上孩子还小,讲打扮的观念往往是家长无意中培养出来的。
有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喜欢把孩子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可爱,孩子穿的衣裤若搭配不好,孩子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家长却非常在意,时间稍长,就养成孩子讲究穿戴的习气,这是谁的错呢?
有的孩子上学以后学会说谎话,家长很生气,却很少去反省自己,更没想到这也许是自己造成的。孩子读书了,家长容易紧张,生怕孩子落伍,所以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不允许孩子出一点儿差错,动辄惩罚、训斥,严厉得让孩子恐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也不可能完全照着家长的要求去做,
为了逃避惩罚,只好撒谎,有的孩子甚至撒谎成性,这种错误表现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什么是朋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平等。家长要承认孩子有时是对的,自己也会出错,这叫平等;要讲道理,不要滥用父母的权威,认为你就得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爸你妈,否则孩子将来容易得各种焦虑症,而且缺乏自信。
上进心不是靠夸别人家孩子贬低自己家孩子得来的,永远不要说谁家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强。孩子如果反过来问你,你怎么不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家长比呢?人家是市长、省长,你是吗?人家开奔驰、宝马,你有吗?如果听到孩子这样说你,你会有何感想呢?
孩子上学,有的父母甚至辞职陪读,这会给孩子施加潜在的压力。家长不能仅仅为了孩子而活,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考大学这件事上,孩子会不堪重负。只会学习的孩子,将来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比别的孩子高。
有人说,孩子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长大的。此话颇有道理,不过,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家长漠视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在孩子犯错时,及时反省,找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过失造成的,家长只有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
作者:刘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