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三实小”)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秉持“我们的三实小,大家的三实小”的办学理念,营造“同心越,众行远”的团队文化,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作为一所创办5年的新学校,三实小教师队伍偏年轻化。如何以“新”为契机完善教师队伍内部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养,是我们探索的重点。
从“新”出发:搭建学习平台,拓宽师德视域
三实小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一改严肃说教的面孔,一切从“新”出发,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创建“后师范学院”,为全体教师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按需培训,引导教师提高师德修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学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校长带领教师们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文件汇编》。全体教师认真参与师德专题网络研修,签署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全校形成自上而下的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活动新风潮,教师进一步明确岗位要求与育人使命。
三实小多维创新教师会议形式。教师会议或结合案例,讲述如何结合儿童身心特点进行有温度的教育;或现场模拟,讲述如何与家长合作;或开展专题学习,引导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学校多元整合校外师德建设力量。在与武进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青春,在闪光”道德讲堂活动中,教师们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致敬前行者、传承青年精神、回应时代召唤,提升对师德师风的认知。
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点灯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能使更多的学生走向优秀。为此,三实小邀请班主任、校级骨干教师等作为课程导师,以实例故事加实践经验,为教师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传授科学教育方法。
追“星”而行:塑造模范榜样,重视师德引领
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三实小的师德建设聚焦青年教师的需求,着力发挥先进群体的辐射作用,引导教师见贤思齐,从“被感动”到“见行动”。
学校围绕情绪价值,建立师德柔性引导机制,通过目标、典型、行为、情感、授权等激励方式,塑造三实小的明日之星。学校构筑榜样教师宣传渠道,开设公众号专栏,宣传师德师风实时动态。“三实小,教师志”记录一群追梦者;“青春榜样说”展示一众担当者;“点亮星灯”涌现一批引路者;“星教师风采”展示教师形象,言说教育信条;“成长节榜样引领”赋能青年教师铸师德。
每年三实小都会引进许多新教师。为了帮助新教师顺利度过心理调适期和角色转换期,更好地融入工作新环境,增强其归属感与责任感,学校积极打造“心语新愿”专属项目。导师们采用经验分享和直击痛点的方式,为新教师提灯引路、指点迷津,鼓励新教师奋发进取。
并肩同“行”:通过多维互动,激活师德力量
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其效能在于自我激活。三实小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各项活动结合,通过多维互动,引导教师修身立德,提升育人境界。
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创先争优”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开展“携手心相约”行动,彰显师者大爱,党员和特殊学生一对一结对,通过电话沟通、走访家庭等形式,让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学习上得到帮助,也提升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三实小还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服务教师相结合,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我是幸运的,遇上了这么多无私奉献的老师,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果。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心怀高远,甘愿付出,执着前行,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三实小,大家谈”活动中一位教师的感言。优秀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分享教育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展望未来、不忘初心。
毕力同“心”:增强家校合作,深化师德内涵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三实小以家校互动为生长点,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在实践中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同生共长。
“家庭教育赋能”活动依托武进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志愿者赋能行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邀请家庭教育志愿者授课。志愿者教师传授家庭教育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更好地铸就师爱。
“大家访”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新突破。学校各学科教师分析孩子的在校情况,精心准备家访内容,和家长亲切地交谈,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党员教师与部分学生结对,一对一帮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共同寻找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方法。
(作者系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