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诚 发布时间:2023-05-2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标志着义务教育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指向素养培育的高效课堂与学生的深度学习,而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化工程。

  深耕校本特色课程,厚植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既不是简单地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不是将学校目前开设的各种课程和活动进行简单地分类、罗列,而是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对照核心素养要求进行重新梳理和提升。

  学校的课程建设最重要的是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落实,从中提炼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并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合理地探索,体现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指向素养养成的‘学习任务群’开发的路径研究”为契机,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各学科教师立足课题,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人文、艺术、科学、体育等领域,开设了近20个社团课程,包含“1+X”群文阅读、英语绘本阅读、慧数学、快乐童声、舞彩童年、慧拓印、慧陶印、创客联盟、动手玩科学等,将“任务群”引入课程,在校本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理念充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具体课程的实施还要将教材内容与课程的素养目标进行分析比对,将素养的要素和层级要求落实在具体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课程既需要将知识与能力进行统整,又不能局限于知识和能力,而应关注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诸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

  聚焦高效课堂建设,赋能深度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完全抛开原来的课堂模式,而是要善于对原来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反思改进,以学生的学力目标达成为标准切实改变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不能就素养谈素养。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课堂具体设计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是学校素养实践的核心内容。2022年,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学力目标导向的课堂转型内涵与设计研究”,以该项目为日常教学和教科研抓手,探索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注学习形式变革,更关注学习内容把握。以往的课堂存在只关注学习形式的简单变化、课堂学力目标缺乏可视化等问题。当前课堂需着力从教学内容取舍、学习顺序安排向寻求核心概念分解、意义性材料选择、搭建多样学习支架等方面转变。

  关注课堂对话方式,更关注学生有效参与。当下的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但也存在学生随意发挥或无序表达的情况。无效的课堂参与会把学生引入歧途,不仅能力得不到提高,就连最基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学校研究“有效参与”就是为了解决学科素养向学力目标操作性转化的问题。

  关注教师怎么改变,更关注学力素养改变。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要从教师怎么改的方面来挖掘教学潜力,而且应该更多地从学生视角来思考问题,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素养的改变,构建深度学习型课堂学习模式。例如: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问题关联、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学会合作、倾听、表达;如何学会质疑、发表个性化观点,等等。

  关注学习创造交流,更关注课堂深度分享。学生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又要走向团队协同,这已成为课堂改革的新要求。学力目标的课堂转型改革,立足学习个体的创造性内化和学习经验的深度分享,打造深度分享的课堂,促使学生形成高品质的学习素养。在课堂中,学生因需求而合作的学习行为不断发生,同时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高阶思维推动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不断产生。

  聚焦教师核心素养,教研引领发展 

  教师具有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学科知识储备、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善于合作与分享的精神等都是教师的必备品质。一直以来,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高度重视教师的素养提升,在“尚科研之美,求教学之真”的教研理念的感召下,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助力。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邀请市教研室专家点对点指导课题申报。各学科组老师也积极讨论、打磨课题,一起为课题的落地出谋划策。教师立足教学,认真反思,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案例。学校多次承办市、区教科研活动,青年教师认真积极参与磨课研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切实提高了教学能力。在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江北新区第二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教科研“5个1+N”工作优秀单位评比活动中,学校荣获“江北新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的教研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法的研讨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简单统一上,还应关注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法和问题的研讨,确保教师知识与能力层面的提升;教研活动也应该包括专家引领、经验分享、主题演讲、解题竞赛等多种形式,充分提高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获得感,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向纵深。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校长) 

责任编辑:朱璐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黄诚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标志着义务教育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指向素养培育的高效课堂与学生的深度学习,而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化工程。

  深耕校本特色课程,厚植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既不是简单地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不是将学校目前开设的各种课程和活动进行简单地分类、罗列,而是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对照核心素养要求进行重新梳理和提升。

  学校的课程建设最重要的是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落实,从中提炼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并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合理地探索,体现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指向素养养成的‘学习任务群’开发的路径研究”为契机,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各学科教师立足课题,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人文、艺术、科学、体育等领域,开设了近20个社团课程,包含“1+X”群文阅读、英语绘本阅读、慧数学、快乐童声、舞彩童年、慧拓印、慧陶印、创客联盟、动手玩科学等,将“任务群”引入课程,在校本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理念充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具体课程的实施还要将教材内容与课程的素养目标进行分析比对,将素养的要素和层级要求落实在具体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课程既需要将知识与能力进行统整,又不能局限于知识和能力,而应关注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诸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

  聚焦高效课堂建设,赋能深度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完全抛开原来的课堂模式,而是要善于对原来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反思改进,以学生的学力目标达成为标准切实改变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不能就素养谈素养。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课堂具体设计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是学校素养实践的核心内容。2022年,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学力目标导向的课堂转型内涵与设计研究”,以该项目为日常教学和教科研抓手,探索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注学习形式变革,更关注学习内容把握。以往的课堂存在只关注学习形式的简单变化、课堂学力目标缺乏可视化等问题。当前课堂需着力从教学内容取舍、学习顺序安排向寻求核心概念分解、意义性材料选择、搭建多样学习支架等方面转变。

  关注课堂对话方式,更关注学生有效参与。当下的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但也存在学生随意发挥或无序表达的情况。无效的课堂参与会把学生引入歧途,不仅能力得不到提高,就连最基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学校研究“有效参与”就是为了解决学科素养向学力目标操作性转化的问题。

  关注教师怎么改变,更关注学力素养改变。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要从教师怎么改的方面来挖掘教学潜力,而且应该更多地从学生视角来思考问题,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素养的改变,构建深度学习型课堂学习模式。例如: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问题关联、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学会合作、倾听、表达;如何学会质疑、发表个性化观点,等等。

  关注学习创造交流,更关注课堂深度分享。学生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又要走向团队协同,这已成为课堂改革的新要求。学力目标的课堂转型改革,立足学习个体的创造性内化和学习经验的深度分享,打造深度分享的课堂,促使学生形成高品质的学习素养。在课堂中,学生因需求而合作的学习行为不断发生,同时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高阶思维推动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不断产生。

  聚焦教师核心素养,教研引领发展 

  教师具有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学科知识储备、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善于合作与分享的精神等都是教师的必备品质。一直以来,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高度重视教师的素养提升,在“尚科研之美,求教学之真”的教研理念的感召下,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助力。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邀请市教研室专家点对点指导课题申报。各学科组老师也积极讨论、打磨课题,一起为课题的落地出谋划策。教师立足教学,认真反思,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案例。学校多次承办市、区教科研活动,青年教师认真积极参与磨课研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切实提高了教学能力。在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江北新区第二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教科研“5个1+N”工作优秀单位评比活动中,学校荣获“江北新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的教研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法的研讨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简单统一上,还应关注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法和问题的研讨,确保教师知识与能力层面的提升;教研活动也应该包括专家引领、经验分享、主题演讲、解题竞赛等多种形式,充分提高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获得感,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向纵深。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校长)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