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忠
星霜荏苒,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从教32年。20世纪80年代末,我带着青涩和憧憬来到地处苏北农村集镇的上冈中学。初为人师,有几分惶恐,几分忐忑,但更多的是激情与梦想。
心中有爱
别林斯基说过: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我一直认为教育需要用心去定义,这个心首先就是有一颗爱心。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总是心怀善念,将心比心,重视以情育人,以诚待生。
1990年9月,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教的是初一年级植物学。当时班级的数学老师是客籍教师,和学生交流时存在一些语言上的障碍,结果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级数学学科成绩很不理想,班级各科整体成绩也不好,再加上我这个班主任是个新手,所以有的学生家长要求将孩子调到其他班级。面对这种十分被动的情况,我难过得茶饭不思,那种郁闷的心情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但我没有放弃,而是想方设法来扭转局面。因为我也是从寒门中走出来的学子,我深深体会到农村孩子读书的不易,理解家长的焦虑与不安。于是,我精心准备了一节主题为“正视失败,走向成功”的班会课,结束时,我送给班级每个学生一本笔记本,扉页上我都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和你一起努力,加油!”课后,我一边多次跟学科教师交流研究学情,一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同时做好个别学生的家访工作,安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并毫无怨言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经过半学期的努力,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其他学科也取得明显进步。到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我带的班级各学科成绩均位于年级前列。我的努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1991年9月的教师节上,毕业工作刚满两年的我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因此世俗眼光中成绩落后的学生,其实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爱。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成功某种意义上不是你教出多少好学生,而是你改变了多少学生的命运。因为你转化一个学生,“拯救”的不仅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几代人。对于那些有个性、缺点多的学生,我总是用“心”走进他们的心灵,例如请学生到家中吃一顿饭,送学生几张浴票等。我一直努力去接近学生、感染学生,给他们以关心,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勇气,让他们对我亲而信之而不是敬而远之。
你一天的爱,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现在,我常常会收到教过的学生发来的一条条问候短信,这些短信,让我充分感受到一个平凡教师的小幸福。
肩上有担
爱因斯坦说:“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的事业。”我很欣赏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同时也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
1996年到1999年期间,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不同学科师资比例失衡,学校化学学科教师紧缺,而我任教的生物学科当时没有成为高考科目,人员有富余,学校领导就安排我改教化学而且是初三毕业年级的化学。接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我没有畏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起早贪黑抓紧时间研究教材,认真备好每节课,并虚心学习,带着自己的思考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听后再思考、再完善自己的教案。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从一名普通的学科教师、班主任成长为毕业年级的年级主任。在这期间,我的第一篇论文《对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一点看法》在《中学化学》上发表了。后来因这篇文章,我还得到了出版社领导的赏识,被邀请担任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知识点组系列辅导与跟踪训练》一书的主编。我辅导一名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荣获一等奖,被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园丁奖。今天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我仍为自己跨学科任教取得的成绩而自豪。
2000年,因高考模式的变化,我任教的生物学科又成为高考学科,生物学科教师又紧缺起来。于是我任教高三两个班的生物,同时跨年级担任高二(7)班班主任和生物教师。高三生物我是第一年教,可谓任务重压力大,这么大密度的课务安排教务主任事后说是“空前绝后”的,但我无半点怨言。经过不懈努力,我不仅因任教的高三生物成绩出色而获得了县学科教学质量奖,担任班主任的高二(7)班所有学科成绩也均位居年级前茅。学期结束时,学校领导专门和我们高二(7)班全体师生合影,并在照片上赠言——“忆往昔荣光,创明天辉煌!”当时,我感觉这是无比光荣的荣誉,今天回想起来仍觉得心潮澎湃。
脑中有法
这么多年,我一直把教师既当成职业,更当成事业。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扎根农村,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听从生命的召唤,始终秉持着守护乡村教育的情怀和追求,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在工作中,我总是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我根据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以“激发兴趣、培植信心、追求进步”为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方法,被市教育局、市团委表彰为优秀班主任。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工作中,我一直把这些话奉为圭臬,身体力行。我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教学与管理》《实验教学与仪器》等省级以上杂志发表。2015年,我虽然已经做了多年的副校长,行政事务繁忙,但我还是带头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并获得部级“优课”表彰。这些年,我一路和学校同行,一路为学校的发展努力,一路为学校的辉煌求索,也使我先后成长为年级主任、副校长,获得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学能手、市高中生物学科带头人、市名教师、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回首望去,晚霞染红天际,漫步通榆河畔,凝视冈中校园,学校教学楼上正在亮起的一盏盏灯光分外温暖……
(作者系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