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精心设计,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作者:石 艳 发布时间:2022-01-1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泗阳县实验小学 石艳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它既是反馈教学效果的实践活动,又是在教师指引下,由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布置陷入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层次性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因材施教,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合理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乐”中求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下功夫,最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游戏等,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了“辨认方向”后,我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描述自己家周围有哪些建筑物。有的学生用图画去描述,有的学生用文字去描述,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图画旁配上文字说明,真可谓百花齐放。又如在学习了“植树问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唐僧师徒一行4人来到一座寺院,寺院住持决定考考唐僧的3个徒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寺院从山门直至大殿大道两旁共植树320棵,每两棵都间隔5米,那么从山门到大殿的距离是多少米?”猪八戒的算式是:320÷2×5=800(米);沙僧的算式是:(320÷2+1)×5=805(米);孙悟空的算式是:(320÷2-1)×5=795(米)。到底谁的算法对?为什么?

  教师设计这样充满趣味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愿意做、乐于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行”中求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的体验不可。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我安排学生通过找、剪等手段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完成作品“轴对称家庭”。有的学生喜欢做手工,剪出了双喜、小花、蝴蝶等图案,有的学生则突发奇想,找来了一系列树叶。从学生的作品中,我看得出学生是在用心运用所学的知识,尽力完成自己的作品设计。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并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用图画出来。

  这样,学生一方面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还培养了人际交往、动手实践等能力。

  设计合理性作业,让学生在“进”中求知。设计合理恰当的练习,是实施精练的关键。合理恰当,是指练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

  例如:在教学“带余数除法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筐里有80个苹果,1.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几个?多余几个?2.拿走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3.最少加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3个问题采用分层练习的方式: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最后通过对问题的汇报交流,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这样的作业,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了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地向上一个层次提升。

  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活”中求知。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求“新”、求“全”、求“活”,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五年级2班有67名学生,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7元的书,书店对购买70本及70本以上者给予打7折的优惠,请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们在作业中提出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7×67=469(元);2.班级统一购买70本,全班共付:7×70%×70=343(元),书多买3本,钱还少花126元;3.多买3本再按9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7×70%×70-7×90%×3=324.1(元)。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多样性作业,让学生在“新”中求知。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是一个重要切入口。教师应逐步从“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外作业中解脱出来,真正发挥作业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力求逐步实现作业方式与类型的多样化,用新颖、灵活、有趣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挑战性作业,让学生在“探”中求知。挑战性作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成为问题的探究者。

责任编辑:陈路

精心设计,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发布时间:2022-01-1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石 艳

  ■泗阳县实验小学 石艳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它既是反馈教学效果的实践活动,又是在教师指引下,由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布置陷入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层次性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因材施教,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合理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设计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乐”中求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特别要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下功夫,最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游戏等,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了“辨认方向”后,我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描述自己家周围有哪些建筑物。有的学生用图画去描述,有的学生用文字去描述,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图画旁配上文字说明,真可谓百花齐放。又如在学习了“植树问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唐僧师徒一行4人来到一座寺院,寺院住持决定考考唐僧的3个徒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寺院从山门直至大殿大道两旁共植树320棵,每两棵都间隔5米,那么从山门到大殿的距离是多少米?”猪八戒的算式是:320÷2×5=800(米);沙僧的算式是:(320÷2+1)×5=805(米);孙悟空的算式是:(320÷2-1)×5=795(米)。到底谁的算法对?为什么?

  教师设计这样充满趣味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愿意做、乐于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行”中求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的体验不可。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我安排学生通过找、剪等手段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完成作品“轴对称家庭”。有的学生喜欢做手工,剪出了双喜、小花、蝴蝶等图案,有的学生则突发奇想,找来了一系列树叶。从学生的作品中,我看得出学生是在用心运用所学的知识,尽力完成自己的作品设计。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并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用图画出来。

  这样,学生一方面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还培养了人际交往、动手实践等能力。

  设计合理性作业,让学生在“进”中求知。设计合理恰当的练习,是实施精练的关键。合理恰当,是指练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

  例如:在教学“带余数除法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筐里有80个苹果,1.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几个?多余几个?2.拿走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3.最少加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3个问题采用分层练习的方式: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最后通过对问题的汇报交流,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这样的作业,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了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地向上一个层次提升。

  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活”中求知。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求“新”、求“全”、求“活”,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五年级2班有67名学生,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7元的书,书店对购买70本及70本以上者给予打7折的优惠,请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们在作业中提出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7×67=469(元);2.班级统一购买70本,全班共付:7×70%×70=343(元),书多买3本,钱还少花126元;3.多买3本再按9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7×70%×70-7×90%×3=324.1(元)。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多样性作业,让学生在“新”中求知。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是一个重要切入口。教师应逐步从“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外作业中解脱出来,真正发挥作业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力求逐步实现作业方式与类型的多样化,用新颖、灵活、有趣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挑战性作业,让学生在“探”中求知。挑战性作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成为问题的探究者。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