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大国战略博弈与我国现代化新征程相互交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读考试书”的教育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承载着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使命的教育,迫切需要每一所学校“开窗放入大江来”,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都能聆听窗外声音,让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更加自信从容地融入多彩多元的世界和高度不确定的未来。
一、“聆听窗外声音”的内涵与特质
(一)“聆听窗外声音”的内涵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一种独特的话语,“聆听窗外声音”是一种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隐喻。
“窗内”指相对单一的学校主体和正规学校教育。“窗外声音”指学校教育之外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世界。简单地说,“窗内”与“窗外”的关系就是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的关系。
“聆听”是相对于“观看”而言,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观看”(读书)作为获得知识、把握真理的主要通道,更信赖视觉把握世界的可靠性。事实上,“聆听”对于深刻地理解他人、了解社会、感受生活、认识世界、把握真理,具有同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聆听窗外声音”,实际上揭示了教育的基本问题。新教育深信,要实现教育的理想追求,就必须重新认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让师生参与社会生活、关注人类命运,应当成为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使命。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哲学原理,我们将人的生活世界分为三重世界:物质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活世界。三个世界对应生命的三重维度:自然生命的长度,社会生命的宽度,精神生命的高度。人生是否幸福完整,取决于他能否走进三重生活世界,能否最大限度地延展与增加生命长、宽、高的容量。
新教育倡导“聆听窗外声音”行动,旨在全面应答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的召唤与挑战,缔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基本内涵为:
“聆听窗外声音”,就是要打破教育与生活的藩篱,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赋能教育,实现“窗内”与“窗外”的融通和互动,共同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
“聆听窗外声音”,就是要聆听窗外的“天籁、地籁、人籁”,聆听窗外的“风声、雨声、读书声”,聆听历史的回声、时代的强音、未来的召唤;
“聆听窗外声音”,不是单一倾听,而是多维对话,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网络对话,与大师对话,实现心灵的深度共鸣与精神的高度升华;
“聆听窗外声音”,不是单纯地认识生活世界,而是走向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投身如火如荼的生活,参与充满创造的实践,书写改造现实和自我的生命传奇。
20多年前,新教育实验在启动之初就把“聆听窗外声音”列入行动规划,并初步界定“聆听窗外声音”的概念内涵。早期,新教育实验只是倡导学校把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作家、科学家、英雄模范、能工巧匠、行业代表请进来,让孩子们在中小学阶段至少听满100场报告,从小就能受到榜样的引领和鼓舞。
经过20多年的探索,“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们依据生动的实践样本和丰富的理论探究,对这一行动内涵进行重新界定:
“聆听窗外声音”,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为引领,以实现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路径和丰富多彩的方法,充分拓展和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师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放眼世界,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陶冶人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适应未来多元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二)“聆听窗外声音”的特质
1.生活性
“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曾用“生活”“社会”“社会生活”“日常生活”“能动的生活过程”“现实生活过程”“现存世界”“环境”等概念来阐释他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首先,马克思阐述了生活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第二个维度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两个维度相互交织,共同影响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在两个维度中,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生活是根本性、决定性的。从这个意义讲,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生活。回归生活世界,“聆听窗外声音”,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全面的对象关系、人与人之间全面的社会关系,在人化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
其次,马克思揭示了生活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图景。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人的发展要经历从“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三大阶段。新教育实验倡导回归生活世界,“聆听窗外声音”,旨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以马克思生活哲学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根本依据的。
2.实践性
