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上好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的“必修课”

作者:唐守伦 发布时间:2024-04-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唐守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指出,“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这一新的提法,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价值导向提供了新视角,提醒我们要把引导学生立志报国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立志报国是中国人的红色基因。志向犹如人生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刻苦学习、立志报国是每一代青年学子应有的志向。寻求拯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等一大批海外学子踊跃归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实现了报效祖国之志。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不可忽视的是,一个人志向的高与低、眼光的长与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大与小,影响着个人事业的发展。尽管青少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志之所趋,矢志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学校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学校要以“党建+思政+德育”为抓手,让红色基因注入师生血脉,引导学生立志报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笃定“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立志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教师要当好“大先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青少年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不能因一时未能如愿就心灰意冷,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事实证明,只有弃“燕雀之小志”,才能得“鸿鹄之高翔”,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走好人生路十分重要。

  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学校要及时上好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的“必修课”,引导青少年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刻苦钻研新知识,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系镇江市教育工会主席,镇江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曾获全国“五四新闻奖”、江苏新闻奖等) 

责任编辑:汤雯

上好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4-04-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唐守伦

  ■唐守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指出,“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这一新的提法,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价值导向提供了新视角,提醒我们要把引导学生立志报国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立志报国是中国人的红色基因。志向犹如人生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刻苦学习、立志报国是每一代青年学子应有的志向。寻求拯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等一大批海外学子踊跃归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实现了报效祖国之志。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不可忽视的是,一个人志向的高与低、眼光的长与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大与小,影响着个人事业的发展。尽管青少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志之所趋,矢志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学校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学校要以“党建+思政+德育”为抓手,让红色基因注入师生血脉,引导学生立志报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笃定“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立志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教师要当好“大先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青少年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不能因一时未能如愿就心灰意冷,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事实证明,只有弃“燕雀之小志”,才能得“鸿鹄之高翔”,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走好人生路十分重要。

  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学校要及时上好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的“必修课”,引导青少年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刻苦钻研新知识,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系镇江市教育工会主席,镇江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曾获全国“五四新闻奖”、江苏新闻奖等) 

责任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