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瑞芳,女,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民办教师。1984年毕业于丹阳市荆林幼师,1993年获得南师大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函授大专文凭。多篇论文、案例获得省市级奖项并发表于省市级学术杂志,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先进个人”。从懵懂的姑娘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她静心潜行,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幼教这片幸福的原野上,得到了家长的肯定、社会的赞许。
【人物通讯】
愿为天使补双翼
——记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教师殷瑞芳
仲夏,暴雨初歇。笔者乘车赶往丹阳城郊结合部的练湖农场,相传这里曾是三国东吴周瑜操练水军的地方,民国时围垦造田,新中国解放后改为国营农场。
走进练湖中心幼儿园,笔者沉醉于这所省级优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环境设置的精巧精致。远处,三五个女教师正围在一起制作教具,欢快的交谈声迎面而来。和之前头脑中预设的娇小柔弱的形象不同,殷老师高高的个子,大脸盘,大眼睛,看到记者一行,爽朗地大声欢迎着。交谈的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我既没有骄人的成绩,也没有傲人的事迹,只是一名普通的民办幼儿教师,非要采访的话,那就说说那些小事吧。”言语中,殷瑞芳透着满满的坦诚。
“面对天使般的笑容,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又是一年栀子香,小一班迎来了一批天真烂漫的小天使。其中有个叫天天的小男孩特别引人注目,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帅气的小脸惹人爱怜。可不久殷瑞芳就发现天天有些“与众不同”,要么室内室外无休止地走进走出,要么在教室沿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转着圈跑,要么一直高举右手,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入园有一段时间了,可他,总徘徊在集体之外,谁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原来,天天的爸爸妈妈远在外地忙于生计,天天从出生后就一直由奶奶抚养。由于奶奶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太婆婆和身体不好的爷爷,天天大部分时间都独自躺在床上,瞪着白花花的天花板。一天天过去了,虽然在生活上奶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但缺乏关爱和交流的天天内心世界却逐渐封闭了起来。
天天的奶奶坚信自己的孙子聪明又健康,殷瑞芳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找奶奶,劝说让孩子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同龄人,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半信半疑的爸爸妈妈也在殷瑞芳的建议下,带天天去了南京和上海检查。诊断结果就像是晴天霹雳,击碎了每个人的心。“只要我们大家不放弃,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将来一定能自食其力!”她一边安慰天天的家人,一边和他们一起上网查资料,与同事商讨保教的方法和策略。
午饭时,小朋友已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天天还茫然的坐在小椅子上,双眼呆滞地望着前方……这种情形不知持续了多久,殷瑞芳一次次地轻声呼唤孩子的名字,一次次拿起孩子的手教他扶碗拿调羹,“天天,看,好香的饭饭哦!”“天天,来,吃饭啰,不吃饭饭肚肚会不高兴的,就会咕咕叫哦!”“哗啦啦,下雨啦,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我们一起把嘴巴变成大山洞,让小动物进来躲雨好不好?”就这样,在殷瑞芳的一再“引诱”下,天天终于学会了张开小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着,天天开始吃老师喂的饭了。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孩子对上厕所好像有一种特别的恐惧。他宁愿憋着尿湿裤子,也不愿去厕所,有时一天要尿湿好几回。偶尔一次,看到园中一簇蔫了的迎春花,天天眼中充满了爱怜,殷瑞芳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细节。从此,她不再坚持要带天天去厕所,而是牵起他的小手,指着迎春花说:“天天看,花儿渴了,天天宝宝最有爱心了,我们来给它喂点水好吗?”天天点点头,就不声不响地对着迎春花用心“浇起水”来。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天天身上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会拿勺子吃饭了,会自己喝水了,愿意到厕所小便了,能和小朋友一起上床午睡了,喜欢和大家一起排队做操、玩游戏了……还有了2个好朋友,每每看到天天小脸上绽放的笑容,殷瑞芳的心也便开始暖了起来,她知道所有的坚持都没有白费。