“聆听窗外声音”的生活性特质,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性。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本质是交往,交往的本质是对话。“聆听窗外声音”就是让师生在实践活动中,与生活世界、自然、他人、社会、家庭、网络等建立一种交往和对话关系,彰显人的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成长。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高度重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它理所当然地是“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基本方法。同时应该强调,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实践,是针对“异化劳动”提出的“自由劳动”。因此,“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中的新劳动教育必须站在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发掘、丰富劳动的自由内涵,教育儿童在劳动中不仅运用肉体的力量,而且发挥精神的力量;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理性知解,而且表现出对劳动的道德觉悟、审美创造和自由乐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劳动实践的品质。
3.开放性
相对于“窗外”,“窗内”的制度化教育体现围墙内学校这一“单一主体”的形式化、正规化、闭环式,体现了杜威所说的正规教育的“简化”“净化”和“平衡化”特征,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习的程序化、抽象化、间接化和单一化。在这样的系统里,由于缺乏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教育会失去活力。
再从教育空间的历史维度看,古代教育由于和生活世界分离对峙,它的空间是相对狭小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学校与生活世界的融入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空间的认识由传统的“封闭式”教育空间向“开放式”教育空间转变,学校越来越成为 “没有围墙的学校”,学校建筑也越来越融入自然,出现了田园学校、山谷学校、绿色学校、生态学校……学校教育活动从教室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田野、社区乃至更加广阔的世界,从物理世界走向网络世界。这是教育空间不可逆转的历史变化。“聆听窗外声音”行动正体现并遵循了开放性原理。
4.综合性
生活世界和生活实践本身是综合的。生活世界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世界的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生活实践同样如此,常常涉及多个领域的相互交织,多种知识、经验、心理和技术因素的综合运用。所以,指向生活与实践的“聆听窗外声音”行动大多采用跨学科、跨领域、多视角、多联结的综合学习和综合实践的课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生活世界和生活实践的“灌木林”,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素养的综合发展、整体发展、全面发展。
二、“聆听窗外声音”的背景与缘由
(一)“聆听窗外声音”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教育与生活已经在更高阶梯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如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教育与世界的一体化,教育与个体生命自身全程的一体化,如此等等,但教育远离乃至背离生活的种种病症依旧没有根除,书本至上、知识至上、学科至上、科技至上的教育,导致儿童生活的诸多缺失。
1.身心体验的匮乏
脱离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无法触摸时代的脉搏和召唤,会导致儿童心灵体验的荒芜和价值理念的坍塌,成为丧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丧失信念和理想的人。
2.经验视界的偏狭
学校如果以拥有掌握人类的书本文化的优势自居,以将儿童禁锢于它所营造的狭窄的书本文化天地中为荣,教育者就会成为负面意义上的“掘井”人,校园就成为遮蔽大千世界的“坎井”,学校就必然培养大量“坎井之蛙”。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教育实行极端狭隘的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学生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对社会几乎一无所知,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屈从知识的书呆子和盲从权威的奴隶,绝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自由活动的萎缩
尽管儿童在课堂、校园的学习也可以展现自己的活动天性,但书本文化主导的制度化学习对儿童的自由活动毕竟是有限制的,课外、校外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实践应成为儿童自由活动的广阔舞台。在书本至上、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儿童的活动冲动难以最大限度得到满足。缺乏了自由而丰富的活动,儿童的发展空间就显得狭窄而压抑,其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就难以保障。
4.创造角色的缺席
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无一例外地使所有学生的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是,创造只有在生机勃勃的生活体验中才可能实现。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片面理解“打基础”的内涵,漠视甚至压抑儿童的创造天性,严重阻碍了整个民族创新力的提高。
凡此种种,令人担忧,因此亟待脱胎换骨式的教育变革。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归生活这一教育的原点,这个原点也是儿童生命世界的诞生地。
(二)“聆听窗外声音”提出的缘由
1.“聆听窗外声音”是新教育人深刻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一种主动探索
我们之所以倡导“聆听窗外声音”,是因为有些学校用有形无形的围墙,把师生阻隔在如火如荼的社会生活之外,关起门来实行封闭式教育,导致师生与现实社会脱节,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刷题模式中,消耗了生命的灵气,变成了社会生活的“陌生人”。“聆听窗外声音”旨在打破传统学校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壁垒,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2.“聆听窗外声音”是新教育人深度关怀师生教育生活诉求的一种真切回应
新教育的质量观,不仅关注学业质量,更关注整个生命的发展质量。美好的教育要给师生尽可能多的自由,要给他们更宽广的世界,带领他们超越围墙,进入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让师生过上精神丰富、意义丰盈的教育生活。
3.“聆听窗外声音”是新教育人精准把握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一种积极作为
如果学校关门办学,师生就会孤陋寡闻。如果教师缺乏人生阅历,就难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就难以点燃孩子的人生激情。新教育认为,学校的格局有多大,未来孩子们的胸怀就有多大。学校里看到的世界有多大,未来孩子们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有多少英雄伟人到学校访问过、演讲过、交流过,就有多少英雄伟人的优秀品质扎根于孩子们心中。
4.“聆听窗外声音”是新教育人全面考察中外教育发展史后的一种自觉传承
