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教师要好学更要善问

作者:吴维煊 发布时间:2023-05-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教师是知识分子,是做学问的人。什么是学问?从字面上看,学问是由“学”和“问”两个字并列组成的,因而,做学问的过程,仅靠刻苦的“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学”的过程中养成善于“问”的习惯,做到“学”与“问”不断互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问做好,才能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

  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很重视“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平台,教师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对“学”的高度重视,教师们的知识底蕴及知识视野不断扩大。但是,在努力“学”的过程中,善于“问”的教师却不太多。由于在学习环境中缺少“问”的文化氛围,部分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不好意思问、不想问,部分想问的教师也不知道向谁问、怎么问。“问”的缺失,打破了学问体系中“学”与“问”的平衡,不仅影响了学问水平的走深走实,也制约了专业发展。

  善问,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构建学问体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涵养。教师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如何提高“问”的能力呢,笔者以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对“问”要有正确的认识。羞于提问的人不在少数,在一部分人的潜意识里,问别人问题会显得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会被别人看不起。这种观念当然是错误的。问,从表面上看是寻求答案,但其实质是交流、是探讨、是合作、是共赢。所以,在生活及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问,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问,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更需要问。

  遇到问题要知道向谁问。问的对象主要有三个。首先问自己。问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与自己已有的认知及教育教学实践存在哪些联系?要将问题解决需要补哪些短板?自己有没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其次问书籍。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教育科研中的未知、难解的学问之谜,都能在书中寻求到帮助,要养成有问题问书籍的习惯。最后问他人。问他人的过程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遇到问题时,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主动与他人交流研讨,让自己的学问体系更加扎实。

  要掌握问的方法,提高问的质量。积极善问是态度,怎么问是方法。以教育论文写作为例,当自己很想写论文,但是无从下笔时,先应问自己为什么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问题发生,而自己就是找不到写作的选题?“我”能教学生写作文为何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论文?明确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后,当自己短时间内不能较好地补短板时,再向有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师请教。向他人请教时,先要放低姿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谦虚;然后直接将自己遇到的困惑及需要请教的问题讲出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在对方帮你分析问题时,要认真倾听,非必要不插话;当对方给出的建议与自己的理解存在距离时,应虚心地进一步请教。

  让“学”与“问”相得益彰。无论是问自己、问书籍,还是问他人,问得的信息如果不能与“学”发生深度联系,不经过“学”的深加工,该信息要么慢慢从脑海中消失,要么成为孤立的知识点,难以进入知识体系,这样就失去了问的意义。“问”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所以,当“问”完成以后,一定要将问得的信息当成学习的资源进入“学”的环节。在学的过程中,要思考以下问题:一是问得的信息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二是哪些是自己还不太理解或不怎么认同的?要通过进一步思考,将问中得到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

  在“学”与“问”的交互中把学问做好。教师应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应构建基于研究方向的学问体系,并把学问做好。在做学问的过程中,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探究领域踏踏实实地学。在学的过程中,要以问题意识不断地思考,找到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问题有了,如何深入解决问题?必然要问自己、问书籍、问他人,在“问”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与“问”之间相互反哺,不仅能形成自己的思考,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

  刘开的《问说》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只有将“学”与“问”作为学问的两个并列组成要素,纳入治学的两大途径,才能真正地做学问、做真学问,才能把学问做好。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责任编辑:朱璐

教师要好学更要善问
发布时间:2023-05-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吴维煊

  教师是知识分子,是做学问的人。什么是学问?从字面上看,学问是由“学”和“问”两个字并列组成的,因而,做学问的过程,仅靠刻苦的“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学”的过程中养成善于“问”的习惯,做到“学”与“问”不断互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问做好,才能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

  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很重视“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平台,教师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对“学”的高度重视,教师们的知识底蕴及知识视野不断扩大。但是,在努力“学”的过程中,善于“问”的教师却不太多。由于在学习环境中缺少“问”的文化氛围,部分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不好意思问、不想问,部分想问的教师也不知道向谁问、怎么问。“问”的缺失,打破了学问体系中“学”与“问”的平衡,不仅影响了学问水平的走深走实,也制约了专业发展。

  善问,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构建学问体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涵养。教师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如何提高“问”的能力呢,笔者以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对“问”要有正确的认识。羞于提问的人不在少数,在一部分人的潜意识里,问别人问题会显得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会被别人看不起。这种观念当然是错误的。问,从表面上看是寻求答案,但其实质是交流、是探讨、是合作、是共赢。所以,在生活及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问,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问,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更需要问。

  遇到问题要知道向谁问。问的对象主要有三个。首先问自己。问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与自己已有的认知及教育教学实践存在哪些联系?要将问题解决需要补哪些短板?自己有没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其次问书籍。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教育科研中的未知、难解的学问之谜,都能在书中寻求到帮助,要养成有问题问书籍的习惯。最后问他人。问他人的过程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遇到问题时,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主动与他人交流研讨,让自己的学问体系更加扎实。

  要掌握问的方法,提高问的质量。积极善问是态度,怎么问是方法。以教育论文写作为例,当自己很想写论文,但是无从下笔时,先应问自己为什么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问题发生,而自己就是找不到写作的选题?“我”能教学生写作文为何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论文?明确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后,当自己短时间内不能较好地补短板时,再向有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师请教。向他人请教时,先要放低姿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谦虚;然后直接将自己遇到的困惑及需要请教的问题讲出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在对方帮你分析问题时,要认真倾听,非必要不插话;当对方给出的建议与自己的理解存在距离时,应虚心地进一步请教。

  让“学”与“问”相得益彰。无论是问自己、问书籍,还是问他人,问得的信息如果不能与“学”发生深度联系,不经过“学”的深加工,该信息要么慢慢从脑海中消失,要么成为孤立的知识点,难以进入知识体系,这样就失去了问的意义。“问”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所以,当“问”完成以后,一定要将问得的信息当成学习的资源进入“学”的环节。在学的过程中,要思考以下问题:一是问得的信息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二是哪些是自己还不太理解或不怎么认同的?要通过进一步思考,将问中得到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

  在“学”与“问”的交互中把学问做好。教师应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应构建基于研究方向的学问体系,并把学问做好。在做学问的过程中,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探究领域踏踏实实地学。在学的过程中,要以问题意识不断地思考,找到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问题有了,如何深入解决问题?必然要问自己、问书籍、问他人,在“问”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与“问”之间相互反哺,不仅能形成自己的思考,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

  刘开的《问说》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只有将“学”与“问”作为学问的两个并列组成要素,纳入治学的两大途径,才能真正地做学问、做真学问,才能把学问做好。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