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言说属于自己的美好

作者:吕伏安 发布时间:2024-04-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吕伏安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打开,酸甜苦辣,“升降沉浮”,皆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坚持用行动去实践最初的理想,每一刻都是最美的自己,同样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因羡慕而渴望 

  我当老师不是“歪打正着”的偶然,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而是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是义无反顾的追求。

  我羡慕老师被表彰的荣耀。我是出生于淮安市洪泽县(现为洪泽区,下同,不再一一标注)的农家子弟,挑过猪草,种过麦子。从小学到中学,我做了许多次观众,每一次看到老师拿着鲜艳的奖状,戴着大红花,我心中就默默地念叨着:我将来也要当老师,也要拿奖状,戴红花。

  我羡慕老师们穿着一色的棕色喇叭裤的酷炫。记得中学时代,我们学校一下子来了很多新教师,一次做操的时候,十几位男教师穿着当时最流行的棕色喇叭裤,结束时,他们一同昂首阔步离开操场,那一条条棕色长裤分外醒目,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美的风景。我当时就想,我也要做老师,像他们一样“拉风”。

  我渴望成为老师,因此我坚定目标,刻苦学习,最后终于考上了淮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教师。这一干就是30多年,就是今天,我依然觉得做教师挺好!

因难得而努力 

  我最初在洪泽县蒋坝中心小学任教。学校开运动会,我有幸成为播音员。下午下着小雨,我握着话筒不停地喊:“运动员,加油!”校长说,累了就休息一下吧。那可是我第一次用话筒讲话,哪能累呢,全操场都回荡着我的声音。以前从喇叭里只能听到村里大队书记的声音、校长的声音,现在,从喇叭中能听到自己的声音,那种感觉多么美妙。因为我不遗余力地喊“加油”,不停地播报新闻,校长对我评价很高,说:“小伙子不怕苦,肯努力,是个好苗子。”

  从走进学校做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不去抄袭现成的教案。为了让课堂精致、完美,每一个环节我都认真琢磨,仔细推敲,常常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好几种导入方式。

  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我每天晚上不仅备课,还要“背课”,只为了上课时能做到从容自如,因此熬到深夜也就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停电是常有的事,为了备课,夏天停电的晚上,我点着蜡烛坚持写教案,腿上套着化肥袋防蚊虫叮咬,脚踩在盛满井水的塑料盆中降温。同事们知道后,把我这打扮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我没有在意,而且现在想起这些仍不觉得有多苦,因为和以前干农活时相比轻松多了。

  因为工作勤勉,我也获得了很多机会和荣誉,演讲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课评比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获奖名次也越来越好,渐渐地在地方有了一些名气。

因反思而成长 

  上班第五年我被破格调到洪泽县实验小学任教。当时我们一门心思抓成绩,每天中午一黑板一黑板地布置作业。放学了,我还要留一些学生个别辅导。就这样,孩子们熬得面黄肌瘦,甚至有的孩子上课时流出鼻血。成绩一出来,大家都抢着看班里孩子有多少考上了名校。虽然最后的结果似乎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家长满意,教师高兴,孩子激动,但我不禁反思,成绩是一个学生的全部吗?此时,适逢洪泽县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我在心底发出一种声音——我要改变。

  我决定在课堂上适当“浪费”时间,从问候语开始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这一学期我一共上了96堂课,每堂课都用了不同的问候语,每天都带给学生一份意外的惊喜,每天都有新的感动。

  课堂鲜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语言灵动了。为了留住这份美好,探究思维迸发的源泉,课后我将授课过程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有意识地将同类问题归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探寻理论依据,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这样,一篇篇教学论文逐渐见诸各级各类报纸杂志。在实践中,我的教学追求也逐渐明晰起来,形成了自己的“自然语文”教学主张,其核心理念是顺应本性、张扬个性。

因沉淀而坦然 

  2008年,我调进了省城,进入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任教。此时,我已到不惑之年,谈不上激动,也谈不上惊喜,唯有心存感激,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

  调到新学校后,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又“拥有”了一个班。虽然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学生,但我没有不安,不再慌乱,有的是几分期许和庆幸——期待着这么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在新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成果;庆幸自己能够回到教育岗位的“原点”,再做一次教育“农民”,心无旁骛地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精心建构班级文化体系,提出“向上”的精神追求,以“博爱、博学”为自我培养目标,以“小绅士、小淑女”为人物形象,形成“每天都是新自我”的班风。班级外出活动时,车上座位不够,站着的一定是男生,有的男生在六年外出活动中没有坐过一次座位。六年级毕业时的广播操比赛,我班同学的白手套挥舞出整齐划一的直线和优美的弧线,充分展现了“绅士”的风度和“淑女”的优雅,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无可争议地获得全校第一。很幸运,我用应有的方式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孩子。

  努力的人生总会和幸运相伴。不久后,我又“拥有”了一所学校。2014年,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对我委以重任,让我担任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面对这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校,在汲取前任校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推行了“文化引领、制度规范、情感奠基”的立体管理模式,依据校名选择“莲”作为学校的文化意象,基于莲的品质,提出“雅洁教师”的队伍建设目标,并将莲的品质和教师的品质进行比照。学校队伍建设愿景清晰,目标明确,路径科学,风格标识可感,精神内涵丰富。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明显变化,学校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同类学校的领头羊。

  时至今日,我虽然已不在学校任职,但依然在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倦奔走着。我始终觉得教育是美的,学校是美的,因为里面安顿着一颗颗纯净的灵魂。

  (作者系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督学,曾任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副校长、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汤雯