如今,天天已经跟随爸爸妈妈去了外地读书,殷瑞芳和他一家人的联系却从未间断。每次听到孩子的好消息,听到天天在电话那头喊“殷妈妈”,殷瑞芳总忍不住地落泪,有欣喜也有心疼。在给殷瑞芳的短信中,天天爸爸表露了内心的感激,“谢谢殷老师,是您对天天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才使我们重拾了信心,我们一定把孩子培养好,不能辜负殷老师的期望。”
从教三十年,像天天这样“特殊”的孩子,殷瑞芳遇到了好几个。2012年,小班的暑期适应班里,有个很特别的孩子,虽然4岁大了,但孩子除了能发出模糊的“阿姨”音节外什么也不会说。这个孩子情绪焦躁,经常会抓咬身边的人,每次睡觉都要经历长时间的挣扎。看着孩子的痛苦,殷瑞芳心疼不已,开学后,她主动要求让孩子分到她的班上,由她专门看护。每天照顾孩子,总会让殷瑞芳折腾出一身一身的汗。大冷的冬天,看着满园子里追着孩子跑的殷瑞芳,有同事问:“这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为何不送去特殊学校?”同事的不理解,没有动摇殷瑞芳的信心,“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这样一个孩子的家长,会是怎样的心情?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被贴上‘特殊’的标签?”每当看到孩子的母亲无助地哭泣,看到孩子痛苦地摇晃着脑袋,殷瑞芳的内心总会莫名地悸动。
提起殷老师,熟悉她的同事们纷纷表示有话要说。莲湖之前是个农场,外来务工的、家庭困难的,因为忙于生计,无法照料自己的孩子,殷瑞芳就成了他们的求助对象。办公室、家里经常性地成为临时“托儿所”,帮忙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甚至同吃同住,殷瑞芳从来没一句怨言。知道殷老师是个好人,家长们有了困难总是会想起她,不少人说殷瑞芳傻,她总是笑笑。“将心比心,没有哪个家长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将孩子托付给我,那是对我的信任,我就应该尽心尽力地照料好。看着孩子们天真地冲你笑,我真心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这样,三十年来,殷瑞芳一直傻傻地乐在其中。
“能为喜爱的事业而努力,所有的苦累都是幸福的”
2010年,练湖中心幼儿园迁至新址,现代化的园舍让大家欣喜不已,但面对偌大的新园,环境创设就成了艰巨的任务。欧阳园长心急火燎,寻觅得力干将组建攻坚团队,这时候,殷瑞芳主动请缨,带领年级组教师肩负起了这个重任。
此时,殷瑞芳的女儿只有3岁,由于爱人工作在外地无法照料女儿,幼儿园就成了她和女儿的家。虽然家和幼儿园只有一步之遥,但她却没有时间回家为女儿做一顿香喷喷的饭菜,让女儿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面包和饼干就是她们的晚餐,忙起来就忘了饭点,时常女儿饿哭了,一看时间已是八九点。看着女儿啃着面包,打着瞌睡,身为母亲的殷瑞芳满怀愧疚,可一转身忙工作就又什么都忘记了。多少个夜晚,等她抱起熟睡的女儿回家时,已是夜深人静,寒霜满地。短短的一个月,殷瑞芳就瘦了五六斤,就连合身的连衣裙也松垮起来,同事们赞叹她精心布置的班级环境,戏说道:“为了环境创设,你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你的努力点个赞!”
幼儿园独立初期,又恰逢督导。殷瑞芳的配班老师是园里的兼职会计,事特别多,有心无力、分身乏术,班里所有的事就只能搁在殷瑞芳一个人肩上。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孩子的生活、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准备,从构思到制作都要她亲力亲为,而这些工作往往只能在孩子午休和放学后才能开始。
有时,一天里楼上楼下无数遍地跑,一天中都找不到坐一下休息的时间,殷瑞芳的腿像灌了铅般沉,最后她干脆就把鞋脱了,光着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受她的影响,不久幼儿园里就新出现了一支“光脚娘子军”。那段时间,除了自己忙,晚上殷瑞芳还要带着年级组老师一起加班,听年轻老师说课、模拟上课、教研交流……住在幼儿园前面的居民常开玩笑地说:“你们做老师的真是辛苦。我们都睡觉了,你们还在加班。我们一觉睡醒,看灯亮着。再睡醒看看,灯竟然还亮着。你们是铁人啊?”
