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双翼共振,构建“情思共生”的道法课堂

作者:印琼 发布时间:2023-01-1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丹阳市正则小学 印琼 

  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思共生”教学主张的提出,实现的是课堂上道德与法治相融,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激发,让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以发展,推动儿童德行生长。

“情思共生”教学主张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实现“认知建构—情感生发—思维生成”的学习过程。“情思共生”教学主张中的情,为情境和情感;思,为思维和思想。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情”是学生道德生长的左翼,“思”是学生道德生长的右翼,双翼共振,让学生由境生思,由思促情,由情化行,由行成思,在共振中实现情思共生,整体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思维。

  构建“情思共生”的道法课堂,旨在改变课堂教学原来“夯实知识”的刻板状态,转向“素养生长”的生动态势,强化道德认知的自我建构和自主习得,倡导在教师引领下实现儿童德行的自我生长,即在教师创设的学习境脉中,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实现认知建构—情感生发—思维生成的道德学习过程,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基于“三重脑理论”,确立“情思共生”的主张。依据美国神经生理学家麦克林的“三重脑理论”,人的大脑分爬行脑、情绪脑、理智脑。爬行脑,属于本能;情绪脑,掌控人的情感;理智脑,掌管人的思维。思维和情感在人脑中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因此,除去本能范畴外,课堂上需积极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实现共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依托“深度学习”,构建“四步一线”的模式。“深度学习”理论指出,神经网络中涵盖了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3级。学生需要进行深度学习,在特定的学习境脉中入境、沉境、悟境、出境,引思促情,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深度学习”为情思共生的“境—情—思—行”(创境、激情、引思、导行)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情思共生”教学主张的理想样态 

  教师应以生为本,让儿童站在课中央,尊重他们对文本、对生活的理解,珍视他们对活动的体验与感受。对儿童的不同见解能给予适当的评价,保护儿童创意,真正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反思,帮助调控,引领学习不断走向深入。

  从目标出发,着眼发展点。对于每课时的教学内容,首先能从课程目标出发进行全面考虑:在相应主题的学习中,要促进学生哪方面的转变和形成哪些态度、让学生获取哪些知识经验、要锻炼和提高学生哪些学科关键能力,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握与牵引。

  从文本入手,找准切入点。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与实现方法上发挥着示范和引领性的功能。当然,作为普适性文本,有的内容不一定能兼顾到学生间的差异。教师要以自己的学识功底、思考方法与人文视野,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课程作适当的筛选、整合和重构,并找寻到恰当的切入点。

  从内容切入,寻求沟通点。教学之前要运用谈话、观察等多种方式去了解儿童认知基础、知识储备、兴趣需要等,并以此作为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的主要依据,寻求合理的沟通点,努力将教学起点转向对学生当下问题的解决和需要的满足。

“情思共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丹阳市正则小学提炼出了“情思共生”道法课堂“四步一线”教学模式,每一步的设计目标直指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的心理世界,每一步骤之间的渗透递进催生学生心理有层次的变化发展,每一步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学生主体发展。

  第一步:创境——自我唤醒,决定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上课。道德与法治课的导入方法有许多种,如猜谜导入、歌曲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目的是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课堂。当然,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停留于导入环节,有的时候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创设一个大情境贯穿课堂。

  第二步:激情——情感认同,决定学生道德认知的高度。情感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事件能否适应于自身的需求而形成的心态感受。所以在这一步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活动,使学生从主体活动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积极反馈,从而调动心理情感,达成情感认同。

  第三步:引思——价值内化,决定学生的道德思维深度。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思维深度,通过思辨,引导学生做到由偏到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这些东西哪里来》一课中,教师可以层层深入,通过对华为事件的深入剖析,增加学生认知思维的深度,给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引导学生透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东西,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环节是对教师的考验,要做到没有刻意的牵引,但是处处有引导。

  第四步:导行——行为践履,决定道法课堂的广度。这一步的重点主要是对所学内容的实践、宣传、拓展,通过活动、导行、互评等方式展开。如《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可以在学生交流减塑方案后将活动延展,指导学生和家人一起完善减塑方案,将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一周后在班上进行减塑方案评选,让学生带着活动走上课堂。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不应随着课堂的终止而终止,生活是教学的延续。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技术方法论上的一次创新。“境—情—思—行”四步一线“情思共生”课堂教学模式,将儿童置于课堂中央,实现了学生道德认识的丰实、学科能力的生长、思维水平的发展。自模式建构后,我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且为兼职教师提供了简单易操作的教学样本,提升了团队的学科素养,区域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作者系省特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苏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者,省中小学《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读本》编者) 