言说属于自己的美好
发布时间:2024-04-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吕伏安

  ■吕伏安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打开,酸甜苦辣,“升降沉浮”,皆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只要我们心中有光,坚持用行动去实践最初的理想,每一刻都是最美的自己,同样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因羡慕而渴望 

  我当老师不是“歪打正着”的偶然,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而是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是义无反顾的追求。

  我羡慕老师被表彰的荣耀。我是出生于淮安市洪泽县(现为洪泽区,下同,不再一一标注)的农家子弟,挑过猪草,种过麦子。从小学到中学,我做了许多次观众,每一次看到老师拿着鲜艳的奖状,戴着大红花,我心中就默默地念叨着:我将来也要当老师,也要拿奖状,戴红花。

  我羡慕老师们穿着一色的棕色喇叭裤的酷炫。记得中学时代,我们学校一下子来了很多新教师,一次做操的时候,十几位男教师穿着当时最流行的棕色喇叭裤,结束时,他们一同昂首阔步离开操场,那一条条棕色长裤分外醒目,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美的风景。我当时就想,我也要做老师,像他们一样“拉风”。

  我渴望成为老师,因此我坚定目标,刻苦学习,最后终于考上了淮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教师。这一干就是30多年,就是今天,我依然觉得做教师挺好!

因难得而努力 

  我最初在洪泽县蒋坝中心小学任教。学校开运动会,我有幸成为播音员。下午下着小雨,我握着话筒不停地喊:“运动员,加油!”校长说,累了就休息一下吧。那可是我第一次用话筒讲话,哪能累呢,全操场都回荡着我的声音。以前从喇叭里只能听到村里大队书记的声音、校长的声音,现在,从喇叭中能听到自己的声音,那种感觉多么美妙。因为我不遗余力地喊“加油”,不停地播报新闻,校长对我评价很高,说:“小伙子不怕苦,肯努力,是个好苗子。”

  从走进学校做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不去抄袭现成的教案。为了让课堂精致、完美,每一个环节我都认真琢磨,仔细推敲,常常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好几种导入方式。

  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我每天晚上不仅备课,还要“背课”,只为了上课时能做到从容自如,因此熬到深夜也就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停电是常有的事,为了备课,夏天停电的晚上,我点着蜡烛坚持写教案,腿上套着化肥袋防蚊虫叮咬,脚踩在盛满井水的塑料盆中降温。同事们知道后,把我这打扮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我没有在意,而且现在想起这些仍不觉得有多苦,因为和以前干农活时相比轻松多了。

  因为工作勤勉,我也获得了很多机会和荣誉,演讲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课评比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获奖名次也越来越好,渐渐地在地方有了一些名气。

因反思而成长 

  上班第五年我被破格调到洪泽县实验小学任教。当时我们一门心思抓成绩,每天中午一黑板一黑板地布置作业。放学了,我还要留一些学生个别辅导。就这样,孩子们熬得面黄肌瘦,甚至有的孩子上课时流出鼻血。成绩一出来,大家都抢着看班里孩子有多少考上了名校。虽然最后的结果似乎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家长满意,教师高兴,孩子激动,但我不禁反思,成绩是一个学生的全部吗?此时,适逢洪泽县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我在心底发出一种声音——我要改变。

  我决定在课堂上适当“浪费”时间,从问候语开始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这一学期我一共上了96堂课,每堂课都用了不同的问候语,每天都带给学生一份意外的惊喜,每天都有新的感动。

  课堂鲜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语言灵动了。为了留住这份美好,探究思维迸发的源泉,课后我将授课过程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有意识地将同类问题归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探寻理论依据,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这样,一篇篇教学论文逐渐见诸各级各类报纸杂志。在实践中,我的教学追求也逐渐明晰起来,形成了自己的“自然语文”教学主张,其核心理念是顺应本性、张扬个性。

因沉淀而坦然 

  2008年,我调进了省城,进入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任教。此时,我已到不惑之年,谈不上激动,也谈不上惊喜,唯有心存感激,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

  调到新学校后,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又“拥有”了一个班。虽然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学生,但我没有不安,不再慌乱,有的是几分期许和庆幸——期待着这么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在新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成果;庆幸自己能够回到教育岗位的“原点”,再做一次教育“农民”,心无旁骛地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精心建构班级文化体系,提出“向上”的精神追求,以“博爱、博学”为自我培养目标,以“小绅士、小淑女”为人物形象,形成“每天都是新自我”的班风。班级外出活动时,车上座位不够,站着的一定是男生,有的男生在六年外出活动中没有坐过一次座位。六年级毕业时的广播操比赛,我班同学的白手套挥舞出整齐划一的直线和优美的弧线,充分展现了“绅士”的风度和“淑女”的优雅,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无可争议地获得全校第一。很幸运,我用应有的方式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孩子。

  努力的人生总会和幸运相伴。不久后,我又“拥有”了一所学校。2014年,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对我委以重任,让我担任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面对这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校,在汲取前任校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推行了“文化引领、制度规范、情感奠基”的立体管理模式,依据校名选择“莲”作为学校的文化意象,基于莲的品质,提出“雅洁教师”的队伍建设目标,并将莲的品质和教师的品质进行比照。学校队伍建设愿景清晰,目标明确,路径科学,风格标识可感,精神内涵丰富。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明显变化,学校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同类学校的领头羊。

  时至今日,我虽然已不在学校任职,但依然在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倦奔走着。我始终觉得教育是美的,学校是美的,因为里面安顿着一颗颗纯净的灵魂。

  (作者系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督学,曾任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副校长、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