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朱娟,199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盐城市大丰区苗苗幼儿园副园长。从事幼教工作20年来,她爱生如子,勤奋敬业,刻苦钻研,先后5次参加全区开放课堂教学活动,4次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在全区园长论坛中获得教学一等奖,曾荣获盐城市教坛新秀称号,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主持省级课题及市级课题各1项,并已经顺利结题。在她的带领下,该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教学业务骨干,其中大丰区级教学能手以上的骨干教师已达16人。
她让平凡的幼教生活闪耀着美丽的光彩
——记盐城市大丰区苗苗艺术幼儿园副园长朱娟
她爱生如子,关爱弱势儿童,是孩子眼中的好老师;她勤奋敬业,刻苦钻研,是同事眼中的好园长;她支持丈夫援青,独自一人照顾两家老人和年幼的儿子,是家人眼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她让平凡的幼教生活闪耀着美丽的光彩,并在繁重的生活中成就自己的传奇,她就是盐城市大丰区苗苗幼儿园副园长朱娟。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什么困难都难不倒
“朱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我们,每次下大雨的时候,她生怕我们摔倒,总是让我们慢一点走路。朱老师还很有耐心,有时候排练的舞蹈动作太难,她就反复地教我们。我特别喜欢朱老师,不上课时我总是忍不住去她办公室看她。”严予竣是苗苗幼儿园学前班的学生,一提到朱娟老师的好,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一旁的小女孩毛豆豆是朱娟班上的学生,她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也喜欢朱老师,我每天回家心里都想着朱老师,生病时也想着朱老师。”
在苗苗幼儿园孩子们的眼中,朱娟和自己的妈妈一样亲切。而在平时的工作中,朱娟也真正做到了“爱生如子”。有孩子哭了,她鼓励他们、安慰他们,为他们擦去泪花;有孩子生病了,她第一时间送去医院就诊;有孩子尿裤子了,她总是先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裤……不管班上孩子有什么特殊情况,等家长来到幼儿园时,看到的都是朱娟忙碌的身影和孩子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们家长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为孩子能在朱老师班上而感到欣慰。”该园一名学生家长说。
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更多地依赖朱娟。孩子们在家遇到困难时,父母们没招,就打电话求助朱娟。一个傍晚,朱娟班上的一名孩子患有急性脑炎,急需打点滴治疗,可孩子就是不愿意,医生一插上针头孩子就拔掉,三番五次地这样,家长没辙,情急之下就拨通了朱娟的电话。当时朱娟正在老家大丰区沈灶镇忙事情,接到电话的她二话没说,就开车前往区医院,陪孩子挂完药水已是晚上9点多。看到家长和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朱娟才离开。
“朱老师在当地是知名度颇高的品牌教师,许多家长都慕名而来,抢着进她的班。”苗苗幼儿园园长左新华对记者说。有一件令她至今感动不已的事情是,一天,幼儿园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该学生是一个只能依靠助听器维持听力的残障儿童。面对这样的学生,有老师说“无法教”,还有老师说“让她去特殊学校吧”……就在大家犯难的时候,朱娟站了出来,她说:“园长,孩子交给我吧,我会把他照顾好的!”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中,朱娟成了这个孩子的“老师妈妈”。
为帮助这名弱势儿童,给她一个健康的童年,朱娟把更多的爱给予了她。每次活动时因为她听不清,朱娟就用手指着图片,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作示范。在班上,朱娟总是把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鼓励她大胆地表现自己,培养她的自信,让她融入集体中去。三年如一日,发生在朱娟和这个孩子身上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朱娟总是说:“听障儿童就是有一点点身体残缺,她的智商没有问题,想教好她说到底就是需要麻烦一点,但只要有爱心,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什么困难都难不倒。”
近年来,朱娟主动出面说服园长先后接受了6名弱势儿童,其中有3名孩子安排在她自己的班上,并且每学期给这类孩子减免1000元学杂费。
做事舍得付出,还做得与众不同
在苗苗幼儿园,朱娟既是一线教师,也是分管教学业务的副园长,也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师的岗位上,两项工作干得都很出色。从1996年毕业走上幼师工作的第一天起,朱娟就以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为指导,孜孜以求,潜心研究。她平时认真钻研,阅读了大量的专题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用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蒙台梭利教育园本化模式,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本园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组织教师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并分别以案例的形式开展系列讲座、专题研讨,其研究成果得到了杭州蒙氏培训机构的高度赞誉。
