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日记·教师篇】等一个“春天”

作者:严 敏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

  一段特别的生命体验,打破了我们如常的生活秩序。

  前所未有的疫情,把我们关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着。

  街道上,偶有车辆跑过,人行道上空无一人。路旁的树木,孤独地站立着。

  阳台上洒满了冬日最后的阳光,立春了。我们渴望着去郊外迎接春天的第一枝嫩芽,也想在春意初起的山坡上,呼吸第一缕春的气息。

  这一切的期盼,都在心间化成了抵抗“新冠”肺炎的决心。我们会战胜这场病毒,那些属于我们的绿意盎然,都会如期而至。只是,请稍加等待。

  前日晚间,我的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发来一段其公司自制的视频,文案令我很是喜欢。

  ……疫情之下,人人自危。每个城市,都在隔离自救。海安这座喧闹的城市,骤然安静。黯淡的商场,空荡的车站,主干道上零星的车辆,早晨八点寂静的公园……人,寥寥无几。

  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海安,但这确实是我们的家园。熟悉而又陌生,脆弱而又坚强。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让这座城市正常运转。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座空城,而是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

  我们等你,春暖花开的那天!

  海明威说:“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们等你,春暖,花开!

  昨日,是到校直播的日子。

  阳光格外明媚,一大早天空就明亮了许多。

  空中课堂上,我分享了曾巩的一篇散文《越州赵公救灾记》。

  熙宁八年夏天,越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当时执掌越州的是资政殿大学士赵抃,他指挥若定,很快平弭了这场灾难。曾巩写就此文,就是为了纪念赵抃这次救灾。

  曾巩的这篇文章朴实无华,连一句可以用作标题的“金句”都没有。但从这一句句枯燥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优秀的地方官员在应对灾情时的表现:规划得当,执行得力,策略有方,领导有担当,且充满人性关怀。

  有此五者,天灾不足畏,人心足慰。

  如曾巩所言:“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再观当下,或许,这就是这节课收获近30万点赞的原因所在吧。

  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观影与阅读同在。

  电影《传染病》《极度恐慌》《流感》,美剧《血疫》,西班牙剧《黑死病》……触目惊心,“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长期以来,我们的先祖利用智慧,虔诚地从自然界小心翼翼地索取,为我们开辟了耕地,种植了谷物,驯服了动物。而我们,却喜欢站在支配者的地位,以无知去挑战自然界。

  是人类,破坏了平衡。

  重读加缪的《鼠疫》。不得不承认,鼠疫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本质不同,但是我们从中所看出的人性是相似的。

  一篇文,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迟子建在《泥泞》里写道:“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落在眼中的字迹,如珠粒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有人说:“看,前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

  我说:“也不是,天亮后便会很美的!”

  (作者系海安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