“聆听窗外声音”,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融通与统一。从率领一众弟子周游列国,在社会实践中考察学习的孔子,到题写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明末思想家顾宪成,再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重要思想……古今中外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值得创造转换的思想财富。“聆听窗外声音”吸收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生活教育传统和西方新教育运动的教育理念,借鉴现象学哲学的“生活世界”观念,尤其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新生活哲学思想,构建指向幸福完整的“新生活教育”。
三、“聆听窗外声音”的价值与意义
作为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聆听窗外声音”不是简单地开展一些“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也不是简单地增加见识、开阔视野,而是具有更独特更丰富的教育价值与意义。
(一)“聆听窗外声音”,是成全个体生命的根基
“聆听窗外声音”,对于成全个体的生命至关重要。生活世界是生命存在的家园,是社会存在展示的舞台,也是人的自我生成、发展的根基。
今天,“聆听窗外声音”,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各种因素如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及各种媒体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探索、融入外部世界、现实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却又不能很好地分清良莠,所以,只有让他们广泛地接触生活、开阔眼界,才能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我、他人、社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利完成学校阶段社会化和人格修炼的任务,形成更为健全成熟的人格。
(二)“聆听窗外声音”,是建构知识经验的源泉
“聆听窗外声音”,对于知识的习得、巩固、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源泉作用。书本知识虽然具有自身的逻辑结构和系统,但它从根本上而言,又是生活世界和生活实践的沉淀物与结晶体。每门知识都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概念体系,它们的建构都凝聚着来自实践探索、社会协同、文化积淀、历史发展等的深刻印记,因此挖掘知识背后的这些印记,可以使接受与内化的知识富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量,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
“聆听窗外声音”,意味着接受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信息和观点,这样的过程能够打破个体原有的思维框架,拓宽认知的边界,使个体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三)“聆听窗外声音”,是改进学校教育的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为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教育实验倡导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聆听窗外声音”对于解决关门式封闭教育带来的问题,吸纳利用、优化整合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给师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聆听窗外声音”,是开阔民族胸襟的需要
“聆听窗外声音”,也为开阔一个民族的精神胸襟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封闭、狭隘的学校培养不了气度不凡的学生,更造就不了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民族。在一个社会关系日益广泛的开放时代,我们需要通过“聆听窗外声音”接触并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观点和生活方式,从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跨越文化的鸿沟,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培养适应这个时代并能推动这个时代前进的理性平和、民胞物与、底蕴丰赡、心胸开阔、面向世界、大气博爱、文明高尚的大国公民。
(五)聆听窗外声音,是培养地球公民的应然
“聆听窗外声音”,也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诉求。一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要遵守关于个体的道德操守;又是一个共同体(机构、国家、民族)的成员,要遵守共同体的规则,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怀等;同时,他还是人类的一分子,“人类作为全球共同体”这才是最高利益,没有这样的最高利益,就没有前面两者的利益。法国思想家莫兰提出,教育界要有这样的最高利益的觉醒,帮助学生形成“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祖国”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政府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正是从整个地球、整个人类的立场出发的。各国有责任共同呵护地球的安全、守护人类的未来,立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进行决策,站在全球视野上分析问题、采取行动。
四、“聆听窗外声音”的原则与方法
(一)“聆听窗外声音”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重视“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价值引领。价值是行为选择的依据,引导儿童价值成长、提升生命质量是“聆听窗外声音”的核心追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原则。“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中的价值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价值导向,同时充分吸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和人类的基本价值。在“聆听窗外声音”的行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价值辨别与选择,以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体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2.体验性原则
首先,体验性原则突出“聆听窗外声音”的实践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投身社会实践”被提高到与书本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学生的“社会参与”作为三大关键能力之一,把“实践创新”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验就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便是真正的体验性学习。
其次,体验性原则强化“聆听窗外声音”的感受性。
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感受:
(1)这样的感受是对生活世界整体多元的“切身体察”,这是由生活世界的整体多元的特性决定的。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开展博物学习、田野考察、游学教育等活动,对于帮助学生积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感知经验十分有益,它对学生以后适应生活具有很大的迁移作用;
(2)这样的感受是与自由想象相结合的感知,哪怕是一块石头、一个玩具、一件旧衣、一堆废墟、一道风景……也能触发无尽的想象,“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中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激活和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3)这样的感受是与情感、理解相交织的感知。在“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中要特别注重在景观欣赏、古迹览胜、项目考察、职业体验等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情境记忆和情绪记忆,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发展不局限于情感本身,它对感受、理解的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磨砺,感觉甚至可以被直接升华为理性认识,产生我们常说的思维乃至思想的“顿悟”。
3.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告诉我们,“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不应片面追求和效法学校课程的系统设计,而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因地、因人、因时、因事制宜地灵活选择教育场所,设计教育课程,开展教育活动。
当然,弹性化、多样化设计并非任其自流,活动必须精心计划、充分准备、周密组织、有序安排、合理指导。“聆听窗外声音”行动需要在学校主导下,鼓励家庭、社会所有参与者协同努力,达成共识。
4.参与性原则
“聆听窗外声音”需要尊重儿童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引领他们亲近自然,接触社会,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强化体验,拓展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体参与主要有3个要求:情感参与、行动参与和思维参与。情感参与是动力。要明确行动的目的,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趣味吸引儿童参与,并丰富、升华儿童的情感体验。行动参与是主导。“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主体是儿童,当师生共处于生活世界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天性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自己则“退居”为伙伴、辅佐者、参与者、服务者和共同促进者。最后,思维参与是核心。所有的思维本质上都是对话。“聆听窗外声音”是人与外在世界的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展开则意味着学习的真正发生。
5.均衡性原则
遵循均衡性原则,首先要着力解决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挤兑、侵占甚至取代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生活体验而导致“窗内”“窗外”教育严重失衡的问题。其次,要以基础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引领,扎扎实实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次,要保持“窗内”与“窗外”教育的各自特点,彼此交相辉映,各美其美。最后,在处理“窗内”和“窗外”的关系时,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学校的教育实际,扎根地域的文化土壤,建立教育空间动态的连续统一体。
(二)“聆听窗外声音”的主要方法
许多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在“聆听窗外声音”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行动路径与方法,这里简要介绍如下。
1.构建协同机制
协同机制指学校、家庭、政府、社区多方教育力量相互合作,协同发力。“聆听窗外声音”行动需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协同努力,及时化解分歧和冲突,共同担负起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责任。在所有的参与者中,学校应发挥校长、教师、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责任担当,鼓励其成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教育者,学生家长的辅佐者、指导者,社区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整合者。
2.坚持融合推进
“聆听窗外声音”行动要与国家课程的实施紧密融合。
要挖掘国家课程中“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元素,在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推进“聆听窗外声音”的行动,通过“聆听窗外声音”行动强化国家课程的实施。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的许多内容体现了“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元素,教师要善于调整教材、拓展教材,让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等大量资源都进入课堂,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中,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瞭望世界的一扇窗,努力让教科书成为自己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透过这扇窗,孩子们能够看见五彩斑斓的外在世界,也能看见丰富多彩的内在世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中学将“聆听窗外声音”行动融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引领孩子在诗词民俗中感受物理,从名家事迹中看见物理,于科技发展前沿成果中体悟物理学科的价值,激发孩子们热爱国家、献身科学的壮志豪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北京路小学在时间知识的教学时,邀请父母给孩子们讲公历;引领孩子们去大龙湖边观察月相;走向田间地头,向农民伯伯了解节气与农事;走进徐州博物馆,感受历史沧桑;设计校历,记录成长轨迹……知识的教学成为打开学生视野的一个契机,“窗外”资源源源不断地渗入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聆听窗外声音”行动还要与新教育其他行动的推进密切融合。
新教育行动项目在内涵上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在外延上彼此间也存在着交叉、相容的关系。要将“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元素很自然地体现在其他行动之中,坚持融合推进,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在“营造书香校园”行动中,邀请作家进校园、故事爸爸进课堂;在“培养卓越口才”行动中,小导游、小记者、时事新闻发布会等都是很好的做法;在“研发卓越课程”行动中,进行综合性、研究性、项目式学习;在“新艺术教育”行动中,让非遗进校园等做法,也颇有成效。