2010年5月底的一天,殷瑞芳下腹持续坠痛,经医院检查为宫外孕,医生要求她立即住院。当时学校正在搞创建,她担心歇下了会影响年级组和班上的工作,她就思量着拖延到创建结束后再去医院。于是,她瞒着同事,瞒着爱人,一如既往地上班。一天早晨,腹部疼痛得让她满床打滚,爱人这才知道一切,火速把她送到了地方医院做了清宫手术。当天下午,还是一脸苍白的她就拖着缓慢、沉重的脚步又回到了学校。
当晚,腹部一阵阵剧烈的疼痛向她袭来,她蜷缩成一团,伴着恶心和呕吐,冷汗瞬间湿透了她的衣服。爱人惊恐中把她送进了市级医院,没来得及挂号她便被送进手术室。进了手术室,她的血压急剧下降,继而休克在手术台上。可当她刚从手术的麻醉药中醒来,就又拿起了电话要询问园里的情况。此时,殷瑞芳的爱人再也控制不住气愤,一把抢过电话,大声地训斥道:“你要工作还是要小命?就是因为清宫后没有静卧休息,才会导致大出血。”她默默听从了爱人的劝慰,可她依然放不下心,班上有那么多的孩子要照顾,谁来顶班?有的区域的构思还不够成熟,新老师束手无措怎么办?她的心里是真着急呀,她恳求爱人去趟学校,看看能不能带些事到医院来让她做。拗不过她的坚决,万般无奈下,殷瑞芳的爱人只能遂了他的愿。
2011年,在创建省优质园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殷瑞芳忙得腰酸背痛,还伴随着断断续续的高烧,整夜被疼痛折磨地无法入眠。爱人劝她去医院看看,她说,等等吧,等忙过了这阵。就这样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每天,老师们看到她两手撑着腰部走路,时常扭动捶打腰的两侧,爬个楼梯腰就受不住的样子,就问她:“你怎么啦?是不是病了?快上医院去查查吧!”她总是摇摇头笑着说:“没事,只是腰有点不舒服而已。”看着脸色蜡黄、日渐憔悴的殷瑞芳,爱人终于忍不住了,跑到学校,把她硬拽到了医院。路上她还口口声声说着,“我没事,不用上医院。”到了医院,一量体温,高达39.3℃,检查结果为AGI慢性肾炎。医生一再告诫她:“要非常小心谨慎才行,为稳定和控制好病情,每个月需复查一次。不能感冒发烧,否则就会损害肾脏,加重病情,而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心疼殷瑞芳的爱人这次彻底恼怒了,不许她上班,要她在家休养。为了安抚爱人,当时她答应了,可出院后不久,殷瑞芳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不管遇到多大的难事,只要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忘却自己的病体,忘却一切烦恼,就会和孩子一样精神焕发,童心飞扬。因为热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人生,我只想着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能为喜爱的事业而努力,所有的苦累都是幸福的。”谈及过往,殷瑞芳娓娓道来,风轻云淡。
“快乐的心境是自己给的,幸福其实很简单”
“有时候,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又或者是一盏等候的灯火,一声秋虫的吟唱……都会催生幸福,让人感动、温暖、快乐不已。当我们的心还在名利中追逐,在物欲中翻腾,在红尘中停泊时,我们听不到幸福的声音。当我们刻意寻求,幸福总触不可及;当我们回归平常,幸福却悄悄地,在不经意间走近。”
这是殷瑞芳日记里的一段文字,隽永而细腻。她喜欢写些文字,关于教学的反思、教育的感悟、生活的感慨,她收藏着一路的点点滴滴,从1984年到2016年,满满当当的足有几十本。记者怀着敬畏的心情,翻看着那些斑驳而温暖的文字,如同走入一个人的沧桑,去窥探一场人生的奇遇,目光所及的字里行间里,触碰到了一个教育者柔软的灵魂。
“是什么让您热爱上幼教这方热土?”面对记者的提问,殷瑞芳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练湖就有幼儿园。由于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父母没钱送我去幼儿园学习。我时常趴在窗户上偷偷看,记得那个园长特别和蔼,还经常给我东西吃,我非常喜欢她。”或许就是儿时的渴望,殷瑞芳中考时毅然选择了荆林幼师。毕业后,殷瑞芳被分配在扬中的一家厂子上班,当时工资足有一百多元。偶尔一次,听说练湖农场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殷瑞芳按捺不足内心的激动,想着要学有所用,就义无反顾地回来了。那时候,民办幼儿教师的待遇只有三十多元,亲戚邻居无不说这姑娘傻透了,可殷瑞芳觉得,能和孩子们在一起特幸福。