“我最佩服她的是课堂教学能力,她讲课的语气值得我们学习,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话语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她的心非常细。”苗苗幼儿园教师王莉莉和朱娟搭班已有10年,她告诉记者,她们班上有个小男孩左手先天性没有大拇指。有一次教师们在备课中讲到让学生描绘自己的小手这一课堂环节时,朱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让小朋友们画右手,这样那个小男孩就不会受到伤害。“当时我们很受感动,心想自己怎么就没有考虑那么周全。那天,那个小男孩特别开心。”
参加工作以来,朱娟先后5次参加全区开放课堂教学活动,4次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还在全区园长论坛中获得教学一等奖,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主持省级课题及市级课题各1个,并顺利结题。作为分管教学的副园长,在幼儿园的管理中,朱娟率先垂范,为幼儿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她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课,对青年教师的课,她总是给予悉心的帮助和指导,她指导的教师在优质课比武活动中获得两次一等奖。在她的带领下,幼儿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教学业务骨干,大丰区级教学能手以上的骨干教师已达到16人。
单苗苗是苗苗幼儿园的年轻教师,与朱娟共事的这几年,她收获颇丰。她说,朱娟老师兢兢业业地工作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她。“朱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进行教研活动时,是最忘我的。一个冬天的夜晚,外面下着大雨,几个教师在一起研讨,大家都没有吃饭,但谁都没有提起,因为在朱老师的带动下大家自然而然地融入研讨中。”单苗苗告诉记者,每次有教师出去赛课,朱老师都把大家都组织起来一起讨论,人人写一份教案,以小组形式对赛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突破。她自己也亲力亲为,对赛课每个步骤进行细致地讲解。
“朱老师是一个创新型的人才。”谈及朱娟,左新华总是这样评价。她告诉记者,朱娟在教学管理上井井有条,做事舍得付出,还做得与众不同,特别体现在学校大型活动的策划上,她有很多金点子。“今年策划儿童节主题活动时,朱老师拿出了一份特别的活动方案给我,我一看眼前一亮,这与平时各班排练舞蹈活动不同的是,发动了家长参与园内活动,让亲子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这在家长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活动结束后,家长们啧啧称赞。”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成就了幼儿园高质量、有特色的保育品牌。正因为朱娟的引领和带动,苗苗幼儿园成为大丰区社会放心和家长认可的知名幼儿园。
用无怨无悔的行动,诠释新时代的优秀女性
熟悉朱娟的人都知道,她把爱倾注在了幼儿园的工作上,对学生付出得太多太多,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同事眼里的好园长。她也没有因为繁忙的工作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她除了是一位好老师、好园长外,还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
朱娟和丈夫同是教育工作者。3年前,丈夫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青海进行教育援助。作为一名援青干部的妻子,朱娟有着比别人更多的辛苦。每天清晨5点多钟,就能看到朱娟忙碌的身影。什么时候为上初中的儿子准备早饭?什么时候接送儿子?什么时候到幼儿园工作?什么时候做家务?什么时候看望老人?什么时候跟丈夫电话交流?……“只有把每天的时间进行精确安排,才会把所有事情照计划完成好,否则就会有忙不完的事情,不能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朱娟说。
每天深夜,当别人已经睡去,而朱娟却不能入眠,她必须守在电话机前,等候丈夫的电话,因为远在青藏高原的丈夫因高原反应头痛失眠,她知道丈夫此时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问候与关心,她必须与他一起渡过难关。朱娟深深地知道,援青是一份神圣的事业,她需要一个好丈夫,可边疆的藏民们更需要一名好干部,无论他远隔千山万水,她都必须支持他。当丈夫在电话里向她介绍青海的美丽和藏民的纯朴与热情时,她也仿佛看到了那圣洁的高原;当丈夫在电话里向她“汇报”近期的工作成果时,她生活中的辛苦瞬间化成了满满的幸福。
一个深夜,朱娟的儿子发高烧,她一下就急哭了,从来不敢走夜路的她急忙带着儿子去医院挂急诊。等从医院回来,已是凌晨1点多。到家看到冰冷的屋子,朱娟无尽的委屈涌上心头。可当电话那头传来丈夫关切的声音时,朱娟的心情又恢复了阳光,她告诉丈夫:“她很好,儿子很好,家也很好!”并再三叮嘱丈夫:“你好好工作,好好为当地人民办事,家里有我,放心!”这一段简简单单的话语,一重复就是3年,而这3年里是朱娟道不尽的忙碌与艰辛。
“在朱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看到了藏汉两民族一家亲的大爱。朱娟是很辛苦,但她从无怨言,她用实际行动做一名任劳任怨的好妻子。”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教师、朱娟好友王秀兰说,“每次见到朱娟,她总是一脸微笑,亲切地询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她身边,你不会感觉她的劳累和疲倦,她只会给人留下乐观和温馨的模样。”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朱娟用爱感染和鼓舞了身边的人,也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优秀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