3.搭建工作平台
(1)搭建共同体平台。共同体平台是“聆听窗外声音”行动过程中,参与人因为某一个项目、某一个任务,或者共同的兴趣、意向,而形成的一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如江西省定南县第三小学的客家文化研究项目组、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的新父母讲师团,各新教育学校普遍组建的家校合作委员会等,都属于共同体平台。
(2)搭建资源平台。新教育倡导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师生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这里的“美好事物”“伟大事物”都是指课程资源。搭建资源平台首先要把校内课程资源中心、课程基础建好、用好,要围绕一个又一个学科、项目、主题,并借助现代科技,用文字、表格、音像等手段,集聚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丰富资源。各资源中心要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师生借助平台开展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活动。翔宇教育集团在博物场馆的资源平台建设上做了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场馆办学教育模式。
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青少年校外学习活动基地的建设,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等,都是“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重要平台。新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区域内外的各种资源平台,主动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开展活动。
(3)搭建活动平台。活动平台分为两类:一类是“聆听窗外声音”行动本身的活动,如英模报告会、作家面对面、研学旅行、社会热点调查等活动;一类是学校、区域“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展示研讨活动,这类活动的组织旨在交流“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策略和成效,总结行动经验,研讨改进措施。
4.丰富活动形式
(1)“请进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来”,最传统的是举办报告会,把优秀校友、英雄模范以及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请进学校为孩子作报告。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请进来”的形式又有了新的发展,交叉学科的课程教师、社团课的辅导教师等,把“请进来”的范围与价值进一步放大了。
如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开设“院士1课堂”,每月邀请院士科学家来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截至目前,“院士1课堂”已经举办了30期,数万人次学生线上线下聆听参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作为“新科创”特色学校,福建省厦门市新教育学校成立了新童少年科学院,邀请科学大咖进校开设讲座,聘请科创教育专家常建强老师驻校指导。
(2)“走出去”,拥抱广阔生活世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世界即课程。组织、带领孩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更是“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重要路径。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非常具体、清晰地明确了中小学生“走出去”的内容和形式。
“走出去”的传统做法是组织孩子们走出校门,参观考察、采访调查、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研究性项目式学习等。山西省临猗县贵戚坊小学以“和美乡村”为教材,引领学生打开社会这本大书,感受家乡的变化,代言家乡的美景,亲近家乡特产、走访家乡模范,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留村小学从学校主题文化——“邮”文化出发,推开校门,引进窗外声音,引领孩子们品邮味、讲邮学、展邮票、享邮事、点亮邮征程,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窗外声音与学生发展的同频共振。四川省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依托宜宾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科技资源,分读馆藏、品美食、学榜样、传技艺、观生态和访科技六大板块,一个年级一个主题,推进研学旅行,引领孩子亲近乡土人文,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点燃他们朝向“诗与远方”的美丽梦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的“跟着爸爸妈妈去上班”活动也是“走出去”的成功探索。学生们跟着爸爸妈妈走进他们的工作场景,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感受爸爸妈妈工作的辛劳,增加了亲子感情,也丰富了学习生活。
自《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以来,广大新教育实验区域、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积累了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还把研学旅行拓展到了境外、国外,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乃至国际理解能力。
志愿服务也是“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一种形式。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时间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务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公益意识、奉献意识,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已持续开展了十多年的志愿活动,形成了“基于学校的志愿服务——校园志愿岗”“基于家庭的志愿服务——家庭成员志愿服务”“基于社会的志愿服务——校外‘公园讲解’志愿服务”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开拓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责任的高尚情操。
5.创新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教育实践中提炼而成又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操作框架和典型样式。新教育“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经过实验区或实验校广大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的探索,已经构建了多种模式。