“三十年了,您还是一位民办教师,收入也不是很高,您想过要转行吗?”记者知道这或许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爱人,他们从不强迫我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他们的宽容成就了我对这种简单生活的追求。”殷瑞芳满脸洋溢着幸福。十多年前,殷瑞芳爱人经营一家超市,收入很可观。后来因为生意需要,殷瑞芳爱人到镇江工作,就萌生了让她辞职打理超市的念头。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也没能让殷瑞芳动心,她就一句话“我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无奈之下,超市只能转手他人。“好在我们家经济条件还可以,殷瑞芳也算是享了我的福呢。”殷瑞芳爱人打趣地说道,眼睛朝向殷瑞芳,笑容里尽是温柔。
是什么造就了殷瑞芳恬淡的性情,善良的品格?“我想这应该和家庭教育的熏陶分不开。我爸爸以前就是农场里的农民,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他爱学习,喜欢钻研,乐于助人,各种生产工具他都能修修补补,邻里们都喜欢和他相处,经常聚到一起谈天说地。”殷瑞芳骄傲地向记者介绍她的父亲,一旁的老父亲也笑得合不拢嘴。“知女莫如父。关于殷瑞芳,您老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记者见状忙问道。于是,老父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六角金刚脐”的故事。一天殷瑞芳的父亲挑了几十斤麦草,走了好几十里地卖掉后,买了“两个六角金刚脐”给孩子们,当时殷瑞芳只分到一个金刚脐的两个角,但她舍不得吃,偷偷放在口袋里,她知道父母亲非常辛苦,想留一点给他们。但是弟弟妹妹们吃完分到的金刚脐之后,看到殷瑞芳还有,就开始打闹要抢她的。父亲以为殷瑞芳故意“馋”弟弟妹妹,动手打了她。当明白真相后,到现在,他还内疚不已!如今,殷瑞芳是子女当中最孝顺的一个,天天都要去两个老人的住处,嘘寒问暖,成为练湖附近的一段佳话。
殷瑞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健康快乐的父母,稳重踏实的丈夫,尤其还有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儿。今年50岁的殷瑞芳对10岁的女儿有着特殊的感情,她说女儿是飞来的“天使”,她视为掌上明珠,心中至爱。谈到女儿,殷瑞芳眼眶不禁有些泛红,但她仍然笑着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属于她们一家人的对话。一次殷瑞芳开玩笑地问女儿:“妈妈整天忙学校的事,都没时间管你,我们把妈妈卖掉好不好?”女儿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好,那样我们家里就没有保姆了!”殷瑞芳的爱人跟着问:“那就把爸爸卖掉吧?”女儿回答:“不好,家里就没有人挣钱了!”“那就只有把宝宝卖掉了?”爱人笑着说。“不好!不好!不好!”女儿摇着头,“把宝宝卖掉,家里就没有幸福了!”最后女儿煞有其事地总结:“爸爸是家里挣钱的人,妈妈是我们家的清洁工,宝宝是家里的幸福果!”
“我的女儿很爱美,我经常教育她,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的人。”说起对女儿的教育,殷瑞芳有着自己的观点,“我不渴求她功成名就,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成长,长成她想要成为的人。她天天嚷嚷着,将来长大了,要像妈妈一样当孩子王,开心又快乐。说不定她真的会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呢。”言至于此,殷瑞芳快乐地有些手舞足蹈。
采访快要结束时,我们请殷瑞芳说一句她人生的感悟。她思忖片刻,说道:“快乐的心境是自己给的,幸福其实很简单。人生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