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新教育给予教师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孙静 发布时间:2023-04-28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图为作者与学生交流读书感悟 

  37岁,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40岁,正高级教师;连续两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周围的教师总说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实我更想说,这一切都是践行新教育实验研究获得的“额外奖励”。

  走上专业阅读与写作之路 

  初遇新教育,源于不会当教师。工作第一年,从学生到教师,这个角色转变太快,怎么管理班级、怎么教学,我有太多的不了解。刚开始,天天沉浸于班级事务和教学常规的我,连学生上课不守纪律也不晓得如何应对。搭班的高校长对我说:“你这种情况,需要去新教育里找找秘诀。你先看看李镇西老师的书。”随后,他借了我一本《爱心与教育》。

  果然,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只花了几个晚上,就把它读完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上。我也学着作者的样子,阅读、思考,学习怎么做教师。我对新教育越发好奇,顺藤摸瓜找到了新教育的网络大本营——“教育在线”网站。我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都看不过来。里面有讲怎么进行家校沟通的,有讲怎么教学的,也有讲怎么带领学生活动的……众多“版主”带领教师热热闹闹地讨论着。虽未曾谋面,但通过网络交流,大家就像老朋友。在前辈们的指引下,我顺利地成长着,第二年,所带班级就成了全市首届“周恩来班”。

  我系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等一系列著作,也越发佩服这位行走在大地田间的学者。尤其是他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更是引导我走进了专业阅读的大门。此后,那些专业书籍充实着我、丰富着我,让我更有底气和力量面对学生、面对教育教学。

  有一天,我偶然间看到了朱老师提出的“成功保险公司”的说法,他在网站上发帖说:“每日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无不可以入文。10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赔百。”真的吗?每天写一篇千字文,10年后真的能成功吗?反正有“理赔”,想想好像也不亏。于是,我开启了专业写作之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我的文章陆续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报刊。尝到了写作的甜头后,我也越发积极,每天都像用一双新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

  就这样,我逐渐变成了别人眼中的“优秀教师”。

  深耕课堂,获得专业的尊严 

  随着结婚生子,我与新教育有了一段距离。不过,等宝宝渐大,我又打开了新教育的“教育在线”网站。再回到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论坛,惊觉多了好多版块,特别是还增加了“网络师范学院”。怀着好奇,我打开了它的招生简章, 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虽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屣的理想,而是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在自己或者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追求真理,求知若渴,愿意亲近那些真正伟大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理解人性,解决问题的专业书籍,并且甘心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勇于不断自我否定,将专业修炼视为终身之事……” 看着看着,我周身的血液开始沸腾,沉睡的心在慢慢苏醒,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啊!立即动手,填写表格、提交申请……就这样,我一头扎进了新网师。进来之后,我才明白,天地是多么开阔。课堂教学还可以是这样的,文本的解读还可以是那样的,啃读的方式更是大大不一样的……我顿时感觉自己就像干枯的海绵,贪婪地沉浸在网师这片大海里。

  跟随网师课程,预习、质疑、批注、听课、反思、作业,一系列流程,我把自己重新当成一个小学生,认真把一本本经典书籍写入自己的生命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威廉· 巴雷特的《非理性的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书上都留下了我密密麻麻的笔记。

  尤其是我的老本行语文教学进步最大。跟随“构筑理想课堂”这个项目,我潜心研课,拼命修炼自己的课堂教学之功。从一开始的不及格,到后来的篇篇优秀,郝晓东等课程讲师,持续帮助我们学员成长。我们一篇篇地研究课文,每一课先是写几千字的教学设计,然后在自己班上课,或是借班级上课,上完再写近万字的课堂描述……我记得那一阵是冬天,书房还没有暖气,也没装空调,我就这样在寒冷的夜里呵着热气暖手,忍受颈椎的疼痛,一个字一个字在电脑上敲出来。悄悄地上课、拍摄,一遍遍回忆、揣摩……没有谁强迫,也没有任何物质奖励,就是心甘情愿做着这一切。新教育告诉我们:只有这种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断挑战自我薄弱之处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只有通过真正的教学研究,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专业发展,体验到作为一个专业教师的尊严。

  就这样,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和我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了起来,一些“额外的奖励”也随之而来,具体不再赘述。

  体会生命的意义 

  2012年,新教育实验项目拓展为“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这“十大行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新教育师生们的一致欢迎,有力促进了师生们的生命成长。

  所以,在取得一系列成果后,我仍跟随着新教育,没停止研究的脚步。因为我知道,教师的根在教室,只有深深扎根在这块沃土上,才有生生不息的创造与可能。我带动着周围的伙伴,带动着更多的人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人总有一天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我们到底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为这个世界贡献些什么?这些,以前的我从没想过,但是新教育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很沉静地思索——一个人到底该怎么活。那些外在的虚名已经无足轻重了,重要的是我们和学生的生命,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历程。

  而这一切,新教育都能告诉你答案。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朱璐

新教育给予教师的究竟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4-28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孙静

