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以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作者:张向阳 发布时间:2023-05-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张向阳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的对象具有集体性、共同性。我们应通过鲜明的文化环境营造、丰富的在场学习体验,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寓教于物,以物化人,打造看得见的育人模式,形成学校变革性力量,引领学生成长。

  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崇尚实践、热爱劳动”的文化氛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对理想教育形态的追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尤其是劳动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要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并对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支撑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弘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文化、推进劳动教育”应成为学校的积极追求。我们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在“知行合一、融合发展”上探索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方法;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劳动实践活动”。当前,我省学校一系列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社会实践的达成,无不蕴含物质文化在师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变革力量,将真正引导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生成。

  在物质世界的改造中,点亮个体心灵,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建设能力。教育是温暖人心的德政工程,更是传承人文精神、弘扬科学精神的奠基工程。教育,要让每个受教育者看到希望,绽放潜能,在成长中焕发出创新创造热情,坚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力量。学校课程基地蕴含着的无数教育机会与培养机制,都应成为学生增长知识、见识的重要平台与加速器。

  增长知识,需要学校教育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要求,依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让每个孩子在国家课程的范围内得到应有的教育与发展,习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形成支撑未来工作或发展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增长见识,需要学校在课程规划与发展中把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纳入课程发展的目标与教育基本要义,以丰富的课程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多维的课程结构支撑学生的不同需求,以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落实塑造时代新人的培养路径及形成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哲学。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在“授人以渔”传统教育思想的背后,更需要让受教育者学会辩证思维,进行科学思考,形成正确认知。

  在“中华美育精神”培育中,让“民族审美”与“民族文化”高度融合。中国美育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和之美”的追求、“礼乐教化”的审美、“知行合一”的境界,还有“民族的风骨”等许许多多基于五千年文化传承形成的“民族审美”与“民族文化”,高度融合成为“中华美育精神”。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自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在“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阅读中华经典文学、艺术作品,让中华文化的精神精髓深入人心,并为受教育者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在课程基地的课程资源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中,教育者要有意识、有准备地将课程基地置于“中华审美”视域下,体现丰富的民族性,创造具备“中华美育精神”的新人文教育,彰显个性、保护尊严,无限相信师生成长的可能,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专家,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汤雯

以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发布时间:2023-05-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张向阳

  张向阳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的对象具有集体性、共同性。我们应通过鲜明的文化环境营造、丰富的在场学习体验,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寓教于物,以物化人,打造看得见的育人模式,形成学校变革性力量,引领学生成长。

  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崇尚实践、热爱劳动”的文化氛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对理想教育形态的追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尤其是劳动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要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并对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支撑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弘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文化、推进劳动教育”应成为学校的积极追求。我们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在“知行合一、融合发展”上探索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方法;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劳动实践活动”。当前,我省学校一系列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社会实践的达成,无不蕴含物质文化在师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变革力量,将真正引导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生成。

  在物质世界的改造中,点亮个体心灵,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建设能力。教育是温暖人心的德政工程,更是传承人文精神、弘扬科学精神的奠基工程。教育,要让每个受教育者看到希望,绽放潜能,在成长中焕发出创新创造热情,坚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力量。学校课程基地蕴含着的无数教育机会与培养机制,都应成为学生增长知识、见识的重要平台与加速器。

  增长知识,需要学校教育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要求,依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让每个孩子在国家课程的范围内得到应有的教育与发展,习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形成支撑未来工作或发展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增长见识,需要学校在课程规划与发展中把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纳入课程发展的目标与教育基本要义,以丰富的课程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多维的课程结构支撑学生的不同需求,以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落实塑造时代新人的培养路径及形成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哲学。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在“授人以渔”传统教育思想的背后,更需要让受教育者学会辩证思维,进行科学思考,形成正确认知。

  在“中华美育精神”培育中,让“民族审美”与“民族文化”高度融合。中国美育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和之美”的追求、“礼乐教化”的审美、“知行合一”的境界,还有“民族的风骨”等许许多多基于五千年文化传承形成的“民族审美”与“民族文化”,高度融合成为“中华美育精神”。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自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在“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阅读中华经典文学、艺术作品,让中华文化的精神精髓深入人心,并为受教育者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在课程基地的课程资源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中,教育者要有意识、有准备地将课程基地置于“中华审美”视域下,体现丰富的民族性,创造具备“中华美育精神”的新人文教育,彰显个性、保护尊严,无限相信师生成长的可能,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专家,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