责任编辑:汤雯

双翼共振,构建“情思共生”的道法课堂
发布时间:2023-01-1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印琼

  丹阳市正则小学 印琼 

  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思共生”教学主张的提出,实现的是课堂上道德与法治相融,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激发,让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以发展,推动儿童德行生长。

“情思共生”教学主张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实现“认知建构—情感生发—思维生成”的学习过程。“情思共生”教学主张中的情,为情境和情感;思,为思维和思想。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情”是学生道德生长的左翼,“思”是学生道德生长的右翼,双翼共振,让学生由境生思,由思促情,由情化行,由行成思,在共振中实现情思共生,整体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思维。

  构建“情思共生”的道法课堂,旨在改变课堂教学原来“夯实知识”的刻板状态,转向“素养生长”的生动态势,强化道德认知的自我建构和自主习得,倡导在教师引领下实现儿童德行的自我生长,即在教师创设的学习境脉中,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实现认知建构—情感生发—思维生成的道德学习过程,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基于“三重脑理论”,确立“情思共生”的主张。依据美国神经生理学家麦克林的“三重脑理论”,人的大脑分爬行脑、情绪脑、理智脑。爬行脑,属于本能;情绪脑,掌控人的情感;理智脑,掌管人的思维。思维和情感在人脑中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因此,除去本能范畴外,课堂上需积极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实现共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依托“深度学习”,构建“四步一线”的模式。“深度学习”理论指出,神经网络中涵盖了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3级。学生需要进行深度学习,在特定的学习境脉中入境、沉境、悟境、出境,引思促情,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深度学习”为情思共生的“境—情—思—行”(创境、激情、引思、导行)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情思共生”教学主张的理想样态 

  教师应以生为本,让儿童站在课中央,尊重他们对文本、对生活的理解,珍视他们对活动的体验与感受。对儿童的不同见解能给予适当的评价,保护儿童创意,真正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反思,帮助调控,引领学习不断走向深入。

  从目标出发,着眼发展点。对于每课时的教学内容,首先能从课程目标出发进行全面考虑:在相应主题的学习中,要促进学生哪方面的转变和形成哪些态度、让学生获取哪些知识经验、要锻炼和提高学生哪些学科关键能力,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握与牵引。

  从文本入手,找准切入点。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与实现方法上发挥着示范和引领性的功能。当然,作为普适性文本,有的内容不一定能兼顾到学生间的差异。教师要以自己的学识功底、思考方法与人文视野,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课程作适当的筛选、整合和重构,并找寻到恰当的切入点。

  从内容切入,寻求沟通点。教学之前要运用谈话、观察等多种方式去了解儿童认知基础、知识储备、兴趣需要等,并以此作为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的主要依据,寻求合理的沟通点,努力将教学起点转向对学生当下问题的解决和需要的满足。

“情思共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丹阳市正则小学提炼出了“情思共生”道法课堂“四步一线”教学模式,每一步的设计目标直指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的心理世界,每一步骤之间的渗透递进催生学生心理有层次的变化发展,每一步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学生主体发展。

  第一步:创境——自我唤醒,决定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上课。道德与法治课的导入方法有许多种,如猜谜导入、歌曲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目的是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课堂。当然,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停留于导入环节,有的时候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创设一个大情境贯穿课堂。

  第二步:激情——情感认同,决定学生道德认知的高度。情感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事件能否适应于自身的需求而形成的心态感受。所以在这一步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活动,使学生从主体活动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积极反馈,从而调动心理情感,达成情感认同。

  第三步:引思——价值内化,决定学生的道德思维深度。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思维深度,通过思辨,引导学生做到由偏到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这些东西哪里来》一课中,教师可以层层深入,通过对华为事件的深入剖析,增加学生认知思维的深度,给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引导学生透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东西,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环节是对教师的考验,要做到没有刻意的牵引,但是处处有引导。

  第四步:导行——行为践履,决定道法课堂的广度。这一步的重点主要是对所学内容的实践、宣传、拓展,通过活动、导行、互评等方式展开。如《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可以在学生交流减塑方案后将活动延展,指导学生和家人一起完善减塑方案,将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一周后在班上进行减塑方案评选,让学生带着活动走上课堂。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不应随着课堂的终止而终止,生活是教学的延续。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技术方法论上的一次创新。“境—情—思—行”四步一线“情思共生”课堂教学模式,将儿童置于课堂中央,实现了学生道德认识的丰实、学科能力的生长、思维水平的发展。自模式建构后,我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且为兼职教师提供了简单易操作的教学样本,提升了团队的学科素养,区域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作者系省特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苏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者,省中小学《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读本》编者) 

责任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