(1)新劳动教育模式。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新教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例如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智慧生态园”的“开心农场”开展的劳动技能科技创新、未来创业体验、STEAM智造项目等活动,劳动教育别开生面,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方乐园。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三小学的“本草园”基地研发的基础性、探究型、特色化、社团化的大劳动教育课程,产生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育人效应。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肖晓梅老师带领学校团队开启的致力于让学生幸福、教师幸福的劳动教育探索之路,也颇具特色。一是确立目标,明晰劳动教育之道。基于“一粒种子,一个世界”的劳动教育理念,这个学校确立了“学生活知识、练生存技能、悟生命意义”的“三生”劳动教育目标。二是创编读本,传播劳动教育知识。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劳动教师,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学科+劳动”融合课程,并集结了52位教师创编了13本劳动读本,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并激发劳动创造的冲动。三是场域建设,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学校致力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教合力”的“全过程、全学段、全方位”劳动教育场域建设。在学校,为学生创造“三馆十园十坊”总计23个浸润式劳动实践空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家庭,设置并实施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任务清单,共计9个主题活动,通过家校合作,助推家庭场域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在社会,借助“家校成长共同体”“社会实践”延展劳动教育空间,开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实践课程,实现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研学与职业体验。四是创建活动体系,夯实劳动教育根基。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并融合学科,开展了“家务体认”“植物认知”“厨艺实践”“园林园艺”“农业生产”“工匠创意”六大主题的阶梯式劳动实践活动,使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此外,学校还利用“劳动周”开展安全规范、职业体验、服务社会三大类型的常规性劳动教育。这些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教育拓展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实现劳动育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游学模式。游学也叫“修学旅行”“研学旅行”或“教育旅行”。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孔子率领众多学子周游列国,是早期游学教育实践的雏形。国外的游学教育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游学教育在世界普及,成为常规教育活动,形成了自然教育、生活体验、文化考察、交换学习等不同模式。
新中国的中小学游学起初只有春游、秋游、参观文化场馆等相对简单的形式,如今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更加系统的游学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全面推开。新教育实验2018年4月成立了一个研发推进游学课程的专门机构——“新教育研学中心”。研学中心先后推出“这个夏天在北京”“一道研学,人文行走在成都”等研学线路。推出了“线上前置课程+实地体验课程+拓展延伸课程”的研学模式。通过线上学习,线下行走,将学、研、读、思、行结合,在玩中学习,在学中思考,在思中行走,在行中育人。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作为新教育全域参与最早的实验区,一直在探索最适合的区域游学实践路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域模式。目前,全区建成14家区内研学旅行基地,投资1.6亿建设泰州市唯一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他们在四个方面实现游学的转型升级:一是在研学旅行方面聚力课程化,实现从“吃喝玩乐”向“教旅融合”转型升级;二是在基地建设方面,聚焦特色化,实现从“一走而过”向“沉浸体验”转型升级;三是在研学实践方面突出专业化,实现从“景点介绍”向“学习指导”转型升级;四是在基地影响方面追求扩大化,实现从“本客为主”向“外客为主”转型升级。通过游学,建没有围墙的学校,享一路行走的风景,让师生走进山水田园,多识鸟兽虫鱼,在生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3)“地球村”模式。从1998年起,江苏海门东洲小学针对自然、社会、劳动、健康等学科内容重叠、交叉现象严重,特别是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导致种种问题等情况,进行了一项大胆而卓有成效的“地球村”模式探索,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综合实践课程实验。
学校打破年级藩篱、学科壁垒,对社会、自然、健康、劳动等课程中的相近或相同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传统文化,设计了一系列综合性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开展主题研究活动。同时,学校又在长江边筹建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地球村”。地球村占地30亩,整合了各种可被利用的社会资源,主要分成学农、学军、学科三大板块,设置了科学试验田、家畜饲养场、淡水养殖场、地方文化长廊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然中认识自然,在社会中感受社会,在劳动中体验劳动,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充分体现“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自然与社会”的教改思路。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学科课程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均由原先的40分钟缩短为35分钟,同时增设了2-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广阔时空,每个月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地球村”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充分利用村内现有资源,成立了花卉、养殖、垂钓等兴趣小组,聘请了部分校外辅导员,在保证所有学生受到教育和锻炼的同时,又使部分学生由此而“登堂入室”,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