 图为作者与学生交流读书感悟 

  37岁,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40岁,正高级教师;连续两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周围的教师总说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实我更想说,这一切都是践行新教育实验研究获得的“额外奖励”。

  走上专业阅读与写作之路 

  初遇新教育,源于不会当教师。工作第一年,从学生到教师,这个角色转变太快,怎么管理班级、怎么教学,我有太多的不了解。刚开始,天天沉浸于班级事务和教学常规的我,连学生上课不守纪律也不晓得如何应对。搭班的高校长对我说:“你这种情况,需要去新教育里找找秘诀。你先看看李镇西老师的书。”随后,他借了我一本《爱心与教育》。

  果然,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只花了几个晚上,就把它读完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上。我也学着作者的样子,阅读、思考,学习怎么做教师。我对新教育越发好奇,顺藤摸瓜找到了新教育的网络大本营——“教育在线”网站。我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都看不过来。里面有讲怎么进行家校沟通的,有讲怎么教学的,也有讲怎么带领学生活动的……众多“版主”带领教师热热闹闹地讨论着。虽未曾谋面,但通过网络交流,大家就像老朋友。在前辈们的指引下,我顺利地成长着,第二年,所带班级就成了全市首届“周恩来班”。

  我系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等一系列著作,也越发佩服这位行走在大地田间的学者。尤其是他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更是引导我走进了专业阅读的大门。此后,那些专业书籍充实着我、丰富着我,让我更有底气和力量面对学生、面对教育教学。

  有一天,我偶然间看到了朱老师提出的“成功保险公司”的说法,他在网站上发帖说:“每日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无不可以入文。10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赔百。”真的吗?每天写一篇千字文,10年后真的能成功吗?反正有“理赔”,想想好像也不亏。于是,我开启了专业写作之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我的文章陆续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报刊。尝到了写作的甜头后,我也越发积极,每天都像用一双新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

  就这样,我逐渐变成了别人眼中的“优秀教师”。

  深耕课堂,获得专业的尊严 

  随着结婚生子,我与新教育有了一段距离。不过,等宝宝渐大,我又打开了新教育的“教育在线”网站。再回到这个熟悉而陌生的论坛,惊觉多了好多版块,特别是还增加了“网络师范学院”。怀着好奇,我打开了它的招生简章, 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虽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屣的理想,而是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在自己或者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追求真理,求知若渴,愿意亲近那些真正伟大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理解人性,解决问题的专业书籍,并且甘心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勇于不断自我否定,将专业修炼视为终身之事……” 看着看着,我周身的血液开始沸腾,沉睡的心在慢慢苏醒,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啊!立即动手,填写表格、提交申请……就这样,我一头扎进了新网师。进来之后,我才明白,天地是多么开阔。课堂教学还可以是这样的,文本的解读还可以是那样的,啃读的方式更是大大不一样的……我顿时感觉自己就像干枯的海绵,贪婪地沉浸在网师这片大海里。

  跟随网师课程,预习、质疑、批注、听课、反思、作业,一系列流程,我把自己重新当成一个小学生,认真把一本本经典书籍写入自己的生命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威廉· 巴雷特的《非理性的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书上都留下了我密密麻麻的笔记。

  尤其是我的老本行语文教学进步最大。跟随“构筑理想课堂”这个项目,我潜心研课,拼命修炼自己的课堂教学之功。从一开始的不及格,到后来的篇篇优秀,郝晓东等课程讲师,持续帮助我们学员成长。我们一篇篇地研究课文,每一课先是写几千字的教学设计,然后在自己班上课,或是借班级上课,上完再写近万字的课堂描述……我记得那一阵是冬天,书房还没有暖气,也没装空调,我就这样在寒冷的夜里呵着热气暖手,忍受颈椎的疼痛,一个字一个字在电脑上敲出来。悄悄地上课、拍摄,一遍遍回忆、揣摩……没有谁强迫,也没有任何物质奖励,就是心甘情愿做着这一切。新教育告诉我们:只有这种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断挑战自我薄弱之处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只有通过真正的教学研究,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专业发展,体验到作为一个专业教师的尊严。

  就这样,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和我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了起来,一些“额外的奖励”也随之而来,具体不再赘述。

  体会生命的意义 

  2012年,新教育实验项目拓展为“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这“十大行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新教育师生们的一致欢迎,有力促进了师生们的生命成长。

  所以,在取得一系列成果后,我仍跟随着新教育,没停止研究的脚步。因为我知道,教师的根在教室,只有深深扎根在这块沃土上,才有生生不息的创造与可能。我带动着周围的伙伴,带动着更多的人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人总有一天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我们到底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为这个世界贡献些什么?这些,以前的我从没想过,但是新教育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很沉静地思索——一个人到底该怎么活。那些外在的虚名已经无足轻重了,重要的是我们和学生的生命,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历程。

  而这一切,新教育都能告诉你答案。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