2000年,学校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编印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地球村”》。2001年,学校教师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立体丰满,最终形成了以“生活与社会”“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科技”“生活与艺术”四大板块构成的新校本课程体系,并于2002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参考用书《今日生活》。
(4)“博物馆”模式。博物馆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课程的复合载体,研学的理想场所,成长的营养空间,能让孩子触摸真实的世界。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博物馆把大自然请进学校,让孩子穿越历史,走进社会。美术馆、科技馆等都可以参考借鉴博物馆模式。
2016年,温州翔宇中学开始动建校内博物馆,如今博物馆群如群星璀璨,昆虫馆、贝壳馆、灯谜馆、创意馆、科技馆、书法馆、生态馆、植物馆、音乐馆、棋馆、新生命教育馆、瓯江书院等不一而足。博物馆群就是新教育体验学习中心、未来学校实验室,其目标是让博物馆成为快乐好玩的迷宫、生活体验的社区、艺术享受的圣殿、研究探索的工场、建构学习的课堂、灵魂洗礼的圣殿、精神皈依的家园。
课程化进一步让博物馆等“活”了起来。如昆虫馆建立了“昆虫视界”课程群,通过课程实施,发挥博物馆的知识建构、文化濡染、田野研究等作用。他们在瓯江书院探索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该模式包括果核纸媒、果核学园、果核Talks三大板块。三大板块深度互动,形成一个闭环。同时,纸媒、学园、Talks又以“果核通识课程”为整体支撑,用来保障系统的良性运转和迭代升级。其中,果核纸媒是校园线上社区,果核学园是线下社群,每学期都有4—6个优质社团运作;果核Talks,则是学校的卓越口才年度系列活动,在高中、初中已经推进演讲、辩论、主持人、脱口秀等活动。
(5)主题综合模式。这是宁波滨海教育集团研发的一种校本化综合实践课程。人文化、主题化、统整化、生活化、实践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马克思新自然主义哲学为引领,充分发掘、优化古今中外田园文化资源,遵循相对集中、灵活安排、适当增加、主题引领、拓展空间、统合资源、丰富活动的原则,每学年组织两大主题活动,三年一循环,形成六大系列,即童话文化系列,呵护本源思维;民俗文化系列,回味古老魔法;游戏文化系列,寻归天然娱乐;亲情文化系列,重建传统伦理;生态文化系列,崇尚简单生活;海洋文化系列,呼唤蓝色文明。活动以德育为主导,从主题环境、主题阅读、主题教学和主题活动四个板块,打破学校与社会、学科与学科、知识与经验、网络与现实等边界,开展多层次、超时空、全领域综合活动,促进STREAMS(科学、技术、工程、阅读与写作、艺术、数学与道德、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把儿童带进自然、现实、历史与文化的生活世界“灌木林”,发挥主题明确、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转换、活动连续、综合协调等优势,让学子汲取生命滋养,尽显生命灵性,壮大生命力量,磨砺生命意志,提升生命智慧,领悟生命价值,培养综合素养。
6.优化行动评价
在优化行动评价的操作上,要注意做到四“性”。
(1)评价目的导向性。“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目的是打开校门,接触、感受、体验、认识自然、生活和社会的丰富多样,帮助孩子形成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认知,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和价值,形成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身价值的品质和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奠定基础。“聆听窗外声音”行动评价必须坚持以此为目的,以此为导向。
(2)评价主体多元性。新教育倡导师生、父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学生、教师、父母都是教育生活的主体,也是教育生活评价的主体,“聆听窗外声音”行动也是如此,学生、教师、父母都是参与评价的主体。他们在行动中既自我评价,又相互评价,彼此润泽,共同成长。
在评价的过程中,新教育特别注重师生、父母自我的反思性评价。比如在晨诵、午读、暮省中,暮省是师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日常的暮省反思,在“聆听窗外声音”的行动中发挥着自我评价的功能。
(3)评价实施过程性。“聆听窗外声音”行动评价关注的是对行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行为、效果等进行动态的评价。凡是积极的、有价值的态度、行为、效果,都应得到肯定,消极的、不利的表现都应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正向的引领。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需要设计评价图表,作为展示行动过程的评价工具,包括质性的、描述性的、展示性的评价手段,提高评价的效能。
(4)评价结果增值性。评价并非单一的诊断,更是为了激励、促进和增值。“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增值性评价,要淡化横向的比较,避免“内卷”现象,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和自己比,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在具体操作上,不少学校设计了《窗外声音课程积分记录手册》,学生积分达到一定的数值,即在课程结束庆典或期末庆典中,颁发课程结业证书。这种手册不仅及时记录学生参与“聆听窗外声音”行动的时间、地点、内容,还结合暮省反思,记录参与过程中的成长体验,引领学生自我诊断,体验进步。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研学旅行课程探索了三级评价机制:一是同伴交流,通过学伴交流,关键事件复述,展示读行乐趣;二是班级汇报,通过画见闻、写感受、说经历、演趣事,展示读行过程;三是学校展示,通过静态展示、动态呈现的方式,展示读行收获。三级评价都指向研学成果。如学生提交的研学手册、电子作业、手工制品等都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师从作品的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三级评价又都指向研学过程。关注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安全意识、文明礼仪、专注度等。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来全面评价学生的研学过程。这种评价机制较好地体现了评价目的的导向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实施的过程性和评价结果的增值性。
我们欣逢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昂首阔步于通往美好未来的征程。感受时代的强劲脉搏,倾听社会的澎湃潮声,我们壮怀激烈;构建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责无旁贷。
让我们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打开教室的门窗,让生活的声音回荡校园,让师生的耳朵倾听整个世界。在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中, 新教育人所追求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将成为并不遥远的现实。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2024年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